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聂珍钊 1
总论 1
第一章 概述 14
一 诺贝尔与诺贝尔奖 14
二 诺贝尔文学奖 16
第二章 纳粹主义与德国民族 23
君特·格拉斯(1999年) 23
一 “我的整个一生都带有政治色彩” 23
二 法西斯为什么会发生在德国 28
三 “我失去了但泽” 36
第三章 奥斯维辛不是一种例外 46
凯尔泰斯·伊姆雷(2002年) 46
一 诺贝尔文坛的一匹黑马 46
二 凯尔泰斯与匈牙利悲剧 50
三 凯尔泰斯的奥斯维辛情结 58
四 《无形的命运》——在奥斯维辛的日子里 68
第四章 后殖民地重建的障碍与可能性 76
奈保尔(2001年) 76
一 英国文化的养子——奈保尔复杂的文化身份 76
二 刚果——黑暗非洲的心脏 82
三 迷失与彷徨中的《河湾》 85
四 从《家书》看奈保尔的自我殖民化 95
库切(2003年) 104
一 “夹缝中的人”(in-between) 104
二 南非的种族隔离制度 114
三 《耻》所展现的新南非 120
第五章 女性的自我拯救之路 136
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2004年)一 激愤而悲观的耶利内克 136
二 《钢琴教师》——一本大胆而沉重的书 142
三 《娜拉离开丈夫以后》——无处可逃的娜拉 153
托妮·莫里森(1993年) 163
一 觉醒的黑人女性作家 163
二 《秀拉》——一个颠覆者的悲剧 173
三 何处是——《天堂》 185
第六章 东西方文明的冲突与融合 198
奥尔罕·帕慕克(2006年)一 “我仅为土耳其人写作” 198
二 《我的名字叫红》中的焦虑意识 206
三 《黑书》——在对他者的认同中寻找自我 216
第七章 无法归类的多丽丝·莱辛 231
多丽丝·莱辛(2007年) 231
一 多丽丝·莱辛——不断自我超越的文学巨人 231
二 她关注的是整个世界 236
三 来自丛林的报复——《野草在歌唱》 248
四 爱的多重奏——《又来了,爱情》 259
第八章 游走世界的勒·克莱齐奥 269
勒·克莱齐奥(2008年) 269
一 世界主义者——勒·克莱齐奥 269
二 《乌拉尼亚》——失落的乌托邦 276
后记 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