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医学免疫学 3
第一章 绪论 3
一、免疫学的基本概念 3
二、免疫应答的类型 3
三、免疫学发展的历史 4
第二章 抗原 8
第一节 概述 8
一、抗原的概念 8
二、影响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 8
三、抗原的特异性与交叉反应 9
第二节 抗原的分类与医学上重要的抗原 13
一、抗原的分类 13
二、医学上重要的抗原 15
第三节 佐剂 19
一、佐剂的种类 19
二、佐剂的作用机制 20
三、佐剂的生物学作用 20
第三章 免疫球蛋白 21
第一节 免疫球蛋白的结构 22
一、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 22
二、免疫球蛋白的功能区 22
三、免疫球蛋白的酶解片段 24
四、免疫球蛋白的其他成分 25
第二节 免疫球蛋白的血清型 26
一、免疫球蛋白的同种型 26
二、免疫球蛋白的同种异型 27
三、免疫球蛋白的独特型 27
第三节 免疫球蛋白的功能 28
一、免疫球蛋白V区的功能 28
二、免疫球蛋白C区的功能 28
第四节 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特性 31
一、IgG 31
二、IgM 31
三、IgA 32
四、IgD 32
五、IgE 33
第五节 基因和抗体多样性 34
一、免疫球蛋白的基因库 34
二、免疫球蛋白的基因重排及类别转换 35
三、抗体多样性产生的机制 36
第六节 抗体的制备 37
一、多克隆抗体 37
二、单克隆抗体 37
三、基因工程抗体 38
第四章 补体系统 39
第一节 概述 39
一、补体的概念 39
二、补体系统的组成与命名 39
三、补体系统的理化性质 40
第二节 补体系统的激活 41
一、经典(传统)激活途径 41
二、旁路(替代)激活途径 43
三、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激活途径 44
四、补体3条激活途径比较 45
第三节 补体激活的调节 47
一、补体的自身调控 47
二、补体调节因子的调控 47
第四节 补体的生物学功能 49
一、溶解细胞作用 49
二、调理作用 50
三、免疫黏附作用 50
四、促进中和病毒及溶解病毒作用 50
五、炎症介质作用 50
六、免疫调节作用 51
第五章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52
第一节 概述 52
第二节 MHC基因结构及特征 52
一、小鼠H-2复合体 53
二、HLA复合体 53
第三节 HLA的分类与结构 54
一、HLA-Ⅰ类抗原的分子结构 54
二、HLA-Ⅱ类抗原的分子结构 55
第四节 HLA的细胞分布 56
一、HLA-Ⅰ分子的细胞分布 56
二、HLA-Ⅱ分子的细胞分布 57
第五节 HLA复合体的遗传特点 57
一、高度多态性 57
二、单元型遗传 58
三、连锁不平衡 58
第六节 HLA的生物学功能 59
一、参与抗原的处理与呈递 59
二、参与T细胞的分化过程 59
三、制约免疫细胞间的相互作用 59
四、参与对免疫应答的遗传控制 60
五、诱导同种移植排斥反应 60
第七节 HLA在医学上的意义 60
一、HLA与器官移植 60
二、HLA分子与疾病的相关性 61
三、HLA分子的表达异常与临床疾病 61
四、MHC分子与输血反应的关系 62
五、HLA与亲子鉴定和法医学 62
第六章 免疫系统 63
第一节 免疫器官 63
一、中枢免疫器官 63
二、外周免疫器官 64
第二节 免疫细胞 65
一、造血干细胞 65
二、淋巴细胞 66
三、抗原呈递细胞 73
四、其他免疫细胞 75
第三节 细胞因子 76
一、细胞因子的概念 76
二、细胞因子的分类 76
三、细胞因子的共同特性 77
四、细胞因子的生物学作用 77
五、细胞因子与临床 79
第七章 免疫应答 81
第一节 概述 81
一、免疫应答的概念 81
二、免疫应答的类型 81
三、免疫应答产生的场所 82
四、免疫应答的过程 82
五、免疫应答的特点 83
第二节 抗原呈递 83
第三节 体液免疫应答 85
一、B细胞对TD抗原的体液免疫应答 85
二、TI抗原诱导的免疫应答 88
三、体液免疫应答的一般规律 88
四、体液免疫应答的生物学效应 89
第四节 细胞免疫应答 90
一、细胞免疫应答的过程 90
二、细胞免疫应答的生物学效应 93
第五节 免疫应答的调节 93
一、免疫分子的调节作用 93
二、细胞水平的调节 94
三、免疫调节的遗传控制 95
四、整体水平的调节 96
第六节 免疫耐受 97
一、免疫耐受的概念和特点 97
二、影响免疫耐受形成的因素 98
三、免疫耐受的机制 99
四、免疫耐受与临床医学 100
第八章 超敏反应 101
第一节 Ⅰ型超敏反应 101
一、参与Ⅰ型超敏反应的物质 102
二、Ⅰ型超敏反应的发生过程和机制 102
三、影响和调节Ⅰ型超敏反应的因素 104
四、常见疾病 105
五、Ⅰ型超敏反应的防治原则 106
第二节 Ⅱ型超敏反应 108
一、参与Ⅱ型超敏反应的物质 108
二、Ⅱ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108
三、常见疾病 109
第三节 Ⅲ型超敏反应 110
一、参与Ⅲ型超敏反应的物质 110
二、Ⅲ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111
三、常见疾病 111
第四节 Ⅳ型超敏反应 113
一、参与Ⅳ型超敏反应的物质 113
二、Ⅳ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113
三、常见疾病 114
第五节 四型超敏反应的比较 115
第九章 免疫学检测技术 117
第一节 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117
一、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 117
二、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 118
三、影响抗原抗体反应的因素 119
第二节 抗原或抗体的检测 119
一、沉淀反应 119
二、凝集反应 120
三、用标记抗体或抗原进行的抗原抗体反应 120
第三节 免疫细胞的检测技术 122
一、淋巴细胞的分离与鉴定技术 122
二、T淋巴细胞功能的检测技术 123
三、B淋巴细胞功能的检测技术 124
第四节 细胞因子检测概述 124
一、生物学检测法 124
二、免疫学检测法 125
三、分子生物学检测法 125
第十章 免疫学防治 126
一、人工自动免疫 127
二、人工被动免疫 129
三、过继免疫 130
四、免疫调节剂 130
第二篇 医学微生物学 135
第十一章 微生物学绪论 135
一、微生物与医学微生物学 135
二、微生物学发展简史 136
三、我国微生物学的现状 137
第十二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138
第一节 细菌的大小与形态 138
第二节 细菌的结构 139
一、细菌的基本结构 139
二、细菌的特殊结构 144
第三节 细菌形态检查法 147
一、显微镜放大法 147
二、细菌染色法 148
第十三章 细菌的生长繁殖与代谢 150
第一节 细菌的营养与生长繁殖 150
一、细菌的营养物质 150
二、细菌的生长繁殖 151
第二节 细菌的代谢产物及意义 153
一、细菌的分解代谢产物及生化反应 153
二、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及其医学上的意义 154
第二节 细菌的人工培养 155
一、培养基 155
二、细菌在培养基上的生长现象 156
三、人工培养细菌的用途 157
第十四章 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 158
第一节 细菌的分布 158
一、细菌在自然界的分布 158
二、细菌在正常人体的分布 159
三、人体正常菌群及其意义 160
第二节 消毒与灭菌 161
一、物理方法 162
二、化学方法 164
第十五章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167
第一节 细菌变异的现象 167
第二节 与细菌遗传变异相关的物质 168
一、细菌的染色体 168
二、细菌的质粒 168
三、噬菌体 169
四、转座子 170
第三节 细菌遗传变异的发生机制 172
一、基因突变 172
二、基因转移和重组 173
第四节 细菌遗传变异在医学上的应用 177
第十六章 细菌的致病性及机体抗细菌感染的免疫性 179
第一节 细菌的致病性 179
一、细菌的毒力物质 179
二、细菌侵入的数量 184
三、细菌侵入的部位 184
四、其他影响因素 184
第二节 机体抗细菌感染的免疫性 185
一、非特异性免疫 185
二、特异性免疫 187
第三节 传染的发生、发展与结局 189
一、传染的来源 189
二、传染的途径 189
三、传染的类型 190
第四节 医院感染的控制 191
一、医院感染的特点 192
二、医院感染的控制 193
第五节 社区感染的控制 194
一、社区感染的监测 195
二、社区感染的控制 195
第十七章 病原性球菌 197
第一节 葡萄球菌属 197
一、生物学性状 198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199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201
四、防治原则 202
第二节 链球菌属 202
一、分类 202
二、生物学性状 203
三、致病性与免疫性 204
四、微生物学检查法 206
五、防治原则 207
第三节 肺炎链球菌 207
一、生物学性状 207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208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209
四、防治原则 210
第四节 奈瑟菌属 210
一、淋病奈瑟菌 210
二、脑膜炎奈瑟菌 211
第十八章 肠道杆菌 213
第一节 大肠杆菌 214
一、生物学性状 214
二、致病性 215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216
四、防治原则 217
第二节 志贺菌属 217
一、生物学性状 217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219
三、微生物学诊断 220
四、防治原则 220
第三节 沙门杆菌 220
一、生物学性状 221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223
三、微生物学检查 224
四、防治原则 225
第四节 克雷伯菌 225
一、生物学性状 225
二、致病性 226
三、克雷伯菌感染的治疗 226
第五节 变形杆菌 226
第十九章 弧菌属 230
第一节 霍乱弧菌 230
一、生物学性状 230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231
三、微生物学检查 233
四、防治原则 233
第二节 副溶血性弧菌 234
一、生物学性状 234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234
三、诊断与防治 234
第二十章 厌氧性细菌 235
第一节 厌氧芽胞梭菌 235
一、破伤风梭菌 235
二、产气荚膜梭菌 239
三、肉毒梭菌 241
第二节 无芽胞厌氧菌 243
一、分布及种类 243
二、致病性 245
三、微生物学检查 246
四、防治原则 247
第二十一章 棒状杆菌属 248
一、生物学性状 248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249
三、微生物学检查 250
四、防治原则 250
第二十二章 分枝杆菌属 252
第一节 结核分枝杆菌 252
一、生物学性状 253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254
三、微生物学检查 258
四、防治原则 259
第二节 麻风分枝杆菌 259
一、生物学性状 259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260
三、微生物学检查 261
四、防治原则 261
第二十三章 其他致病菌 262
第一节 嗜血杆菌属 262
一、生物学性状 263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263
三、微生物学检查 264
四、防治原则 264
第二节 鲍特菌属 264
一、生物学性状 264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265
三、微生物学检查 265
四、防治原则 265
第三节 假单胞菌属 265
一、生物学性状 266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266
三、微生物学检查 267
四、防治原则 267
第四节 弯曲菌属 267
一、生物学性状 267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268
三、微生物学检查 268
四、防治原则 268
第五节 幽门螺杆菌 268
一、生物学性状 268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269
三、微生物学检查 269
四、防治原则 269
第六节 动物源性细菌 269
一、布鲁菌属 270
二、耶尔森菌属 272
三、炭疽芽胞杆菌 274
第二十四章 其他原核微生物 277
第一节 衣原体 277
一、生物学性状 277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278
三、微生物学检查 279
四、防治原则 280
第二节 支原体 280
一、概述 280
二、肺炎支原体 282
三、其他支原体 283
第三节 立克次体 283
一、生物学性状 284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285
三、微生物学检查 286
四、防治原则 287
第四节 螺旋体 287
一、梅毒螺旋体 287
二、钩端螺旋体 289
三、其他螺旋体 292
第二十五章 病毒的基本性状 294
第一节 病毒的形态与结构 294
一、病毒的大小与形态 294
二、病毒的结构与功能 296
第二节 病毒的增殖 297
一、吸附 297
二、穿入 298
三、脱壳 298
四、生物合成 299
五、成熟与释放 300
第三节 病毒的抵抗力与变异 300
一、病毒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 300
二、病毒的变异 301
第二十六章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303
第一节 病毒感染的途径与类型 303
一、病毒的传播方式与侵入途径 303
二、病毒的感染部位 304
三、病毒在宿主体内的扩散方式 304
四、病毒感染的类型 304
五、病毒与癌症 305
六、病毒对机体的致病性 307
第二节 抗病毒感染免疫 308
一、干扰素 308
二、体液免疫 310
三、细胞免疫 310
四、免疫功能的作用和免疫性持续时间 311
第二十七章 病毒感染的检查与防治原则 312
第一节 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 312
一、检材的采集与送检 312
二、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313
三、病毒核酸及抗原的直接检出 315
四、特异性抗体的检测 316
第二节 病毒感染的防治原则 317
一、免疫预防 317
二、药物治疗 318
第二十八章 呼吸道病毒 320
第一节 流行性感冒病毒 320
一、生物学性状 320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322
三、微生物学检查 322
四、防治原则 323
第三节 麻疹病毒 323
一、生物学性状 323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323
三、微生物学检查 324
四、防治原则 324
第三节 冠状病毒和SARS冠状病毒 324
一、生物学性状 325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325
三、微生物学检查 325
四、防治原则 326
第四节 腮腺炎病毒 326
第五节 风疹病毒 326
第二十九章 肠道病毒 328
第一节 脊髓灰质炎病毒 328
一、生物学性状 328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329
三、微生物学检查 330
四、防治原则 330
第二节 柯萨奇病毒 331
第三节 埃可病毒 331
第四节 轮状病毒 332
第三十章 肝炎病毒 334
第一节 甲型肝炎病毒 334
一、生物学性状 334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335
三、微生物学检查 335
四、防治原则 335
第二节 乙型肝炎病毒 336
一、生物学性状 336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338
三、微生物学检查 340
四、防治原则 341
第三节 丙型肝炎病毒 341
一、生物学性状 341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341
三、微生物学检查 342
四、防治原则 342
第四节 丁型肝炎病毒 342
第五节 戊型肝炎病毒 343
第六节 庚型肝炎病毒 343
第三十一章 黄病毒 345
第一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345
一、生物学性状 345
二、流行环节 346
三、致病性与免疫性 346
四、微生物学检查 347
五、防治原则 347
第二节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 347
一、汉坦病毒 348
二、新疆出血热病毒 349
第三十二章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350
一、生物学性状 350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351
三、微生物学检查 352
四、防治原则 352
第三十三章 其他病毒 354
第一节 人疱疹病毒 354
一、单纯疱疹病毒 355
二、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 356
第二节 狂犬病病毒 356
一、生物学性状 356
二、致病性及免疫性 357
三、微生物学检查 357
四、防治原则 357
第三十四章 放线菌与真菌 358
第一节 放线菌属 358
一、生物学性状 358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358
三、微生物学检查 359
四、防治原则 359
第二节 真菌 359
一、生物学性状 359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362
三、微生物学检查 363
四、防治原则 363
五、主要病原性真菌 363
第三篇 人体寄生虫学 371
第三十五章 人体寄生虫学总论 371
一、寄生现象、寄生虫和宿主 371
二、寄生虫和宿主的相互作用 373
三、寄生虫感染的免疫 374
四、寄生虫感染与寄生虫病的特点 376
五、寄生虫病的流行与防治 377
六、医学寄生虫的分类 379
七、寄生虫对人类的危害 380
第三十六章 医学蠕虫 381
第一节 线虫 381
一、概述 381
二、似蚓蛔线虫 382
三、蠕形住肠线虫 385
四、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和美洲板口线虫 387
五、班氏吴策线虫和马来布鲁线虫 390
六、旋毛形线虫 394
第二节 吸虫 396
一、概述 396
二、华支睾吸虫 398
三、布氏姜片吸虫 400
四、卫氏并殖吸虫 402
五、日本血吸虫 405
第三节 绦虫 410
一、概述 410
二、链状带绦虫 411
三、肥胖带吻绦虫 412
四、细粒棘球绦虫 414
五、微小膜壳绦虫 415
第三十七章 医学原虫 417
第一节 概述 417
一、原虫的形态 417
二、原虫的生理 418
三、原虫生活史类型 418
四、医学原虫常见种类及所致疾病 419
第二节 叶足虫 419
一、溶组织内阿米巴 420
二、其他阿米巴 422
第三节 鞭毛虫 424
一、杜氏利什曼原虫 424
二、阴道毛滴虫 426
三、蓝氏贾第鞭毛虫 428
第四节 孢子虫 429
一、疟原虫 429
二、刚地弓形虫 434
第三十八章 医学节肢动物 437
第一节 概述 437
一、节肢动物的分类 437
二、医学节肢动物对人体的危害 438
第二节 常见节肢动物及致病 439
一、蚊 439
二、蝇 442
三、蚤 444
四、虱 445
五、蜱 446
六、螨 447
参考文献 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