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1
凡例 1
总述 1
大事记 7
第一章 环境 17
第一节 地理位置 17
第二节 地质地貌 17
第三节 环境质量 18
第二章 资源 23
第一节 土地资源 23
第二节 水资源 25
第三章 人口 26
第一节 数量 26
第二节 分布 27
第三节 结构 29
第四节 家庭 34
第五节 计划生育 35
第一章 建置 39
第一节 乡镇街 39
第二节 村、委(社区) 39
第二章 乡镇街简介 41
第一节 于洪乡 41
第二节 杨士乡 42
第三节 陵东乡 43
第四节 北陵乡 45
第五节 大兴朝鲜族乡 47
第六节 大青中朝友谊乡 48
第七节 高花乡 50
第八节 老边乡 51
第九节 解放乡 52
第十节 造化镇 54
第十一节 翟家镇 55
第十二节 马三家镇 56
第十三节 沙岭镇 57
第十四节 大潘镇 59
第十五节 彰驿站镇 60
第十六节 平罗镇 61
第十七节 迎宾路街道 62
第十八节 沈辽路街道 64
第十九节 北塔街道 65
第二十节 陵西街道 66
第一章 机构 69
第一节 领导机构 69
第二节 工作机构 70
第二章 重要会议 71
第一节 党员代表大会 71
第二节 全体委员会议 72
第三节 常委会议 76
第四节 书记办公会议 78
第三章 重要决策与活动 80
第一节 重要决策 80
第二节 重要活动 82
第四章 纪检监察 83
第一节 党风党纪教育 83
第二节 纪律监督 84
第三节 案件查处 85
第五章 组织建设 86
第一节 基层组织建设 86
第二节 发展党员 87
第三节 干部工作 89
第四节 机关党建 90
第六章 思想宣传 90
第一节 理论教育 91
第二节 社会宣传 92
第三节 党校培训 93
第七章 统战工作 94
第一节 多党合作 94
第二节 民主党派 95
第三节 台海联络 95
第四节 经济统战 96
第五节 宗教管理 96
第八章 农村工作 97
第一节 完善村级经济组织 97
第二节 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97
第三节 服务体系建设 98
第四节 减轻农民负担 98
第五节 小康村建设 98
第六节 农村体制改革 98
第九章 政法工作 99
第一节 综合治理 99
第二节 专项整治 99
第三节 依法治区 100
第四节 普法教育 100
第十章 信访工作 101
第一节 信访量 101
第二节 信访管理 101
第十一章 老干部工作 102
第一节 老干部待遇 102
第二节 老干部活动 103
第三节 老干部大学 103
第十二章 关心下一代工作 104
第一节 组织建设 104
第二节 关爱活动 104
第一章 代表选举 107
第一节 沈阳市于洪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举 107
第二节 沈阳市于洪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举 107
第二章 代表大会 108
第一节 沈阳市于洪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 108
第二节 沈阳市于洪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 109
第三节 沈阳市于洪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 111
第三章 人大常委会 113
第一节 工作机构 113
第二节 常委会会议 113
第三节 履行职权 119
第四节 日常工作 127
第四章 视察与议案 128
第一节 视察活动 128
第二节 代表议案 129
第三节 议案办理 129
第一章 机构建设 131
第一节 领导更迭 131
第二节 机构调整 132
第三节 政府办机构变更 133
第四节 乡镇街机构演变 134
第二章 重要会议 135
第一节 区政府常务会议 135
第二节 办公会议 138
第三章 主要政务 141
第一节 区域经济 141
第二节 社会事业 143
第三节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145
第四节 对外开放 145
第五节 重要文件 146
第一章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沈阳市于洪区委员会 149
第一节 领导与机构 149
第二节 重要会议 150
第三节 主要活动 151
第四节 委员提案 152
第二章 工会 153
第一节 组织建设 153
第二节 工会代表大会 154
第三节 主要活动 154
第四节 劳动模范表彰 156
第三章 共青团 156
第一节 组织建设 156
第二节 团员代表大会 157
第三节 主要活动 157
第四章 妇女联合会 160
第一节 组织建设 160
第二节 妇女代表大会 160
第三节 主要活动 161
第五章 残疾人联合会 162
第一节 组织机构 162
第二节 扶残助残 162
第一章 公安 165
第一节 机构设置 165
第二节 打击犯罪 166
第三节 维护稳定 167
第四节 安全保卫 167
第五节 治安管理 167
第六节 户政管理 168
第七节 消防监督 168
第二章 检察 169
第一节 机构设置 169
第二节 案件审查 169
第三节 刑事检察 170
第四节 经济检察 171
第五节 法纪检察 171
第六节 其他检察 172
第三章 审判 173
第一节 机构设置 173
第二节 案件审判 173
第三节 执行案件 174
第四节 申诉复查 175
第四章 行政司法 175
第一节 机构设置 175
第二节 法制宣传 175
第三节 人民调解 176
第四节 帮教安置 177
第五节 律师公证 177
第一章 机构 179
第一节 区人武部 179
第二节 基层人民武装部 179
第三节 干部队伍建设 180
第二章 民兵 180
第一节 民兵组织 180
第二节 民兵训练 181
第三节 民兵政治教育 183
第四节 维护社会稳定与抢险救灾 184
第五节 学生军训 185
第三章 征兵 185
第一节 兵员征集 185
第二节 兵役登记 186
第三节 退役与安置 187
第四章 人民防空 188
第一节 机构与队伍建设 188
第二节 人防工程管理 189
第一章 劳动管理 191
第一节 机构设置 191
第二节 就业安置 191
第三节 就业培训 192
第四节 劳动监察 193
第五节 劳动工资 193
第六节 保险福利 194
第七节 安全监察 195
第八节 劳动仲裁 196
第二章 人事与编制管理 197
第一节 机构设置 197
第二节 干部管理 197
第三节 工资福利管理 199
第四节 人才管理 199
第五节 编制管理 200
第一章 种植业 203
第一节 耕种方式 203
第二节 粮食生产 204
第三节 蔬菜生产 206
第四节 经济作物生产 207
第五节 林业生产 207
第六节 专业种植 208
第二章 养殖业 209
第一节 畜牧业生产 209
第二节 畜牧技术推广 210
第三节 动物防疫检疫 210
第四节 淡水鱼生产 211
第五节 专业养殖 213
第三章 农机 213
第一节 农机装备 213
第二节 农机作业 214
第三节 农机科技 215
第四节 农机经营 216
第五节 农机培训 216
第六节 农机监理 217
第七节 农用航空站 217
第四章 水利 217
第一节 河流整治 218
第二节 治涝 219
第三节 灌溉 221
第四节 防汛 223
第五节 抗洪救灾 223
第六节 饮水 224
第一章 区属工业 225
第一节 规模与效益 225
第二节 产品开发 227
第三节 产权制度改革 227
第四节 企业选介 228
第二章 乡镇企业 229
第一节 规模与效益 229
第二节 经营体制 232
第三节 主要产品 235
第四节 企业选介 236
第一章 商业 239
第一节 集贸百货 239
第二节 供销合作商业 245
第三节 粮食购销 246
第四节 物资营销 249
第二章 对外贸易 250
第一节 管理机构 250
第二节 出口创汇 250
第三章 招商引资 251
第一节 招商活动 251
第二节 引进企业选介 253
第四章 金融 254
第一节 农业银行于洪支行 254
第二节 建设银行于洪支行 256
第三节 农业银行黄海路支行 256
第四节 沈阳市商业银行于洪支行 257
第五节 农业发展银行于洪支行 257
第六节 信用联社 258
第一章 财政 259
第一节 财政体制 259
第二节 财政收支 261
第三节 财政管理与监督 266
第二章 税务 267
第一节 国税 267
第二节 地税 269
第三节 农税 270
第一章 计划管理 273
第一节 机构设置 273
第二节 计划编制 273
第三节 计划实施 275
第二章 工商管理 277
第一节 机构设置 277
第二节 市场管理 278
第三节 执法检查 279
第四节 企业管理 279
第五节 协会工作 280
第三章 物价管理 281
第一节 机构设置 281
第二节 价格管理 281
第四章 审计监督 283
第一节 机构设置 283
第二节 政府审计 283
第三节 内部审计 284
第四节 社会审计 285
第五章 技术监督 286
第一节 机构设置 286
第二节 计量管理 286
第三节 标准化管理 287
第四节 质量管理 287
第六章 统计 288
第一节 机构设置 288
第二节 统计调查 288
第三节 专项普查 288
第四节 统计监督与管理 289
第一章 城区建设 291
第一节 建设规划 291
第二节 道路建设 292
第三节 供排水管网建设 292
第四节 房屋拆迁改造 293
第五节 园林绿化 294
第二章 村镇建设 294
第一节 村镇改造规划 294
第二节 村镇改造 294
第三章 房产管理 295
第一节 产权产籍管理 295
第二节 房产市场管理 295
第三节 物业管理 296
第四节 供暖管理 296
第四章 土地管理 296
第一节 土地规划管理 296
第二节 地政地籍管理 297
第三节 土地监察 297
第五章 市容与环境卫生管理 298
第一节 市容管理与村镇环境整治 298
第二节 环境卫生管理 298
第六章 建筑管理 300
第一节 机构设置 300
第二节 企业管理 300
第七章 供水管理 301
第一节 营销管理 301
第二节 水价管理 302
第一章 交通 303
第一节 管理机构 303
第二节 公路建设 303
第三节 公路桥建设 308
第四节 公路运输 309
第五节 铁路建设 310
第六节 规费征收 311
第七节 交通企业 311
第二章 邮电 312
第一节 邮政 312
第二节 电信 312
第三章 电力 314
第一节 城区供电 314
第二节 农村供电 314
第一章 科技 317
第一节 科技管理 317
第二节 科技成果 321
第二章 教育 325
第一节 教育结构 325
第二节 教育改革 329
第三节 教育条件 331
第四节 教师队伍 333
第五节 教育管理 335
第一章 文化 339
第一节 文化设施 339
第二节 文化队伍 341
第三节 文化活动 345
第四节 文化市场 346
第二章 广播电视区报 347
第一节 广播 347
第二节 电视 347
第三节 于洪区报 348
第三章 档案管理 348
第一节 机构设置 348
第二节 管理设施 348
第三节 培训教育 349
第四节 业务指导 349
第五节 馆藏档案 349
第四章 地方志编纂 350
第一节 机构设置 350
第二节 编纂成果 350
第五章 体育 351
第一节 群众体育 351
第二节 学校体育 352
第三节 竞技体育 353
第四节 区体校 354
第一章 医疗 355
第一节 医疗机构 355
第二节 医疗队伍 357
第三节 医疗设备 358
第四节 医疗技术 359
第五节 结核病防治 360
第二章 防疫 361
第一节 疾病预防 361
第二节 计划免疫 362
第三节 卫生监督 362
第三章 保健 364
第一节 初级卫生保健规划 364
第二节 妇女保健 365
第三节 儿童保健 366
第四节 婚前检查 367
第五节 健康教育 368
第四章 医政管理 368
第一节 医疗管理 368
第二节 药品管理 369
第三节 公费医疗管理 369
第四节 卫生管理体制改革 370
第一章 民政 371
第一节 基层政权建设 371
第二节 双拥共建 372
第三节 优抚安置 373
第四节 救灾救济 374
第五节 社会福利 375
第六节 婚姻登记 377
第七节 殡葬管理 377
第八节 社团管理 378
第九节 老龄工作 379
第十节 勘界工作 379
第二章 人民生活 380
第一节 居民收入 380
第二节 居民消费 380
第三章 精神文明建设 381
第一节 道德建设 381
第二节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381
第三节 文明单位选介 382
第一章 人物简介 383
第二章 劳动模范名录 390
编后记 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