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 1
一、研究的动机和意义 1
二、先行研究状况 3
三、分析视角与本书构成 6
第一章 日资杂工业发展简史 11
一、第一期:萌芽期(1884—193年) 11
二、第二期:勃兴期(194—1918年) 15
三、第三期:曲折发展期(1919—1931年) 26
四、第四期:再发展期(1932—1937年) 37
五、结语—日资企业的特点 44
第二章 各业发展状况 51
一、独放异彩的印刷工业 51
二、独步上海的皮革工业 63
三、扮装上海的印花、染色、精炼业 68
四、顺应时代发展的化学工业 78
五、丰富多彩的食品工业 98
六、制霸上海的纤维工业 124
七、昙花一现的造纸工业 143
八、依附纺织业的金属加工业 151
九、领先行业的耐温品工业 170
十、默默无闻的电气用品工业 186
十一、其他工业 194
第三章 日资企业的投资 202
一、第一期的投资 203
二、第二期的投资 204
三、第三期的投资 205
四、第四期的投资 210
五、结语 215
第四章 日资企业的经营 217
一、日资企业的优势 217
二、建立产业链 226
三、日资企业的竞争—以制冰业为例 230
四、结语 237
第五章 日资企业的经营业绩 238
一、案例:上海制造绢丝株式会社 238
二、案例:上海印刷株式会社 242
三、案例:宝山玻璃厂 245
四、案例:中华金属制造厂 248
五、结语 251
第六章 日资企业经营者的系谱 253
一、设立工厂的动因 253
二、日资企业的创办人 256
三、日资企业的经营者 262
四、结语 270
第七章 日资企业与抵制日货运动 271
一、日资企业与前五次抵货运动 273
二、日资企业与第六、八次抵货运动 277
三、日资企业与两次事变及其之后的抵货运动 280
四、结语 287
第八章 日资企业的地位和作用 288
一、日资企业的地位 288
二、日资企业的作用 298
三、结语 305
结论 307
附表(1) 近代上海外国商社和人口数量表(1922—1931年) 313
附表(2) 近代上海日资企业年表(1884—1937年) 314
人名索引 342
后记 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