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编(1917— 1949
第一阶段的文学(1917— 1927
第一章 诗歌创作 2
第一节 文学革命初期的白话新诗 3
第二节 郭沫若的诗歌 7
第三节 汪静之等的情诗和冰心的小诗 14
第四节 闻一多、徐志摩和李金发的诗歌 18
第二章 小说创作 25
第一节 鲁迅的小说 26
第二节 冰心、庐隐、王统照、许地山的小说 42
第三节 叶绍钧的小说 54
第四节 郁达夫等人的小说 57
第五节 王鲁彦等人的小说 62
第三章 散文创作 69
第一节 鲁迅的前期杂文和散文 70
第二节 周作人的散文 79
第三节 冰心、朱自清的散文 81
第四章 戏剧创作 86
第一节 胡适的《终身大事》 88
第二节 丁西林的喜剧 88
第三节 郭沫若的历史剧 90
第二阶段的文学(1927—— 1937
第一章 小说创作 97
第一节 茅盾的小说 98
第二节 蒋光慈、柔石的小说 107
第三节 丁玲、张天翼的小说 113
第四节 艾芜、叶紫的小说 119
第五节 萧军、萧红的小说 126
第六节 老舍的小说 132
第七节 巴金的小说 139
第八节 沈从文的小说 147
第九节 刘呐鸥、穆时英、施蛰存的小说 152
第二章 诗歌创作 157
第一节 殷夫、蒲风的诗歌 157
第二节 臧克家的诗歌 160
第三节 戴望舒、何其芳等人的诗歌 162
第三章 散文创作 169
第一节 鲁迅的后期杂文 169
第二节 何其芳、丰子恺的散文 175
第三节 《包身工》等报告文学作品 178
第四章 戏剧创作 182
第一节 曹禺的剧作 183
第二节 田汉、洪深的剧作 188
第三节 夏衍的剧作 192
第三阶段的文学(1937—— 1949
第一章 诗歌创作 198
第一节 田间的诗歌 199
第二节 艾青的诗歌 203
第三节 “七月”诗派与“九叶”诗人的诗歌 208
第四节 《王贵与李香香》等民歌体诗 215
第五节 《马凡陀的山歌》等政治讽刺诗 220
第二章 小说创作 225
第一节 沙汀的小说 226
第二节 钱钟书的《围城》 230
第三节 路翎的《财主的儿女们》 233
第四节 张爱玲的《金锁记》 237
第五节 赵树理的小说 239
第六节 孙犁的小说 249
第七节 康濯、刘白羽等人的小说 254
第八节 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与周立波的《暴风骤雨》 258
第九节 “新英雄传奇”及其他中、长篇小说 266
第三章 戏剧创作 273
第一节 抗战初期繁荣的小型戏剧 274
第二节 阳翰笙的《天国春秋》和欧阳予倩的《忠王李秀成》等历史剧 276
第三节 宋之的的《雾重庆》与于伶的《夜上海》等剧作 279
第四节 《白毛女》、《逼上梁山》等剧作 283
第五节 《升官图》等讽剌喜剧 291
第四章 散文创作 295
第一节 抗战初期报告文学的繁荣 296
第二节 杂文与小品的创作 299
第三节 解放区的报告文学创作 301
下编(1949— 1992
第一章 诗歌 305
第一节 概述 305
第二节 贺敬之、郭小川的诗歌 315
第三节 李季、闻捷、李瑛的诗歌 324
第四节 艾青的诗歌 333
第五节 舒婷、顾城、梁小斌的诗歌 340
第六节 毛泽东、陈毅、赵朴初的旧体诗词 349
第二章 小说 358
第一节 概述 358
第二节 梁斌、杨沫和罗广斌、杨益言的革命斗争历史题材长篇小说 371
第三节 柳青、周立波反映农村变革的长篇小说 385
第四节 赵树理、李准的小说 394
第五节 王愿坚、茹志鹃的小说 402
第六节 刘心武、王蒙的小说 408
第七节 谌容、张贤亮的小说 418
第八节 蒋子龙、张洁的小说 426
第九节 周克芹、古华的小说 433
第十节 高晓声、贾平凹的小说 441
第十一节 徐怀中、李存葆的小说 449
第三章 散文 456
第一节 概述 456
第二节 杨朔、秦牧的散文 465
第三节 刘白羽、冰心、吴伯箫的散文 477
第四节 邓拓的杂文 487
第五节 巴金、贾平凹的散文 492
第四章 报告文学 501
第一节 概述 501
第二节 魏巍的报告文学 512
第三节 徐迟、黄宗英的报告文学 518
第四节 理由、陈祖芬的报告文学 529
第五节 孟晓云、钱钢的报告文学 539
第五章 戏剧 548
第一节 概述 548
第二节 老舍的戏剧 561
第三节 田汉、曹禺的历史剧 572
第四节 陈其通、沈西蒙等的话剧 580
第五节 昆曲《十五贯》 589
第六节 新歌剧《洪湖赤卫队》 595
第七节 沙叶新、丁一三的话剧 601
第八节 高行健、刘锦云的话剧 611
第九节 魏明伦的戏曲 620
后记 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