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节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民族特色 1
第二节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表现形态 6
第一章 先秦两汉文学理论 1
第一节 总论 1
第二节 《周易》 16
第三节 孔子 23
第四节 庄子 27
第五节 《毛诗序》 34
第六节 王充 37
附录 先秦两汉文论选注 41
第二章 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 47
第一节 总论 47
第二节 曹丕 61
第三节 陆机 65
第四节 葛洪 71
第五节 沈约 74
第六节 刘勰 78
第七节 钟嵘 88
附录 魏晋南北朝文论选注 94
第三章 唐宋金元文学理论 112
第一节 总论 112
第二节 皎然 128
第三节 韩愈 131
第四节 白居易 136
第五节 司空图 140
第六节 苏轼 146
第七节 江西派诗论 152
第八节 朱熹 158
第九节 严羽 161
附录 唐宋金元文论选注 168
第四章 明清诗文理论 182
第一节 总论 182
第二节 谢棒、王世贞与前后七子 196
第三节 袁宏道与公安派 199
第四节 竟陵派 206
第五节 王夫之 208
第六节 叶燮 215
第七节 王士禛“神韵”说 222
第八节 沈德潜“格调”说 229
第九节 袁枚“性灵”说 234
第十节 姚鼐与桐城派 238
第十一节 浙西派与常州派词论 246
附录 明清诗文理论选注 254
第五章 明清戏曲理论 271
第一节 总论 271
第二节 朱权与明前期戏曲理论 280
第三节 徐渭 282
第四节 吴江派与临川派 286
第五节 王骥德 291
第六节 李渔 299
第七节 金圣叹的戏曲评点 308
附录 明清戏曲理论选注 315
第六章 明清小说理论 327
第一节 总论 327
第二节 李贽 342
第三节 金圣叹的小说评点 349
第四节 毛宗岗评《三国演义》 357
第五节 张竹坡评《金瓶梅》 362
第六节 脂砚斋评《石头记》 367
附录 明清小说理论选注 373
第七章 近代文学理论 386
第一节 总论 386
第二节 刘熙载 396
第三节 梁启超 402
第四节 王国维 409
附录 近代文论选注 419
后记 428
2005年修订版后记 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