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军事思想新探》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薛连璧主编
  • 出 版 社: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8
  • ISBN:7561004605
  • 页数:279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编 总论 1

第一章 毛泽东军事思想体系和基本特色 1

第一节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涵义 1

第二节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体系 3

第三节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基本特色 7

第二章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产生条件和地位 9

第一节 毛泽东军事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 9

第二节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历史地位 17

第三章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发展过程 21

第一节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产生和初步形成 22

第二节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成熟 27

第三节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发展 29

第二编 战争观方法论 33

第四章 研究战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33

第一节 战争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 33

第二节 战争是流血的政治 37

第三节 战争依赖于经济 42

第四节 战争的目的在于消灭战争 46

第五章 指导战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48

第一节 要着眼特点,着眼发展 48

第二节 要关照全局,掌握关节 57

第三节 要主观指导符合客观实际 62

第四节 要高瞻远瞩,科学预见 67

第三编 人民军队思想 76

第六章 必须建立一支人民的军队 76

第一节 依靠军队进行暴力革命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则 77

第二节 建立革命军队在中国尤为重要 79

第三节 军队是夺取和巩固国家政权的工具 81

第七章 按照无产阶级性质建设人民军队 82

第一节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唯一宗旨 82

第二节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88

第三节 坚持强有力的革命政治工作 94

第八章 按照战争要求治理人民军队 101

第一节 建立铁的纪律,以法治军 101

第二节 用民主方法管理军队 104

第三节 加强教育训练,提高军队素质 108

第四节 军队要整顿 111

第四编 人民战争及其战略战术思想 114

第九章 人民战争思想的科学性和实践性 114

第一节 人民战争思想是先进的军事科学 115

第二节 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伟大实践 118

第十章 人民战争思想的基本理论 121

第一节 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动力 122

第二节 战争伟力存在于民众之中 123

第三节 人民的解放要靠人民自己实现 126

第四节 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是人不是物 127

第十一章 人民战争思想的独创经验 135

第一节 党对革命战争的绝对领导,是实行人民战争的根本保证 136

第二节 革命根据地是实行人民战争的战略基地 139

第三节 广泛深入地动员群众是进行人民战争的基本条件 145

第四节 “三结合、一配合”是进行人民战争有效的组织形式和斗争形式 152

第十二章 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157

第一节 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157

第二节 持久、游击、积极防御的战略 162

第三节 运动战、阵地战和游击战的作战形式 173

第四节 歼灭战的作战方针 178

第五节 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方法 185

第十三章 指挥艺术 191

第一节 变被动为主动 192

第二节 审势度时,灵活致胜 198

第三节 军事打击与政治斗争相结合 202

第四节 慎战歼敌 206

第五编 国防建设思想 211

第十四章 国防建设的重要性 211

第一节 建设强大的国防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思想 211

第二节 国防不可不有 213

第三节 加强国防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 215

第十五章 国防建设的方针原则 218

第一节 必须从国际形势和国情实际出发 219

第二节 必须以现代化为中心 223

第三节 必须与国家经济建设相适应 226

第四节 必须坚持独立自主 230

第五节 必须坚持改革的方针 232

第十六章 国防建设的主要内容及要求 235

第一节 加强武装力量建设 236

第二节 加强国防科技工业建设 243

第三节 搞好战场建设 247

第四节 搞好战略物质储备 250

第六编 邓小平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新发展 253

第十七章 对战争与和平思想的发展 253

第一节 世界不安宁来源于霸权主义 254

第二节 世界大战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推迟和避免 256

第三节 用和平的方式解决世界争端 259

第十八章 对军队建设思想的发展 260

第一节 军队建设的指导思想要转入和平时期建设的轨道 261

第二节 把我军建设成为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 264

第三节 加强新时期军队的教育训练 265

第四节 军队建设要在改革中前进 272

第十九章 对国防建设思想的发展 274

第一节 加强综合国力建设,提高威慑能力 274

第二节 军民兼容,寓兵于民 276

第三节 普及国防教育,强化国防意识 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