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隐喻的内省研究与实验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丰著
  • 出 版 社: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564601270
  • 页数:360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为学术专著。本书以认知语言学基本概念的实验研究和时空隐喻的实验研究为例介绍目前认知语言学领域里国内外研究人员最前沿的实验研究方法,论证了语言内省研究与实证研究的关系;论证了实验研究与理论建构的关系;并且从时空隐喻的实验研究角度对萨丕尔-沃尔夫语言与思维关系的假说提出了见解。

第一章 综述 1

第二章 语言的内省研究 10

2.1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 10

2.2 语言分析法 12

2.3 语言研究的内省方法 13

2.3.1 认知心理学对内省法的质疑 16

2.3.2 语言的认知研究对内省法的挑战 22

第三章 原型和范畴的实验研究和理论建构 32

3.1 原型理论和范畴 32

3.1.1 焦点颜色 35

3.1.2 原型形状 42

3.1.3 有机体和物体的原型 43

3.1.4 好/不好的例子和范畴边界 46

3.1.5 范畴的内部关系:原型、特征、家族相似性和格式塔 51

3.1.6 家族相似性原则 52

3.1.7 特征和维度 57

3.1.8 范畴的内部结构和格式塔 58

3.1.9 范畴、原型、特征和格式塔的认知地位 63

第四章 概念隐喻的实验研究和理论建构 67

4.1 心理意象 67

4.2 对隐喻意义语境敏感性的判断 69

4.3 身体化的直觉和隐喻推断 71

4.4 实验方法并非灵丹妙药 73

4.5 身体活动和隐喻解释 74

4.6 隐喻和转喻(CTMM)的认知理论 77

4.7 隐喻和转喻的认知理论存在的一些问题 78

4.8 行为主义和反应时间研究 82

4.9 手势语研究 84

4.10 快速眼动追踪实验 85

4.11 事件相关电位和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86

4.12 研究前景 87

第五章 语言心理表征的实验研究范式 89

5.1 词汇识别和命名时间测量 90

5.2 记忆测量 93

5.3 项目再认测量 97

5.4 阅读时间 99

5.5 自述测量:列举特征,选择特征 103

5.6 理解对后续任务的影响 106

5.7 小结 110

第六章 语言和空间的实验研究范式 111

6.1 可接受性等级评定 113

6.1.1 关键的设计问题 116

6.1.2 优点和缺点 117

6.2 快速确认 119

6.2.1 关键的设计问题 122

6.2.2 优点和缺点 123

6.3 物品摆放任务 124

6.3.1 关键的设计问题 126

6.3.2 优点和缺点 128

6.4 分析空间的任务 129

6.4.1 关键性的设计问题 130

6.4.2 优点和缺点 131

6.5 产出任务 132

6.5.1 关键性的设计问题 133

6.5.2 优点和缺点 134

6.6 综合实验方法 134

第七章 时空隐喻——理论建构与研究范式 136

7.1 时钟隐喻与时间隐喻 136

7.2 时间隐喻的维度 140

7.3 认知语法对时间维度的阐释 147

7.4 时间隐喻的心理现实性的理论建构 150

7.4.1 理论建构 150

7.4.2 实验研究范式 152

7.5 Boroditsky对隐喻结构理论的验证 158

7.5.1 我—动与时间—动隐喻 159

7.5.2 实验2 164

7.5.3 实验3 171

7.5.4 对实验结论的讨论 178

第八章 时空概念隐喻体系的多角度研究 183

8.1 Gentner的实验 183

8.1.1 隐喻体系的跨域转移 184

8.1.2 Gentner的结论 193

8.2 我—参照点和时间—参照点的心理现实性 194

8.2.1 实验1 200

8.2.2 实验2 202

8.3 Matlock等人对虚构运动的实验研究 207

8.3.1 实验1:虚构运动和时间 210

8.3.2 实验2:虚拟运动的量值 212

8.3.3 实验3:虚拟运动方向 213

8.3.4 Matlock等人的结论 215

第九章 语言相对论的认知语言学研究范式 218

9.1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 218

9.2 研究范式 223

9.2.1 来自认知心理学的证据 223

9.2.2 来自认知神经科学的证据 238

第十章 时间隐喻实验研究对语言相对论的视角 243

10.1 Boroditsky的实验研究 243

10.1.1 实验1 245

10.1.2 实验2 250

10.1.3 实验3 254

10.1.4 Boroditsky的结论 257

10.1.5 对Boroditsky实验结果和结论的质疑 257

10.2 January和Kako对Borditsky研究结论的证伪实验 259

10.2.1 复制实验1(Replication attempts:RA 1~6) 260

10.2.2 原创实验与复制实验1~4:程序和结果的对比 261

10.2.3 第五个和第六个复制实验 264

10.2.4 在阐释上有争议的问题 265

第十一章 语言和空间推理实验研究对语言相对论的视角 267

11.1 空间范畴的跨语言变化 267

11.2 实验研究范式 273

11.3 Peggy Li和Lila Gleitman的实验研究 276

11.3.1 实验1:语言类型分类——人和树测试(Man and Tree Test) 277

11.3.2 实验2:空间推理:站成一排的动物 280

11.3.3 对非语言和前语言群体的旋转实验 287

11.4 对实验结果的讨论 290

11.4.1 对歧义的阐释 291

11.4.2 文化共享的语言模式 292

11.4.3 受教育程度和文化背景 294

11.4.4 地理,凝聚力和向心—离心差异 295

第十二章 结论 299

12.1 语言观和语言研究范式 299

12.2 对沃尔夫的语言相对论的思考 304

12.3 现有研究的局限性 305

12.4 最后的思考 309

附录 311

参考文献 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