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儒家、儒学、儒教 1
第一章 儒之多面性 6
第一节 先秦儒家之自我定位 6
第二节 先秦诸子和儒家 11
第三节 秦汉时期对于儒家的概括 13
第四节 近代学术体系下的儒家面相 15
第二章 儒家经典与经学 22
第一节 经、经典与经学 25
第二节 经典与解释 36
第三节 经学的演变和解体 44
第三章 圣人与圣域 54
第一节 孔门弟子和先秦文献中的孔子形象 54
第二节 先秦诸子中的孔子形象 56
第三节 “素王”和孔子的神化 59
第四节 历代尊孔记 61
第五节 孔庙及其陪祀、从祀制度 64
第四章 科举、书院与儒学 74
第一节 科举制度的演变 74
第二节 权力和知识互动中的儒学 78
第三节 现代教育模式的引入和废除科举 85
第五章 儒家的宗教性 91
第一节 儒教与中国宗教的特色 91
第二节 儒家与佛教、道教和基督教 100
第三节 近代以来孔教会的努力 109
第四节 现代新儒家对儒家宗教性的讨论 120
第五节 儒家是否能成为公民宗教 124
第六章 儒学的发展:先秦儒学 128
第一节 “仁”和“礼”:孔子和儒家精神的确立 129
第二节 七十子之学和儒家学派的分化、发展 135
第三节 《中庸》和《易传》的宇宙观、人生论 140
第四节 孟子的性善论与仁政 144
第五节 荀子:性恶与礼法 148
第七章 儒学的发展:两汉儒学 155
第一节 汉初儒生群像 155
第二节 董仲舒 158
第三节 儒学独尊和通经致用 161
第四节 魏晋玄学的儒学主题 166
第八章 儒学的发展:宋明清儒学 171
第一节 韩愈与道统 171
第二节 理学和道学 174
第三节 北宋理学的演变:周敦颐、张载和二程 177
第四节 朱熹,理学之集大成者 181
第五节 陆王心学 184
第六节 明末清初的儒学议题的开掘 191
第七节 汉学与宋学:清代儒学 194
第九章 现代新儒学及儒学发展的新方向 199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和现代新儒学产生 201
第二节 现代新儒学的代表人物及新儒学的演化 205
第三节 现代新儒学的精神方向 220
第四节 大陆新儒学的形成与儒学的未来发展方向 233
第十章 儒家与中国社会 237
第一节 修身为本:身体与个人 238
第二节 家和家族 242
第三节 天下国家 247
第四节 道统、政统和学统 250
第五节 王道与霸道 257
第六节 三纲、五常、六纪:从信念到生活 265
后记 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