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文化看民族精神(代序) 西北大学名誉校长&张岂之 1
在西北大学百年校庆“中华传统文化与新世纪”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西北大学校长&孙勇 10
西北大学百年校庆“中华传统文化与新世纪”国际学术研讨会欢迎词 西北大学副校长&朱恪孝 13
哲学 1
弘扬孔子儒家思想的现代意义&汤恩佳 1
儒法公私观简论&刘宝才 王长坤 6
慧思、智?与佛教的中国化&龚杰 21
宋代理学的启蒙思想和中华文化特色&祝瑞开 40
张载的二重入性论和教育思想及其在当今信息时代的价值&沈文君 韩亚萍 52
漫谈东林学派研究的体会&步近智 57
道德与金钱—略论王夫之的“理欲统一”观&张安奇 步近智 65
论儒释道与晚明文学思潮的关系&周群 74
中国儒学与日本园林&曹林娣 94
生命与真善美&袁峰 105
史学 118
先周八迁考辩&刘庞生 118
秦在汉代以孝治国方略中的特殊作用&张仲立 123
唐代进士行卷渊源考&王勋成 133
试论唐前期的出将入相及其与唐国力盛衰的关系&杨希义 138
唐长安城坊里名称变更之探析&陈忠凯 152
孔颖达年谱略稿&陈冠明 163
论武则天在文化史上的贡献&赵文润 177
武则天与北庭大都护府的建立&樊英峰 191
杜佑《通典》的经学本质&邓国光 204
林谞《闽中记》辑考&陈庆元 222
崔致远非“宾贡科进士”辨&樊毓 240
唐代法门寺“瑰琳宫二十四院”考释&张高举 246
陈寅恪西北学的后现代主义色彩&李玉梅 258
文学 273
再论传统“六书”之真谛&白兆麟 273
文言词类活用面面观&马天祥 282
周人雅乐雅诗考论&许志刚 292
汉魏晋南北朝史书语词续考&刘百顺 306
《全汉文》《全三国文》补遗价值简论&苏健 314
《三国六朝文补遗》述略&韩理洲 323
从对陶李高岑诸家诗的研究展望新世纪的学术&阮廷瑜 331
《文馆词林》对《全晋文》的补校价值&张卫宏 335
对待文献材料应持客观审慎态度—以《世说新语》的引用为例&陈道贵 340
《北周珍贵文物》墓志释文正误&魏宏利 348
唐人古体声律初探&李立信 353
试探初唐诗人群体对唐诗格律形成的贡献&雷树田 385
武则天郊庙类诗歌评析&路荣 396
唐代诗坛“仙宗十友”考论&张鹏 405
馆阁鸣盛唐之音者张说的山水诗&张小红 416
传统文化的儒、佛、道及其包容性—从唐代的诗圣、诗仙、诗佛说起&梁超然 422
恻隐之心为仁—杜甫儒家思想一瞥&张忠纲 433
韩愈文以明道思想的形成过程&苏军茹 445
论韩愈赠序文的创造性成就&李芳民 451
柳宗元交游考&乔丽 465
李贺诗歌艺术三论&王友胜 477
略论诗人张祜的生平&刘小宾 489
从唐人小说看唐王朝中后期的统治危机&徐建民 505
《全宋诗》补遗&房日晰 房向莉 511
王安石文系年考&贾三强 526
楼钥为周邦彦遮饰考&薛瑞生 541
朱敦儒词的“憎爱”内外&陈妍 557
论打油诗&尹占华 565
21世纪台湾地区中文系发展之新面向—从“科际整合”到“应用中文”&徐丽霞 585
综合 600
21世纪汉学研究的新趋向&何沛雄 600
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赵馥洁 607
古城西安各历史时期规划思想与城市发展研究&刘兴昌 权东计 611
浅谈中国古代壁画的艺术成就&侯晓斌 刘向阳 626
汉代军乐&张芳梅 谷亚成 642
中国传统图案与现代图形设计&庞永红 653
论《唱论》在民族声乐史中的地位&王平 662
源远流长的我国古代法官责任制度&巩富文 675
总结传统法制的得失,坚持执法为民&夏雅丽 687
“回娘家”习俗与女性研究&洪淑苓 695
华山祭祀与素鼓初探&张江涛 707
西北大学图书馆部分珍藏本述略&李文遴 719
蓄意生情的设计—浅谈中国传统造型观念对现代设计的启示&张辉 728
后记 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