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钦先经济金融文集》PDF下载

  • 购买积分:2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白钦先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9
  • ISBN:7504921637
  • 页数:717 页
图书介绍:

金融论 1

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1985年全国首届中青年金融体制改革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获奖征文 1

金融理论的改革与创新 1

金融体制改革的理论 8

金融体制改革的战略模式选择 14

金融体制改革的若干对策 30

以市场经济原则重新构筑中国的银行体制——第十届“泛太平洋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发展大会”报告论文 40

中外银行体系总体框架的比较与对策——中国银行体系的现代化、规范化与国际化 41

银行基本体制和机制的比较与选择——机构企业化、资金商品化和利率市场化 45

银行业务分工制度的比较与选择——综合化银行业务制度与专业化银行业务制度 47

银行业竞争原则的比较与选择——充分竞争与有限适度竞争 53

商业性银行与政策性银行业务的分离与机构的分立——国家四大专业银行的重大变革与中国金融体系的总体优化 55

银行与工商企业关系的比较与选择——银企关系模式与联系形式 61

法律在银行体制变革中地位与作用的比较 63

论经济一体化与经济金融化的挑战和启示 65

经济一体化与经济金融化概述 65

经济一体化与经济金融化的十大挑战与对策 70

经济一体化与经济金融化挑战的启示 90

面向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新金融观——论金融可持续发展 97

引文 97

金融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现实背景 99

金融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金融资源理论 103

金融可持续发展:涵义及其战略原则 110

建立面向21世纪的新金融观、实施金融可持续发展战略 115

实现金融可持续发展战略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16

关于以金融资源理论为基础的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的几个问题 122

关于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涵义 122

关于新资源观和金融资源观的几个问题 124

两种不同的金融可持续发展观 130

就将金融可持续发展战略纳入“中国21世纪议程”致江主席和朱总理的信 136

就将金融可持续发展战略纳入“人类21世纪议程”致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的信 139

政策性金融总论 141

政策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机构 142

政策性金融依法享有的优惠或特权 148

政策性金融正常运行的决定性条件 150

政策性金融的经济金融功能 154

政策性金融的经济学金融学涵义 158

不同经济金融环境下的政策性金融 165

政策性金融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发展趋势 169

中国的政策性金融 175

我国银行企业化改革的关键一步——商业性银行业务与政策性银行业务的分离分立 181

借鉴各国成功经验,尽速构筑中国的政策性金融体系——上报国家教委并呈中央有关领导同志的报告 189

关于构筑我国政策性金融体系若干问题的思考与对策——应国家开发银行之邀而拟的咨询报告与建议 194

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特征与社会功能 194

建立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理论依据 195

中国比其他国家更加需要配套齐全的政策性金融体系 197

构筑中国政策性金融体系的基本原则 201

构筑中国政策性金融体系的若干对策性建议 203

需要加以澄清的几个理论与实际问题 208

关于中国进出口银行资金筹集和外部结构的几个问题 212

建立强而有力的同其战略目标相配套的制度化的金融支持体系 212

关于资金筹集的几个问题 213

关于外部结构的几个问题 215

围绕银行业务交叉的多层思考 218

银行业务交叉与银行业务制度划分的涵义 218

有关我国银行的业务交叉的若干问题 223

围绕银行外汇业务交叉的多层思考 230

外汇业务的特殊性与外汇业务交叉 230

我国银行外汇业务交叉的种种问题与对策 234

各国银行与工商企业关系的比较研究 240

银行与工商企业关系问题的战略重要性 240

银行与工商企业关系的基本涵义 241

各国在处理银企关系问题时考虑的主要因素 241

银行与工商企业关系间的各种具体联系形式 242

各国银行与工商企业关系的不同模式 246

银行与工商企业关系模式与联系形式的总体综合评价 251

产融紧密结合有碍于中国商品经济新铁序的建立 254

中国银企关系的模式选择与对策 257

再论银企关系——产融结合、主办银行与重塑银企关系 261

问题的提出 262

重建银企关系内部化思路的深层次剖析 264

向市场经济过渡中实行主办银行制的不利因素 269

各国银行集中垄断的比较研究 274

各国商业银行集中垄断程度的比较 274

各国商业银行集中垄断不同方式的比较 277

各国商业银行集中垄断不同形式的比较 280

对我国的借鉴 281

围绕“金融自由化”问题的多重深层思考——严厉控制与缓和管理·金融压抑与金融深化 283

关于“金融自由化”应如何描述的问题 283

衡量金融自由化程度的若干指标 289

围绕人民币“贬值热”的冷思考 295

人民币贬值和出口:目的与手段的辩析 295

人民币贬值与利用外资 298

人民币贬值与我国的国内经济 300

人民币贬值与我国的国际经济政治地位 301

金融市场与机构投资人 304

由存款挤提风潮引起的思考 309

对“一级银行制度”和“二级银行制度”提法的辨析 314

制定我国银行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318

关于建立“东北及东北亚区域性金融中心和金融市场”的总体构想与阶段对策 321

处于东北经济区特大中心城市和东北亚经济圈中心特殊地位的沈阳 322

建立“区域性金融中心和金融市场”的指导原则和总体框架 326

建立“区域性金融中心和金融市场”不同阶段的目标与对策 333

跨入国际经济金融奥林匹克大赛场前的大连金融——“大连金融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演讲稿 337

乌拉圭回合服务贸易总协定对中国金融业的总体影响 338

巴塞尔协议对中国金融业的影响 340

服务贸易总协定巴塞尔协议都要求中国金融业按市场经济原则重新构造 342

大连跨入国际经济金融奥林匹克大赛场的战略与对策 343

论内外两大货币与物资系统间的交叉对应效应——外汇收支与国民经济综合平衡 346

外汇收支与社会再生产 346

内外两大系统间的交叉对应效应 349

外汇收支对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作用和影响 352

外汇资金调度管理的依据和方法 357

外汇收支的特殊宏观效应 357

外汇资金的科学结构和合理布局 358

外汇资金调度管理的手段、途径和方法 361

国际经济金融活动中的惯例、规则和风险——双亏双盈效应·国际规则与惯例·时间概念的法律与经济涵义 366

对外经济贸易金融活动中的“双亏双盈效应”——货价汇价、利率汇率的双重风险与双重利益 366

涉外经济金融活动中的国际规则与惯例——这些规则与惯例至少不比其他任何法律体系更经济常地遭到破坏 368

国际贸易金融活动中时间概念的法律经济涵义与风险——兼析“时间就是金钱”、“智慧就是金钱”的一个案例 372

关于建立和发展大陆期货市场的多层思考——第二届“海峡两岸证券暨期货法制研讨会”报告论文 377

从市场经济看期货市场 377

大陆期货市场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379

建立和完善大陆期货市场的措施与对策 381

关于大陆期货市场问题的方法论思考 384

论国际结算方式 386

国际结算方式是一种结构,是一个系统 386

国际结算方式是一个由初级到高级的发展系列,是一个动态的“流” 391

加强对记帐贸易外汇结算的研究及控制管理 396

有关美国银行制度的几个问题——应《国际金融》杂志社之邀答中国银行上海分行王社明问 403

美国“双线多头”的银行管理体制是怎样形成的 403

美国银行为何如此众多? 405

美国为什么没有单一的中央银行,而是一个中央银行体系? 407

美国银行分支行制度的发展和单一银行制度的逐渐瓦解 409

对美国分支行制度立法和政策方面的历史考察 409

银行设立分支机构一直是一个引起激烈争论的问题 412

最新的事态和发展趋势 414

美国银行体制国际化的特点和影响 416

美国银行海外金融业务的发展特点 416

入侵的舰队——外国银行在美国的活动 419

美国银行体制国际化的影响 422

美国联邦储备制度面临的问题和改革的趋势 426

面临的问题和改革的要求 426

美国联邦储备制度的重大改革 429

美国的州立银行监督管理体制 432

历史的审视与现实的思考——近百余年来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日本金融 436

经济金融一体化、趋同化与国别的民族社会历史特征 437

金融超前发展战略与对金融的持续有效利用 439

系列化制度与金融的结构性特征 443

信息的不充分暴露与文化现代化滞后发展的经济金融负效应 445

体制变革的风险与可持续发展——日本的金融改革与金融危机评析 448

日本金融体制变革的历史背影与动因 450

日本金融体制变革失效的原因 451

借鉴意义 458

经济论 461

论外延扩张型经济模式的特征与后果——关于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深层次思考 461

由国有大中型企业问题引起的思考 461

辽吉黑现象和全国三十五大城市排列表的启示 462

外延扩张型经济模式及其特征 464

外延扩张型经济模式的若干实证分析 469

彻底转变模式进行综合治理 475

通货膨胀问题的中外比较及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特点、原因与对策 478

关于通货膨胀问题的中外比较 478

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特点、原因与对策 481

关于股份制若干问题的探讨 487

股份制与经济体制改革 487

股份制与社会主义 489

股份制与社会经济环境 490

股份制与固定资产评估 493

关于发展我国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的战略与对策 498

历史地位与现实作用 498

发展的内在必然性和现实可行性 500

发展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设想与对策 505

三种花钱行为模式的经济学涵义——“我为我花我的钱,我为你(他)花我的钱;我为我(你)花 509

他的钱”三种花钱行为模式三种花钱行为模式经济学涵义的比较 509

“我为我(你)花他的钱”——各种暴发性消费和腐败性消费的经济后果 512

冷静下来的思索 515

把企业放在经济机制的汪洋大海中航行 517

菜篮子里的经济学 522

花生米价格稳中有降的经济学涵义 522

蔬菜价格放开以后的最高最低限价政策 523

鸡蛋的价格补贴补在哪?如何补? 525

结论 526

企业的一般风险管理与信用风险管理 527

企业与风险管理 527

企业与信用风险管理 529

关于改革开放发展对外经济贸易的几个理论与实际问题 534

“不平衡发展战略”是一种有力的发展战略 534

开放型经济并不等同于外向型经济 535

开放型经济和外向型经济首先是商品经济 537

中国是令人垂涎的世界第一大潜在市场 538

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贸易的目的是什么? 540

对外经济贸易是不是规模越大越好?速度越快越好? 542

各地区发展的差距有可能进一步拉大 546

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及若干建议 548

跨入国际经济贸易奥林匹克大赛场——艰难的复关谈判、别无选择与历史性抉择 555

艰难的谈判,不易的进展 555

别无选择与历史性抉择 562

中国即将跨入经济贸易奥林匹克大赛场 575

国际经济贸易竞赛规则纵横谈——关贸总协定的基本原则 581

国际市场犹如国际奥林匹克大赛场 581

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自由竞争原则 581

以多边最惠国待遇为核心的非歧视性待遇原则 583

以关税为最主要调节手段的关税保护原则 584

以市场准入为主要手段的市场开放原则 585

不得打“兴奋剂”、不得“暗器伤人”的平等贸易原则 586

对发展中国家的非互惠优惠待遇原则 588

贸易纠纷按程序协商调解原则 591

除商业秘密以外的信息公开原则 592

以例外保障为主要内容的灵活适用原则 593

驾驭比赛规则——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 594

中国重返关贸总协定的意义、机遇与挑战——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 597

利也弊也?福兮祸分? 599

“中国”——东方巨龙将腾飞世界 603

获得了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的手段 609

外经外贸的外部环境根本改善 611

大大地有利于我国对外资的吸引和利用 615

通过市场力量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616

本世纪最后的机遇与空前严峻的挑战 620

复关对中国消费者的影响 628

结束语:本世纪的最后一次机遇 634

方法论 637

中国深化改革的方法论选择——对十多年改革的反思和进一步治理的对策性建议 637

目标明确、整体规划、系统工程与零打碎敲、走一步看一步的两种不同方法论选择 638

简单机械地强调实践干起来再说与回顾历史自觉吸取各国成功经验并以此指导实践的两种不同方法论选择 641

法律制定实施适度超前、诱导和规范化与法律长期滞后、各行其是和无所遵循的两种不同方法论选择 644

多种方案、多重选择与单一方案、别无选择的两种不同方法论选择 647

可行性论证与论证可行性、可批性的两种不同方法论选择 649

简单地“一刀切”、“切一刀”与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区别对待的两种不同方法论选择 651

培育“花盆”与“花园”的两种不同主法论选择 653

“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两种不同方法论选择 654

比较银行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657

比较银行学的研究对象是各国银行体制 657

比较银行学的研究方法是比较法 665

对待民族文化、外国文化的态度 669

科学研究与学术著作工作中的方法论——以高瞻远瞩高度负责的科学态度写作独具特色的高校教材 671

研究著述历经十载社会反响热烈 671

高瞻远瞩抓准选题纳入国家计划 673

呕心沥血研究思考学科研究对象 675

开拓创新刻意追求独具特色风格 678

投石问路勇于实践教材建设与教学改革结合 681

一丝不苟调查统计坚持科学态度 682

上级重视群策群力尚有若干建议 683

经济金融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中的方法论 687

理论信仰和伦理道德的论证同经济必然性论证的两种不同方法论选择 687

脱离主客观条件照抄照搬与从一国经济金融社会环境出发实事求是地吸收借鉴的两种不同方法论选择 689

全盘否定和全盘肯定的极端化与冷静地思索批判地吸收的两种不同方法论选择 692

对中国金融学科发展的总体评价及当代金融学——金融经济学的看法 694

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呼唤教育观念更新与教育体制变革——上海东方教育中心建立有感 699

知识经济呼唤全新的价值观、资源观和教育观 699

教育资源是特种资源,应走产业化发展之路 701

社会力量开发教育资源投资教育产业的重大社会意义 708

书成自记 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