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汉诗学与文学思想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怀荣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500472278
  • 页数:261 页
图书介绍:本书对周、汉诗学与文学思想的关系导向进行了研究。

前言 1

上编 3

第一章 早期赋、比、兴之异同与比兴思维的发展 3

第一节 赋、比、兴在发生期的异同 3

第二节 比兴思维在发生期的演变 8

第二章 汉代以来比兴思维的演变 12

第一节 汉人兴、比混同的诗学观 12

第二节 唐人重讽谕寄托的比兴观 15

第三节 比兴之艺术审美品格的成熟 17

第三章 “香草美人”思维方式与比的关系 27

第一节 楚辞中的“香草美人”及其阐释混乱 28

第二节 “香草美人”思维方式产生的文化思想基础 30

第三节 “香草美人”思维方式的发展演变 35

第四章 中国的“香草美人”与西方的“双性同体” 42

第一节 神话思维中的“香草美人”与“双性同体” 43

第二节 作为文学批评术语的“香草美人”与“双性同体” 46

第三节 “香草美人”的民族特色及其与“双性同体”的本质差别 50

第五章 赋的思维方式的发展演变 53

第一节 献诗、赋诗与赋的思维方式的转化历程 54

第二节 纵横游说、谐辞隐语与赋的思维方式的发展 59

第三节 先秦辞赋:赋的思维方式的文体形态 66

第四节 汉大赋:赋的思维方式的艺术升华 78

第五节 赋体的诗性特征与赋的形式化 86

第六章 言意问题的历史源流与玄学“言意之辨” 92

第一节 言意问题的提出 92

第二节 魏晋之前关于言意问题的三种观点 93

第三节 魏晋玄学“言意之辨”中的四种言意观 100

下编 109

第七章 汉初诗学思想的历史继承与转换 109

第一节 上古“乐教”与儒家“《诗》教”之要义 109

第二节 三家诗对《诗》教伦理精神的发扬 112

第三节 楚骚艺术精神的历史转换 117

第八章 汉代的赋学与诗学思想 121

第一节 “苞括宇宙”的赋学思想 121

第二节 汉乐府所体现的诗学思想 125

第九章 毛诗及郑笺的诗学思想 131

第一节 毛诗《序》、《传》的理论特点 131

第二节 《毛传》标兴的诗学价值 137

第三节 郑玄对传统《诗》学的继承与突破 142

第十章 《吕氏春秋》的文学思想 147

第一节 《吕氏春秋》的编撰意图 147

第二节 取众出一的内在旨趣 148

第三节 系统完整的形式构架 149

第四节 以“适”为美的中和思想 150

第五节 得意舍言的思维导向 151

第十一章 《淮南子》的文学思想 154

第一节 《淮南子》创作的潜在动机 154

第二节 游心于虚、举事顺道的整体倾向 155

第三节 体本抱神、神与形化的形神论 157

第四节 愤中形外、有感而发的至情说 160

第五节 有符于中、各因其宜的尚用观 162

第十二章 董仲舒的文学思想 165

第一节 天:文学的本源 165

第二节 天地之美与文学之美 166

第三节 天人体系中的文学情感 168

第四节 王道理想与文学实用精神 171

第十三章 史官文化的天人理论与司马迁的文学思想 175

第一节 《史记》的整体倾向 175

第二节 实录精神与爱奇取向 177

第三节 发愤著书与人性张扬 179

第四节 批评模式的因袭与审美情趣的新变 184

第十四章 “九天说”与扬雄的文学思想 190

第一节 扬雄思想的二重性 190

第二节 “先王之法”与“鸿文无范” 192

第三节 “文必艰深”论的传统评说 194

第四节 “文必艰深”论的哲学基础 196

第五节 从扬雄晚年悔赋看“文必艰深”论 200

第十五章 求实与创新:王充的文学思想 204

第一节 《论衡》文化精神述要 204

第二节 人文品第的理论意义 207

第三节 立足实诚的文本思想 209

第四节 超越六经的创新意识 212

第十六章 班固文学思想的正统色彩与史学意识 216

第一节 感于哀乐的诗言情论 216

第二节 宣德崇儒与丽雅征实 218

第三节 辨源清流的史学意识 222

附录一《诗经》怨刺诗论析 227

第一节 谋国图远者的怨责 228

第二节 不满朝政者的怨刺 236

第三节 自伤伤时者的怨歌 243

第四节 怨刺诗的艺术特点 247

附录二汉哀帝罢乐府与东汉歌诗发展之关系 250

第一节 汉哀帝罢乐府的政治背景 250

第二节 汉哀帝罢乐府对歌诗发展的影响 252

参考书目 255

后记 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