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立法学概述 1
第一节 立法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2
第二节 立法学的产生和形成 4
第三节 立法学在法学体系中的地位及学习和研究立法学的意义 9
第一编 立法理论 17
第一章 立法的概念、本质和作用 17
第一节 立法的概念、特点和分类 18
第二节 立法的本质与法的形成 20
第三节 立法的职能与作用 27
第二章 立法的历史发展 32
第一节 立法的产生 33
第二节 不同历史类型国家立法的发展 36
第三节 从古代立法到近现代立法发展的若干规律 50
第三章 立法原则和立法的指导思想 54
第一节 立法原则概述 55
第二节 我国立法的指导思想 58
第三节 我国的法定立法原则 63
第四章 立法与利益 73
第一节 法与利益的一般关系 74
第二节 立法中的利益选择和协调 76
第三节 立法与利益群体 80
第五章 立法民主化与公众参与立法 86
第一节 立法的民主化及其理论 87
第二节 我国立法的民主化概述 90
第三节 我国公民参与立法的形式 92
第四节 公布法律草案征求意见 95
第二编 立法制度 101
第六章 立法主体 101
第一节 立法主体概述 102
第二节 我国的立法主体 105
第三节 立法机关 107
第七章 立法体制 115
第一节 立法体制概述 116
第二节 立法体制的分类 119
第三节 授权立法 121
第四节 我国现行的立法体制 124
第八章 立法效力 131
第一节 法律效力和立法效力 132
第二节 法的效力位阶和立法效力的裁决 133
第三节 立法中的法的溯及力 136
第九章 立法程序 139
第一节 立法程序概述 140
第二节 提出法律案 143
第三节 审议法律案 147
第四节 表决法律案 150
第五节 公布法律 151
第六节 制定行政法规和规章的程序 152
第七节 制定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程序 156
第三编 立法过程 163
第十章 立法预测、立法规划与立法决策 163
第一节 立法预测 164
第二节 立法规划 167
第三节 立法决策 171
第十一章 立法协调 177
第一节 立法协调概述 178
第二节 立法过程中的立法协调 179
第三节 立法听证制度 183
第十二章 立法的解释与修正 190
第一节 立法解释 191
第二节 法的修改与补充 196
第三节 法的废止 200
第四节 规范性文件的系统化 202
第十三章 立法监督 212
第一节 立法监督概述 213
第二节 我国的立法监督体制 217
第三节 我国立法监督制度的完善 225
第四编 立法技术 231
第十四章 立法与法律渊源、法律体系和法律规范 231
第一节 立法的内部协调 232
第二节 立法与法律规范的结构 235
第三节 立法与法律规范的分类 239
第四节 立法中的专门化规范 245
第十五章 规范性文件的结构与形式 250
第一节 规范性文件的结构与形式概述 251
第二节 规范性文件的名称 253
第三节 规范性文件的整体结构 255
第四节 规范性文件的形式要件 261
第十六章 立法语言 266
第一节 立法语言概述 267
第二节 立法语言的风格 268
第三节 立法语言的使用规则 272
参考书目 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