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滋补肝肾(肾阴和肾阳)类 1
何首乌 1
芍药 3
枸杞子(明目子、红果) 6
女贞子 8
沙苑子 10
山茱萸 12
菟丝子 15
续断 17
牛膝 19
杜仲 21
仙茅 23
淫羊藿(仙灵脾) 25
蛇床子 27
锁阳 30
哈士蟆 33
蛤蚧 36
紫河车 38
二、补气类 40
人参 40
太子参 45
黄精 46
甘草 48
三、活血祛瘀类 51
参三七 51
刘寄奴 53
落得打(积雪草) 54
地龙 56
川芎 58
骨碎补(申姜、猴姜) 61
牡丹皮 63
接骨草 65
王不留行 67
穿山甲 69
四、清热(清火)解毒类 71
蒲公英 71
白头翁 73
鹅不食草 75
金银花 77
马齿苋 80
七叶一枝花 83
白花蛇舌草 85
蛇含草 87
黄连 88
贯众 91
紫花地丁 94
五、润肺化痰类 96
罗汉果 96
栝楼 98
百合 101
白前 104
川贝母 106
芦根 108
地骨皮 110
橄榄 112
兔耳风(一枝香) 114
胖大海 116
六、辛温宣肺(发散风寒)类 118
紫苏 118
生姜 120
辛夷花 123
蝉蜕(知了衣) 126
七、养血调经类 128
当归 128
益母草 131
月季花 133
凤仙花 136
阿胶 139
龙眼肉 141
八、清肝明目类 144
蚕砂(夜明砂、婆媳砂) 144
夏枯草 146
决明子 149
九、利尿(水)化石类 152
车前草 152
金钱草 155
茵陈蒿 157
牵牛子(黑白丑) 160
十、健脾化湿(痰)类 163
苍术 163
白术 166
半夏 170
化橘红 175
茯苓 178
山药 181
葛根 184
十一、温胃消导类 187
吴茱萸 187
神曲 190
阳春砂仁 192
乌药 194
佛手柑 197
香白芷 199
十二、养阴(开胃)类 201
铁皮石斛 201
十三、祛风湿类 204
丁公藤 204
桑寄生 206
威灵仙 208
老鹳草 211
十四、固涩止血类 213
墓头回 213
禹余粮 216
白及 217
仙鹤草 219
十五、发散风热类 221
柴胡 221
升麻 224
十六、熄风镇痉类 227
守宫 227
天麻 229
牛黄 231
十七、养心安神类 233
合欢花 233
夜交藤 235
金针菜(黄花菜,古名萱草) 236
十八、驱虫类 238
槟榔 238
使君子 240
十九、其他类 242
相思子 242
御米(罂粟子、罂粟壳) 243
枳椇子 245
编后记 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