第一章 民事诉讼目的论 1
第一节 民事诉讼制度为什么而设立 1
一、民事诉讼目的的现实意义 1
二、民事诉讼目的概念界定 3
三、民事诉讼目的正确定位 5
第二节 民事诉讼目的论学说评述 8
一、民事诉讼目的论学说的内容 8
二、民事诉讼目的论学说评述 14
第三节 利益保障目的论解说 20
一、利益内涵的法哲学思考 20
二、实体利益与程序利益关系的正确定位 22
三、审判权与诉权互动关系的启示 24
第四节 利益保障说的功能 26
一、使人民主权思想现实化 26
二、让利益观念得以张扬 27
三、适应裁判机能的转变 29
四、保证使用法院的机会 31
五、增强程序利用的接纳和信赖度 33
第五节 确信真实一种新理论的结构性优势 35
一、确信真实引述 35
二、确信真实的程序 36
三、确信真实的依据 38
四、确信真实的功能 39
五、确信真实的结构性优势 41
第二章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 43
第一节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沿革 43
第二节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概念与特点 48
第三节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发生的条件 51
第四节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构成 53
第三章 诉权论 59
第一节 诉权学说的发展、变迁 59
一、私法诉权说 60
二、公法诉权说 60
第二节 对诉权概念相关的具体问题的探讨 63
一、诉权的公、私属性 63
二、诉权成立是否需具备一定的要件 65
三、诉权要件是否包括实体要件 66
四、诉权是否包括诉讼内的权利 72
五、诉权宪法议论的问题 73
六、对诉权否定学说的分析 74
第三节 诉权的来源 76
一、现有诉权学说中有关诉权来源理论的检讨 76
二、诉权的来源—从人权角度的展开 79
第四节 诉权要件 81
一、不同诉权学说对诉权要件的理解 81
二、权利学说视野中的权利要件 82
三、纠纷可诉性问题 83
第五节 诉之利益 94
一、诉之利益的概念 94
二、诉之利益的本质 95
三、诉之利益判断的具体标准 96
四、当事人适格 101
五、对我国民诉法关于当事人适格的立法建议 109
第四章 民事诉讼标的论 111
第一节 诉讼标的概述 111
一、诉讼标的基本概念 111
二、诉讼标的在民事诉讼中的意义 116
第二节 民事诉讼标的理论概览 117
一、旧实体法学说 117
二、诉讼法学说 126
三、新实体法学说 136
四、诉讼标的相对性学说 141
第三节 我国诉讼标的理论透视及反思 145
一、我国诉讼标的理论现状透视 145
二、我国大陆诉讼标的理论反思 152
第五章 既判力论 155
第一节 既判力概述 155
一、民事诉讼判决的效力与既判力 155
二、既判力的本质 158
三、既判力的根据 162
四、既判力的作用形态 163
五、既判力的范围 164
第二节 既判力的客观范围 165
一、诉讼标的与既判力的客观范围 165
二、判决书的体例结构与既判力的客观范围 168
三、既判力客观范围的例外:抵消抗辩 169
四、既判力的客观范围向判决理由的扩张 171
第三节 既判力的主观范围 172
一、既判力的主观范围 172
二、既判力主观范围的扩张 173
第四节 既判力的时间范围 174
一、民事诉讼中的标准时 174
二、既判力的时间范围 174
思考题 175
参考文献 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