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四行的世界——从言谈分析的观点看绝句的结构 1
一、导言 1
二、绝句的音韵、对仗以及造句法与「起承转合」的关系 2
(一)从音韵方面看 3
(二)从对偶上看 3
(三)从造句法上看 3
1.用表假设的连词 4
2.用表时间转折的连词 5
3.用表转折语气的动词 6
(四)从现代人的标点上看 7
(五)从后人的鉴赏上看 7
三、不符合「起承转合」结构原则的绝句 9
四、「承」「转」的方法 13
(一)承的方法 13
1.并行的描述 13
2.连续的两个状态或动作 16
3.因果关系 17
4.偏正关系 18
5.概述—特写关系 19
6.景—情关系 20
7.事实—推论关系 20
8.问答关系 20
(二)转的方法 21
1.时间转变 21
2.空间转变 23
3.时空俱变 24
4.直述转虚拟假设 26
5.语行的转变 28
6.表达方式的转变 29
7.主题的转变 32
8.由静转动 36
9.概述转特例 38
10.心情或语气的突转 40
五、起承转合的结构原则与绝句的欣赏 41
六、结论 46
贰:从主题—评论的观点看唐宋诗的句法与赏析 49
一、导论 49
二、句法分析的理论架构 50
(一)理论架构简介 50
1.简句 50
2.复句 53
(二)唐宋古文实例解析 55
三、意义节奏与音韵节奏 58
(一)五言诗句 58
(二)七言诗句 66
四、主题的选择与诗意的传达 68
(一)主题的讯息功能及言谈功能 68
(二)主题的对比功能与诗旨 70
1.联中的对比 70
2.通首的对比 71
3.主题的连贯功能与诗旨 74
4.主题与倒装句 84
五、句长、句式与诗的表情作用 89
六、结语 95
叁:唐诗对偶句的形式条件与篇章修辞功能 97
一、导论 97
二、唐律对偶句的形式条件——语音与语法之部 99
(一)音节数相同 99
(二)平仄相对 100
(三)词的类别相近 107
(四)句型相似 132
三、语意条件 145
(一)对偶句的“言外之意” 145
(二)正对与反对 148
1.定义与细类 148
2.反对为优 153
3.对偶的避忌——合掌 154
四、对偶句的篇章修辞功能 159
(一)对偶句在歌行中的功能 159
(二)在绝句中的篇章功能 160
(三)在律诗中的篇章功能 162
五、结语 165
(一)总结 165
(二)律诗名作赏析 167
引用文献 175
诗题索引 181
作者索引 187
关键词索引 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