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医改30年简要回顾 1
一、医改30年的基本历程 1
二、医改30年的主要特点 8
三、医改30年的经验教训 12
四、30年医改的核心认同 19
第二章 新医改方案的基本框架 21
一、以健康为中心 22
二、人人享有基本健康保障 23
三、全民基本健康保障体系 24
四、家庭医生制度 26
五、三级转诊制度 28
六、基本药物制度 29
第三章 新医改方案实施细则基本结构 31
一、指导思想 32
二、基本目标 32
三、考核指标 32
四、人人拥有家庭医生 33
五、三级转诊体制 34
六、基本药物制度 35
七、全民基本健康保障体系 35
八、立法对策 36
九、实施细则的初步论证 37
第四章 以健康为中心 39
一、健康概念的重新界定 40
二、健康价值的重新发现 43
三、健康水平的评价与测量 44
四、健康生存的理想图景 46
五、理性审视生死的价值 46
六、医疗功能的理性评估 48
七、医事行为的重新定位 49
八、医疗资源的重新分配 50
九、大力推行健康教育 50
第五章 以预防为中心 52
一、预防为主的美好回忆 53
二、医学目的的再认识 54
三、对疾病的重新审视 55
四、对患者的重新定位 56
五、疾病的判断标准 58
六、疾病的影响因素 59
七、疾病与人类行为 63
八、可选择的预防策略 66
第六章 人人拥有家庭医生 68
一、百姓涉医常见的20个疑问 69
二、疑问的根源是信息严重不对称 70
三、释疑解惑需要一个贴心人 72
四、这个贴心人就是家庭医生 73
五、家庭医生按实际聚居人口配置 75
六、百姓初诊距离不超过1000米 75
七、每1000人拥有1名家庭医生 76
八、家庭医生服务区按人口密度分类 77
九、家庭医生在自己的服务区安家 80
十、家庭医生的工作关系 81
十一、家庭医生与社区的结合 82
十二、家庭医生的薪酬构成 83
十三、家庭医生的工资标准 86
十四、工资标准的议价机制 87
十五、工资标准的决策体制 88
十六、居民登记选择家庭医生 89
十七、不登记不影响居民就诊 90
十八、对登记活动的管理 91
十九、家庭医生的12项基本职责 93
二十、家庭医生的最短服务年限 101
二十一、家庭医生的三重考核 102
二十二、家庭医生的配套制度 104
二十三、家庭医生的制度价值 105
第七章 普遍推行三级转诊制度 112
一、医疗机构的分级 113
二、转诊机构的分类 114
三、转诊机构分立的理由 115
四、转诊医院的设立 116
五、全科诊所的设立 117
六、转诊医生的来源与淘汰 118
七、转诊医生的收入构成 120
八、三级双向转诊流程 121
九、转诊纠纷的裁决机制 124
十、三级转诊的费用负担 126
十一、自费就诊的收费标准 128
十二、三级转诊的竞争机制 129
十三、三级转诊的合作机制 133
第八章 免费享用基本药物 136
一、药价虚高困扰全民 137
二、国家对基本药物制度的原则要求 138
三、基本药物制度运行机制的核心问题 139
四、基本药物免费与免费基本医疗 141
五、基本药物的遴选体制 143
六、生产配送的全国招标 145
七、直接配送到终端用户 147
八、基本药物的利用机制 149
九、其他药品管理的政策措施 150
第九章 全民基本健康保障体系 153
一、全民基本健康保障体系的定位 155
二、全民基本健康保障体系的定性 156
三、与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衔接 158
四、与商业医疗保险的衔接 159
五、基本健康保障的内容 161
六、资金来源 162
七、居民缴费 162
八、盈余控制 166
九、财政补贴 167
十、自有资产收益 167
十一、资金全国统一调度使用 168
十二、资金支出项目 168
十三、转诊服务的报销水平 171
十四、政府主导的主要体现 173
十五、成本约束的指导思想 173
十六、基本公平的保障水平 174
第十章 医生培养及就业体制的转变 178
一、医生的通用培养历程 179
二、培训体制改革的政策措施 180
三、拓展医学教育的资金来源 181
四、调整医学教育的层次结构 182
五、大力普及全科医学教育 184
六、发展全科医学的政策手段 187
七、引导医学毕业生的分布 188
八、医生的五种职业选择 188
九、带教医生 189
十、专科医生 192
十一、私人医生 193
十二、家庭医生的储备 194
十三、家庭医生的竞争性配置 195
十四、家庭医生的补缺安排 195
十五、家庭医生的选拔性培养 196
十六、乡村医生的培训提高 197
十七、家庭医生的更新换代 198
十八、家庭医生工作岗位的设置 198
十九、家庭医生服务区的设置标准 199
二十、家庭医生服务区的设置程序 199
第十一章 以医生为核心的医患关系 201
一、敦睦医患关系要靠制度 201
二、医生的角色定位 202
三、医疗服务的质量判断 204
四、病人的虚拟权利 204
五、病人可以有限获得的权利 206
六、病人不太可能实际享受的权利 210
七、公民健康权的确立 211
八、要求家庭医生随叫随到的权利 212
九、享受免费基本医疗的权利 213
十、急诊权 213
十一、要求及时转诊的权利 215
十二、自费就医的权利 216
十三、自费病人的礼让义务 217
十四、礼让义务是公平的体现 218
十五、礼让义务存在的理由 219
十六、疾病面前人人平等 220
第十二章 公立医院的改革 222
一、公立医院改革的难度 223
二、大型公立医院改革尤其困难 224
三、大型公立医院的专业化道路 225
四、基于全民保健的改革思路 226
五、医院改革的政策手段 228
六、基层医院改制为转诊医院 229
七、转诊医院原有人员的分流 229
第十三章 基础医学科研的重点 231
一、以开发实用医疗技术为原则 231
二、疾病谱变化的对策研究 232
三、研拟标准的诊断、治疗方案 233
四、多渠道扶持基础医学研究 234
第十四章 政府介入的十大政策手段 235
一、家庭医生的服务人数 235
二、对家庭医生的补贴力度 236
三、对家庭医生的资格限制 237
四、居民就医的平均时距 237
五、基本健康保障的缴费水平 238
六、转诊消费的报销水平 238
七、国家财政的补贴水平 239
八、加大政策研究的投入力度 240
九、建立法定的医改方案决策体制 242
十、建立完善的医事法体系 243
第十五章 运营成本及经济可行性分析 245
一、家庭医生的激励机制 245
二、家庭医生为居民精打细算 247
三、三级转诊的节约机制 248
四、全民基本保健的十大成本约束机制 252
五、人人拥有家庭医生的现实性 253
六、维护家庭医生的成本 256
七、免费基本药物的成本 258
八、维护三级转诊的成本 259
九、总体成本及资金来源 260
附录 262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 262
一、充分认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 262
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264
三、完善医药卫生四大体系,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266
四、完善体制机制,保障医药卫生体系有效规范运转 270
五、着力抓好五项重点改革,力争近期取得明显成效 278
六、积极稳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279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 281
一、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 282
二、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284
三、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285
四、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 287
五、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288
六、保障措施 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