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主题学思想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立著
  • 出 版 社: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7530950568
  • 页数:438 页
图书介绍:本书利用母题研究的方法,对中国古代文学中出现的相同主题在不同时代、不同作者、不同文本中的具体表现进行研究,是中国古代文学主题学研究的重要成果。

第一编 国别文学主题史接受编 1

第一章 从文学主题史的延展新创过程看对宋玉的接受 3

一、悲秋与观照物候季节视野中的宋玉 3

二、相思、游仙、怀古与惜时主题中的宋玉 7

三、出处仕隐主题与宋玉的新创  11

第二章 赵襄子遭复仇故事在后代的接受 15

一、替代式复仇与古代复礼习俗  15

二、“象征性讨伐”的巫术功能信奉  17

三、古人关于豫让以复仇为主报恩的非议  22

第三章 元代散曲王魁桂英咏叹对宋代故事的接受  27

一、元代散曲中王魁桂英故事的意蕴种种 27

二、王魁桂英故事在宋代同母题故事中的特殊性  31

三、该母题的文化交流背景、时代成因和心态史价值  33

第四章 《三国志通俗演义》对天书、符水母题的接受 38

一、《三国志通俗演义》中天书母题的具体表现  38

二、符水:天书功能实施过程中的佐助  41

三、天书信仰与符箓崇拜的佛教道教等多重来源 44

四、天书使用不成功者与《三国志通俗演义》的儆世倾向 51

第二编 国别文学主题母题个案研究编  55

第五章 陆机潘岳悼挽伤逝文学主题比较 57

一、潘岳、陆机诗赋题材的偏重及其可比性  57

二、潘岳、陆机悼挽伤逝文学的多层次概括比较  59

三、潘岳、陆机诗赋的具体表现方法侧重点的异同  65

四、太康诗赋总体特点及其与潘岳、陆机的关系 73

五、潘岳、陆机悼挽伤逝诗赋中的生命悲剧意识  75

六、潘岳、陆机悼挽伤逝诗赋的文学史影响 78

第六章 君主嫉臣文才的文化心态分析——南北朝文学史中的一种奇特现象  81

一、刘宋至萧梁时代君主嫉臣文才的具体表现 81

二、文学地位提高与文学评价标准变化对重视个体才华的推动 85

三、南朝小国之君的深层阴暗心理  89

四、君主与臣下争才对于文人创作的影响 93

第七章 唐诗中的胡人形象  96

一、胡人形象在唐诗中的种种表现  96

二、形象学理论对于胡人形象阐发的启示  101

三、唐诗胡人描写对于先前同一视野的开拓  105

第八章 中国古代文献中的小人国母题——兼谈博物视野中的文化偏见和优越感  110

一、唐前小人传说的载录种种  110

二、海外小人的异国风光蕴含和仙话话语  113

三、出土实物对既有文本的印证及小人制作的骗局  117

四、小人母题中体现的华夷之辨观念  124

第九章 外星人母题与中国古代外星不明入侵物叙事  128

一、海上航天飞行器载录与浮槎通天仙话  128

二、关于外星人怪异相貌的种种记载  132

三、中古汉译佛经对于相关故事的记述传播  137

第十章 《青琐高议·高言》传统文化观念透视  140

一、《高言》一篇所反映的传统文化内涵  141

二、历史上人们离开故土的现象及其成因 143

三、持久稳定的“夷夏”观念的历史溯源  146

四、汉民族怀恋故土观念局限性及故事的文化意义  148

第十一章 野女掠男故事的主题学分析  152

一、野女掠男故事的佛经文学根源及误读  152

二、野女掠男母题的异质文化交流折映  156

三、明清小说中该母题的多重扩展  161

第十二章 明清小说中的宝失家败母题及渊源 165

一、宝贝兵器丧失则主人败亡  165

二、宝失家败母题的早期传闻种种  167

三、掘墓运败与宝失家败母题的结合  171

四、人体某部位异征的变化与宝失家败母题之关系 173

五、某一物体损坏则特定的人物败亡  176

六、宝失家败母题的中外来源及其文化意蕴 179

第三编 文学母题跨文化溯源比较编  183

第十三章 《痴婆子传》的口传文学特质、来源及叙事先导  185

一、《痴婆子传》私情自述的文学史及佛经叙事渊源  185

二、自述视角中女性隐秘心理的真实性和复杂性  192

三、明末清初民间性文化取向在类似文本中的旁证  195

第十四章 古代通俗小说女大师形象的性别文化意蕴  198

一、明清通俗小说女大师形象种种  198

二、特殊小团体中男女平等带来的女性自由 202

三、中古汉译佛经故事中的女大师形象  207

四、宋元之前女大师形象及相关观念  209

第十五章 图画崇拜与画中人母题的佛经渊源及仙话意蕴 215

一、画中美人故事与图画通灵的神秘思维机制  215

二、画像酷似真人真物母题的佛经文学渊源  220

三、画龙、画马、画人等成真的期盼和奇谈  225

第十六章 “九九缺一”母题的南亚佛教文化溯源 231

一、汉译佛经所载母题的基本内容  231

二、中土小说相关母题流传扩展中的变化  235

三、“九九缺一”母题的文化内蕴和审美传播效应 240

第十七章 明清小说“一以化多”母题的佛经文献来源 247

一、古代小说中该母题神奇而幽默的表现  247

二、印度民俗崇拜及佛教与僧人活动的开拓  250

三、中古叙事文学对于母题的接受与生发  252

四、母题的人类学哲学根据与审美价值 256

第十八章 东亚海中大蛇怪兽传说的文化与地理成因 259

一、海市蜃楼仙话与东部沿海巨鱼怪兽故事 259

二、佛经故事文本传播及海上航行的恐怖记忆  266

三、东海巨鱼传说的水文气象及民俗背景  270

四、东亚海中巨鱼传说的人类学意蕴  272

第十九章 入大鱼腹大蛇腹生还故事的佛经文化渊源  275

一、宋明笔记中的入大鱼腹生还载录  275

二、中古汉译佛经中的“入大鱼(蛇)腹”故事  277

三、入大蛇腹生还故事的传奇性意蕴扩展 282

第二十章 明清小说蛇毒无意中疗病母题与佛经故事 289

一、明清时期该母题伦理意蕴的五种表现  289

二、宋代中原地区同母题的具体表现  293

三、印度民间故事及中古汉译佛教文献中的母题  294

第二十一章 中外交流与中国古典文学中的香意象  299

一、香意象的多重审美文化意蕴  299

二、佛经、僧传与印度西域文化中的香崇拜  303

三、香崇拜中的女性性别文化情味  310

四、香崇拜仙道文化、生命意识及死后期冀等  315

第四编 主题学思想及主题学研究史总结编  323

第二十二章 钱锺书《管锥编》审美文化建构的途径——一个文学主题学研究实践的启示 325

一、创作中的模仿与文学主题学思路  325

二、关于文学主题与母题及意象 327

三、关于主题与意念及意象  330

四、关于主题学方法运用的方式与成因 331

第二十三章 季羡林教授与主题学研究方法——一个跨文化主题学研究实践的范例  333

一、叙事母题的认知、研究可行性与操作  333

二、对于叙事母题跨文化传播多种中介的关注  338

三、寻究母题发生、建构及传播的深层原因 340

四、主题学方法形成、成功运用的成因  343

第二十四章 20世纪主题学研究的历史回顾  346

一、20世纪主题学研究的五大阶段  346

二、20世纪主题学研究的几个主要倾向 349

三、立足中国本土的主题学研究的几个特点 356

第二十五章 中国古代小说鉴赏研究中的主题学思想  359

一、古代小说研究中的母题溯源法 359

二、关于母题复制雷同的指摘  365

三、俞樾的母题溯源实践及其历史功绩  367

四、话本小说入话主题学效应的追索  371

第二十六章 汉语与明清诗学中的主题学方法  378

一、明清诗学中对于诗文因袭雷同的指摘 378

二、对于意象话语雷同、类似与因袭现象的理解宽容 381

三、明清诗学鉴赏评论主题学思路的成因 383

第二十七章 传统类书编纂及其主题类分思想 389

一、类书编纂的萌芽和中国古人的早期实践 390

二、唐代类书的发展与创获  393

三、宋代类书的类分实践与别集分类 398

四、元明清人题材主题类分实践与思想 408

五、类书主题类分思想对题材主题分类的意义  413

六、类书与古代小说选本、汇编及主题题材类分法  416

第二十八章 佛教类书编纂与中国古代小说母题类分 421

一、《经律异相》对中古佛经故事的分类  421

二、《法苑珠林》分类及材料兼容性的扩展  426

三、佛教类书编纂传播之于主题学思想建构的特殊意义  434

后记  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