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概述 1
一、颈椎整脊学的基本概念 1
二、颈椎整脊学的基本内容 1
三、颈椎整脊学的基本特点 2
第二节 颈椎整脊学的发展简史 3
一、中国古代颈椎整脊学发展简史 3
二、中国近代颈椎整脊学发展简史 5
三、西方近代颈椎整脊学发展简史 7
第三节 颈椎整脊学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9
一、颈椎整脊学的适应证 9
二、颈椎整脊学的禁忌证 9
第四节 颈椎整脊学的原则和方法 10
一、颈椎整脊学的原则 10
二、颈椎整脊学的方法 11
第二章 颈椎的解剖和生理 14
第一节 颈椎的解剖 14
一、颈椎的解剖结构 14
二、颈部的体表标志 17
三、颈椎关节的结构和特点 19
第二节 颈段脊柱区的软组织及其流变学特性 25
一、皮肤及浅筋膜 25
二、深筋膜 27
三、肌肉组织 29
四、血管 31
五、脊髓 34
六、脊神经 35
七、交感神经 36
八、颈段脊柱区软组织的流变学特性 37
第三节 颈椎间盘 38
一、椎间盘的解剖结构 38
二、椎间盘的神经支配 39
三、椎间盘、椎间孔和神经根的关系 39
四、椎间盘的营养 41
五、椎间盘的生理功能 41
第四节 颈段脊柱的结构和功能 42
一、颈段脊柱的结构 42
二、颈段脊柱的功能 43
第五节 颈椎与全脊柱及肢体的关系 44
一、颈曲的形成 44
二、颅骨与颈椎运动的关系 44
三、颈椎与胸椎形态上的统一 45
四、颈、腰椎四维动力结构的统一 45
五、颈椎与脊柱轮廓应力四维结构 45
六、颈椎与脊柱病理改变 46
七、颈椎与肢体 47
第三章 颈椎及颈椎间盘的生物力学 48
第一节 生物力学概述 48
一、生物力学的研究内容 48
二、生物力学基础知识 49
第二节 颈椎生物力学及其特点 54
第三节 颈段脊柱的运动及其特点 55
一、枕—寰—枢复合体的运动 55
二、下颈椎的运动 56
三、颈椎各种运动之间的耦合 56
四、影响颈椎运动特点的其他因素 57
第四节 颈椎间盘的生物力学 58
一、受压的特性 58
二、受拉的特性 58
三、受弯的特性 58
四、受扭的特性 59
五、受剪的特性 59
六、松弛和蠕变 59
七、滞后 59
八、疲劳的耐受 59
九、椎间盘内压 60
十、自动封闭现象 60
第五节 体位与颈椎负荷的关系 60
第六节 颈段脊柱的变形 61
一、椎骨变形 61
二、椎间韧带变形 62
三、中枢神经系统变形 63
第四章 颈段脊柱病的病因病理 66
第一节 颈段脊柱病的病因 66
一、不良姿势 66
二、久坐 66
三、外伤 66
四、炎症 67
五、退行性病变 67
六、心理因素 67
七、代偿性因素 67
八、诱发因素 68
九、其他 68
第二节 颈段脊柱病的病理 68
一、概述 68
二、颈椎间盘的变性 71
三、颈段脊柱滑膜关节运动障碍的病理机制 73
四、颈段脊柱区软组织损伤的病理机制 74
第三节 颈段脊柱病理变化的常见类型 75
一、半脱位及滑脱 75
二、过度前凸 79
三、后凸 79
四、侧凸 79
五、椎间盘退行性变化 80
六、椎体骨质增生 80
七、继发性病理变化 80
八、常见先天性疾病和畸形 80
第四节 颈椎损伤的生物力学 82
一、颈椎节段性不稳定 82
二、颈椎节段抵抗载荷的稳定功能 85
第五章 颈椎病变的诊断 87
第一节 颈段脊柱病的检查原则 87
一、全面系统,防止漏诊 87
二、四诊动量,循序检查 87
三、仔细对比,以常衡变 87
四、细致耐心,反复检查 88
五、综合分析,辨证施术 88
第二节 辨病方法 88
一、四诊 88
二、量法 92
三、特殊检查 92
四、X线检查 94
五、其他检查法 95
第三节 脊柱病的诊断要点及四步定位诊断法 95
一、诊断要点 95
二、四步定位诊断法 96
第四节 辨证方法 97
一、八纲辨证 98
二、气血辨证 98
三、脏腑辨证 99
四、经络辨证 100
第六章 颈椎整脊技术 101
第一节 推拿整脊技术 101
一、颈段脊柱及相关区域松解类手法 101
二、颈段脊柱整复类手法 127
三、临床常用颈椎整脊手法 132
第二节 牵引整脊技术 134
一、牵引方法 134
二、注意事项 135
第三节 导引整脊技术 135
一、颈椎导引整脊的特点 136
二、颈椎导引整脊的具体要求 137
三、颈椎导引锻炼的注意事项 138
四、导引整脊保健的技法 139
第七章 颈段脊柱病治疗 144
第一节 治疗总论 144
一、治疗目的 145
二、治疗原则 150
第二节 治疗各论 153
一、颈椎病 153
二、落枕 161
三、颈肋 163
四、斜颈 165
五、颈椎关节脱位 167
六、寰枢椎关节紊乱症 170
七、颈椎小关节紊乱症 173
八、颈椎间盘突出症 177
九、前斜角肌综合征 182
十、小儿颈部软组织损伤 185
十一、颈部急性扭挫伤 189
十二、颈椎后凸畸形 192
十三、颈肌筋膜综合征 194
十四、颈椎横突间滑囊炎 198
十五、急性颈椎后关节滑膜嵌顿 200
十六、颈椎骨质疏松症 203
十七、颈椎关节突关节囊半脱位 207
十八、颈段脊柱炎(退行性、强直性) 210
十九、颈椎椎管狭窄症 216
二十、颈椎后纵韧带骨化 221
二十一、颈椎相关疾病 225
第八章 颈段脊柱及其相关疾病的预防 232
第一节 保持良好的姿势和体位 233
一、正确姿势和体位—站如松,坐如钟,卧如弓,行如风 233
二、不良姿势和体位及其对脊柱的危害 235
第二节 劳动保护 237
一、端正和提高认识,防止和减少损伤 237
二、保持正确体位和活动方法 237
三、增强体质,提高机体耐力和抵抗力 238
四、重度疲劳后的保护和恢复方法 238
五、防止不合理的超量负荷,科学地安排生活和工作 238
六、加强各项预防和保护措施,及时治疗微小损伤 238
七、消除各种不利因素对脊柱的影响 238
第三节 颈部保健 239
一、防止风寒湿邪侵袭 239
二、合理使用保护器具 239
三、合理进行家庭理疗 240
四、预防分娩造成的颈椎损伤 241
五、预防哺乳期颈椎病 241
六、选用合适的枕和床 242
七、及时治疗咽炎 245
第四节 运动健颈 246
参考文献 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