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问题的提出 1
1.1 地震反射波振幅研究中的问题 1
1.2 地震偏移成像的基础理论问题 4
1.3 地震分辨率的分类和定义问题 5
1.4 地震信息和地质信息的关系问题 6
2 地震反射波的特性 7
2.1 地震波的克希霍夫积分解 7
2.2 有限反射界面的反射波和绕射波 11
2.3 克希霍夫积分的褶积积分性质 14
2.4 地震波的物理可实现性 17
2.5 地震反射波性质分析 19
2.6 地震反射波振幅 20
2.7 几点认识 23
3 地震记录中的绕射波 25
3.1 时间剖面上绕射波时距曲线 25
3.2 炮集记录中的绕射波时距曲线 27
3.3 时间剖面上绕射波的振幅特征 29
4 曲界面反射波 31
4.1 曲界面反射波时距曲线 37
4.2 曲界面反射波的振幅特性 38
4.3 曲界面反射波和平界面反射波振幅之间的关系 41
4.4 散射波的特征 46
4.5 散射波应用技术分析 49
5 偏移成像技术分析 56
5.1 偏移的理论基础问题 56
5.2 克希霍夫积分法偏移中的问题 60
5.3 关于其他偏移方法的问题 67
5.4 振幅保真偏移技术分析 70
5.5 偏移技术发展动向及探索 79
6 地震波的空间分辨率 86
6.1 地震波分辨率的分类及空间分辨率的定义 86
6.2 叠加剖面上的空间分辨率 91
6.3 叠后偏移剖面上的空间分辨率 92
6.4 非零偏移距的空间分辨率 93
6.5 叠前偏移剖面上的空间分辨率 95
7 地震勘探空间采样的密度和均匀性分析 96
7.1 面元大小与垂向和空间分辨率 96
7.2 野外组合利弊分析 98
7.3 资料处理对空间采样率的要求 102
7.4 室内组合效果分析 109
7.5 空间采样的密度和均匀性衡量标准及效果分析 115
7.6 建立适应新技术的质量控制方法和标准 118
7.7 认识和结论 119
8 地震数据的地质解释问题 121
8.1 地震记录形成的基本原理 121
8.2 地震记录的样点值和振幅值的关系 126
8.3 切片数据的解释 127
8.4 地震数据的体解释 133
参考文献 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