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伟大的祖国一、辽阔的疆域 1
地理位置与邻国 1
领土面积和疆域 1
领海和海洋面积 1
二、多民族的大家庭 2
我国的行政区划与人口 2
人口和民族 3
三、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 4
我国的地势走向 4
主要山脉 5
主要平原 5
主要盆地 6
主要河流 6
主要湖泊 7
主要岛屿和群岛 8
地势最低处 8
气候分布 8
主要的自然风景区 8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1
一级野生保护动物 13
一级野生保护植物 14
矿产资源分布概况 14
森林资源分布概况 15
主要产粮区 15
主要经济作物产区 16
四、历史和人文资源 17
我国历代纪元简表 17
著名古村古镇 18
著名古建筑和历史遗迹、遗址 21
历史文化名城 24
入选“世界遗产”的文物和景区 25
世界文化遗产 25
第二章 我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第一节 古代杰出人物一、远古五帝 33
炎帝和黄帝 33
尧、舜 33
大禹 34
二、政治家 34
周文王 34
周武王 35
周公 35
齐桓公 35
勾践 36
秦孝公 36
商鞅 37
赵武灵王 37
秦始皇 37
刘邦 38
刘彻 38
曹操 39
刘备 39
诸葛亮 40
孙权 40
魏孝文帝 40
李世民 41
魏征 41
赵匡胤 41
范仲淹 41
王安石 42
包拯 42
铁木真 43
忽必烈 43
朱元璋 43
海瑞 43
张居正 44
爱新觉罗·玄烨 44
三、思想教育家 44
孔子 44
孟子 45
老子 46
庄子 46
墨子 46
韩非子 47
朱熹 47
李贽 48
四、科学家(巨匠) 48
鲁班 48
扁鹊 48
李冰 49
张衡 49
华佗 49
张仲景 50
蔡伦 50
祖冲之 50
李春 51
一行 51
毕昇 51
沈括 52
郭守敬 52
黄道婆 52
李时珍 53
徐光启 53
徐弘祖 54
宋应星 54
五、军事家(名将) 55
孙武 55
吴起 55
孙膑 56
韩信 56
李广 56
卫青 57
霍去病 57
李靖 58
郭子仪 58
杨业 59
岳飞 59
于谦 60
戚继光 60
郑成功 61
六、史学家和文学(艺术)家 62
屈原 62
司马迁 62
蔡琰 62
王羲之 63
陶渊明 63
王昌龄 63
李白 64
杜甫 64
白居易 64
韩愈 65
柳宗元 65
欧阳修 65
司马光 66
苏轼 66
李清照 67
陆游 67
辛弃疾 67
文天祥 68
关汉卿 68
汤显祖 68
施耐庵 69
罗贯中 69
吴承恩 69
蒲松龄 70
曹雪芹 70
七、外交家(友好使者) 70
张骞 70
班超 71
玄奘 71
鉴真 72
郑和 72
八、农民起义领袖 72
陈胜 72
吴广 73
张角 73
黄巢 73
李自成 74
洪秀全 75
第二节 近、现代杰出人物一、清朝中期~1921年 76
库尔寨克 76
林则徐 76
关天培 77
邓廷桢 77
陈化成 78
龚自珍 78
魏源 78
左宗棠 79
张之洞 80
冯子材 80
刘永福 80
丁汝昌 81
邓世昌 81
谭嗣同 82
丘逢甲 82
秋瑾 83
冯如 84
黄兴 84
蔡锷 85
詹天佑 85
严复 86
康有为 86
二、1921年~1949年 87
毛泽东 87
周恩来 89
朱德 90
邓小平 91
方志敏 94
赵一曼 94
杨靖宇 95
左权 95
彭雪枫 96
马本斋 97
叶挺 97
罗炳辉 98
鲁迅 99
蔡元培 99
邹韬奋 100
聂耳 101
冼星海 101
李公朴 102
闻一多 103
朱自清 103
刘胡兰 104
董存瑞 104
孙中山 105
宋庆龄 106
廖仲恺 106
吉鸿昌 107
蒋光鼐 107
蔡廷锴 108
张学良 108
杨虎城 109
佟麟阁 109
高志航 110
冯玉祥 110
李宗仁 111
张自忠 111
谢晋元 113
戴安澜 113
三、新中国成立后 113
杨根思 113
黄继光 114
邱少云 114
罗盛教 115
张澜 115
陈嘉庚 116
沈钧儒 116
雷锋 117
焦裕禄 117
王进喜 118
孔繁森 118
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 119
郭沫若 120
沈雁冰 120
叶圣陶 121
马寅初 122
徐悲鸿 122
齐白石 123
张大千 123
邓稼先 124
李四光 124
熊庆来 125
华罗庚 126
陈景润 126
钱学森 127
钱三强 127
王选 128
袁隆平 129
许海峰 129
邓亚萍 130
第三章 近现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中俄雅克萨之战和尼布楚条约 131
土尔扈特人民回归祖国 131
虎门销烟 132
第一次鸦片战争 132
广州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133
台湾人民抗英之战 133
第二次鸦片战争 133
广东团练的抗英斗争 134
大沽口防御战 134
八里桥之战 134
沙俄趁火打劫 135
太平军大败洋枪队 135
左宗棠收复新疆 135
马尾之战 135
镇南关大捷 136
中日甲午战争 136
台湾人民抵抗日本占领的斗争 136
戊戌维新变法 136
廊坊之战 137
天津保卫战及北京失陷 137
西藏抗英斗争 138
辛亥革命 138
平定乌泰叛乱 139
反对“二十一条”的斗争 139
护国运动 140
五四运动 140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 141
香港海员罢工 141
五卅运动 141
大沽事件和“三一八”惨案 142
汉口九江租界的收回 142
北伐战争 143
南昌起义 143
九一八事变 143
抗日救亡运动 144
东北抗日联军的斗争 144
一·二八抗战 144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145
一二·九运动 145
绥远抗战 146
七君子事件 146
西安事变 146
七七事变 147
国共合作抗日局面的形成 147
平型关大捷 148
百团大战 148
狼牙山五壮士 148
淞沪战役 149
四行仓库八百勇士 149
南京大屠杀 150
台儿庄大捷 150
武汉会战 151
滇缅公路 151
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 152
湘西会战 152
中国战区日军无条件投降 153
台湾光复 153
一二·一运动 153
三大战役 153
开国大典 154
第四章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博物馆北京市 155
天津市 155
河北省 155
山西省 155
内蒙古自治区 156
陕西省 156
山东省 156
河南省 156
辽宁省 156
吉林省 157
黑龙江省 157
上海市 157
江苏省 157
浙江省 157
安徽省 157
湖北省 158
湖南省 158
江西省 158
福建省 158
广东省 159
广西壮族自治区 159
海南省 159
重庆市 159
四川省 159
贵州省 160
云南省 160
西藏自治区 160
甘肃省 160
宁夏回族自治区 160
青海省 16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60
第五章 主要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升国旗 161
唱国歌 161
唱队歌 161
佩戴红领巾 161
爱祖国主题队会 161
团日活动 162
悬挂团旗 162
佩戴团徽 162
办队报、墙报和黑板报 162
建立班史和校史 162
爱祖国主题班会 163
形势报告会 163
读书报告会 163
讲故事 163
知识竞赛 163
开展歌舞表演活动 164
庆祝“五四”青年节 164
庆祝六一儿童节 164
庆祝十一国庆节 164
组织旅游参观活动 164
利用乡土民俗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 165
祭扫革命烈士墓等 165
慰问军、烈属及英模家属 165
访问先进生产者 165
开展学军活动等 165
开展影评活动等 166
开展“学雷锋、树新风”活动 166
第六章 关于国家的重要名词解释 167
第七章 古今中外爱国的名言警句 169
附录 174
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174
二、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 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