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微生物生态学发展简史 2
第二节 微生物生态学研究内容 5
第三节 微生物生态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8
第四节 微生物生态学的任务 10
第二章 微生物生态学的基本原理 12
第一节 环境的概念 12
第二节 生物圈和生态系统 14
第三节 能量流、食物链和营养级 21
第四节 种群、群落和种间关系 30
第五节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38
第三章 环境中碳素的微生物转化 41
第一节 碳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41
第二节 土壤中碳素循环 45
第三节 水域中的碳素循环 47
第四节 碳素循环的平衡 51
第五节 特殊类型碳素化合物的分解 54
第六节 生物杀伤剂和碳素循环 59
第七节 人类对碳素循环的影响 62
第四章 环境中氮素的微生物转化 65
第一节 生物圈内氮素的分布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65
一、水域中的氮 67
二、土壤中的氮 68
第二节 氮素循环的微生物学 68
一、硝化作用 70
二、硝酸还原作用和反硝化作用 72
三、固氮作用 74
第三节 环境和农业活动对氮素循环的影响 79
第五章 环境中其它元素的微生物转化 85
第一节 硫的转化 85
第二节 磷素循环 94
第三节 铁、锰和其它金属元素的转化 97
第四节 硅的循环 98
第六章 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 100
第一节 土壤化学、结构和环境 100
第二节 土壤中微生物的生态分布 104
第三节 土壤中常见的微生物类群 111
第四节 土壤中微生物间的相互关系 125
第五节 根际微生物 133
第六节 土传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控制 141
第七节 人类活动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144
第七章 水体中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 149
第一节 微生物生活环境中水的特性 149
一、温度和水的密度 149
二、溶解性气体和pH 151
三、盐度 153
四、阳光 154
五、水流 155
六、营养 155
七、压力 156
第二节 水体中微生物群落的结构 156
一、浮游生物 158
二、漂浮生物 169
三、石面微生物及其相关的群落 170
四、沙面微生物及其相关的群落 173
五、泥面微生物及其相关的群落 175
六、植物表面微生物 184
七、动物表面微生物 187
第三节 水生环境的群落关系和食物网 188
第四节 富营养化和污染 189
第八章 空气中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 195
第一节 大气中微生物的生态分布 196
第二节 气生植物表面的微生物 201
第三节 室内空气中的微生物 208
第四节 微生物与空气污染 212
第九章 微生物之间及其与植物和动物的相互关系 214
第一节 微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215
第二节 微生物与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222
一、植物表面附生微生物 222
二、植物与微生物的共生体 224
三、植物的寄生微生物 234
第三节 微生物与动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236
一、动物与微生物的捕食关系 236
二、藻类与动物的共生 237
三、真菌与无脊椎动物的共生 238
四、海洋生物和发光细菌 239
五、蚯蚓肠道内的微生物 239
六、低等白蚁消化道内的微生物 240
七、培养真菌的蚂蚁 242
八、食草哺乳动物消化系统中的微生物 244
九、微生物与人体的关系 248
十、微生物在动物体内的寄生 251
十一、动物致病的某些生态学问题 252
第十章 环境污染和微生物 254
第一节 微生物形成的污染物 255
一、微生物产生的毒性物质 255
二、水体的富营养化 257
三、重金属的甲基化 259
四、酸性矿水的形成 262
第二节 环境污染物的微生物降解 265
一、有机污染物的微生物降解 265
二、无机污染物的微生物转化 274
第三节 污水的微生物处理 276
一、天然水体的自净现象 277
二、污水生物处理的作用机理 278
三、污水生物处理的类型 280
第四节 选育高效菌株来处理特定废水 287
一、氰(睛)化合物的分解菌 287
二、分解酚的微生物 288
三、高抗汞菌 288
四、光合细菌 289
第十一章 微生物生态学的应用 291
第一节 生态工程的概念 291
一、物质能量的多层分级利用 292
二、物质的转化与再生 292
三、无污染工艺 292
四、多功能系统的完全代谢过程 293
第二节 微生物生态学在农业中的应用 293
一、在菌根真菌研究中的应用 294
二、植物土传病原菌的生态防治 295
三、在土壤肥料方面的应用 296
四、在畜牧业和饲养业上的应用 297
第三节 微生物生态学在工业中的应用 298
一、在酿酒业中的应用 298
二、沼气发酵的微生物生态学 301
三、在有机酸发酵上的应用 302
第四节 微生物生态学在人和兽医中的应用 303
一、营养调整 304
二、抗菌调整 304
三、活菌制剂 304
第五节 微生物生态学在环保中的应用 305
一、活性污泥微生物生态学及其应用 305
二、利用光合细菌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 306
第十二章 微生物生态学的研究方法 309
第一节 研究样品的采集 310
一、土壤样品 310
二、污泥样品 311
三、水样品 313
四、空气样品 314
第二节 微生物的直接观察法 314
一、埋片法 315
二、毛细管法 317
第三节 微生物的计数法 318
一、平板计数法 318
二、液体计数法 319
第四节 微生物的生物量 324
一、ATP测定法 324
二、氯仿熏蒸法 326
第五节 微生物生化活性的测定 328
一、氨化作用 8
二、固氮作用 330
三、纤维素分解作用 333
四、酶活测定 335
五、呼吸作用 342
第六节 BOD,COD的测定 348
一、BOD的测定 348
二、COD的测定 350
第七节 厌氧培养技术 356
一、焦性没食子酸吸氧法 356
二、充氮除氧培养法 357
三、亨盖特氏转管法 358
第八节 微生物的鉴定 359
一、鉴定微生物的常用方法 360
二、各类微生物的检索表 361
附录: 389
一、拉汉对照名称 389
二、英汉对照名词 415
主要参考文献 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