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1章 三元杂环类杀菌剂 4
1.1 环氧乙烷类化合物 4
1.2 双环氧乙烷类化合物 9
1.3 氮丙啶类化合物 9
1.4 结论与展望 9
参考文献 10
第2章 四元杂环类杀菌剂 12
2.1 吖丁啶类化合物 12
2.2 1,2-二氮杂环丁烷类化合物 21
2.3 氧杂环丁烷类化合物 22
2.4 1,3-二硫环丁烷类化合物 24
2.5 结论与展望 25
参考文献 26
第3章 五元杂环类杀菌剂 28
3.1 单杂原子五元杂环 28
3.1.1 噻吩类化合物 28
3.1.2 呋喃类化合物 35
3.1.3 吡咯类化合物 42
3.2 多杂原子五元杂环 50
3.2.1 噻唑类化合物 50
3.2.2 咪唑类化合物 60
3.2.3 噁唑类化合物 73
3.2.4 含异噁唑类化合物 84
3.2.5 1,2,3-噻二唑类化合物 88
3.2.6 1,3,4-噻二唑类化合物 89
3.2.7 1,3,4-噁二唑类化合物 98
3.2.8 吡唑类化合物 103
3.2.9 1,2,4-三唑类化合物 119
参考文献 128
第4章 六元杂环类杀菌剂 142
4.1 单杂原子六元杂环 142
4.1.1 吡啶类化合物 142
4.1.2 吡喃类化合物 151
4.1.3 噻喃类化合物 160
4.2 多杂原子六元杂环 161
4.2.1 吡嗪类化合物 161
4.2.2 哒嗪类化合物 172
4.2.3 三嗪类化合物 184
4.2.4 噁嗪类和吩嗪类化合物 186
4.2.5 嘧啶类化合物 190
4.2.6 吗啉类化合物 202
参考文献 211
第5章 苯并稠杂环类杀菌剂 220
5.1 苯并咪唑类化合物 220
5.1.1 1-取代的苯并咪唑类化合物 220
5.1.2 2-取代的苯并咪唑类化合物 221
5.1.3 多取代的苯并咪唑类化合物 227
5.1.4 结论与展望 233
5.2 苯并噻唑类化合物 235
5.2.1 酰胺(磺酰胺)类苯并噻唑类化合物 235
5.2.2 酰肼(肼)类苯并噻唑类化合物 238
5.2.3 醚(硫醚)类苯并噻唑类化合物 240
5.2.4 酯类苯并噻唑类化合物 242
5.2.5 其他类苯并噻唑类化合物 242
5.2.6 结论与展望 245
5.3 苯并噻二唑类化合物 245
5.3.1 苯并噻二唑类化合物 245
5.3.2 结论与展望 252
5.4 苯并三唑类化合物 252
5.4.1 苯并三唑酮类化合物 252
5.4.2 苯并三唑(磺)酰胺类化合物 254
5.4.3 杂环取代苯并三唑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杀菌活性研究 256
5.4.4 结论与展望 256
5.5 苯并噁唑类化合物 257
5.5.1 醚(硫醚)类苯并噁唑类化合物 257
5.5.2 酰胺(磺胺)类苯并噻唑类化合物 259
5.5.3 双杂环类苯并噁唑类化合物 260
5.5.4 双肼类苯并噻唑类化合物 262
5.5.5 其他类化合物 262
5.5.6 结论与展望 264
5.6 苯并异噁唑类化合物 264
5.7 苯并噻吩类化合物 265
5.8 苯并呋喃类化合物 267
5.9 吲哚类化合物 269
5.9.1 取代吲哚类化合物 269
5.9.2 吲哚酮类化合物 274
5.9.3 吲哚并杂环类化合物 278
5.9.4 其他取代吲哚类化合物 278
5.9.5 结论与展望 282
5.10 喹啉类化合物 283
5.10.1 取代类喹啉类化合物 283
5.10.2 胺及酰胺喹啉类化合物 284
5.10.3 (硫)醚类喹啉类化合物 286
5.10.4 含五元杂环基团的喹啉类化合物 289
5.10.5 其他喹啉类化合物 290
5.10.6 结论与展望 292
5.11 喹唑啉类化合物 292
5.11.1 具有杀菌活性的喹唑啉类化合物 292
5.11.2 具有抗植物病毒活性的喹唑啉类化合物 295
5.11.3 喹唑啉类化合物合成新方法 297
5.11.4 结论与展望 300
参考文献 300
第6章 稠杂环类杀菌剂 311
6.1 1,2,4-三唑并稠杂环类化合物 311
6.2 1,3,4-噻二唑类稠杂环化合物 314
6.3 哒嗪类稠杂环化合物 317
6.4 稠杂环噻唑类化合物 318
6.5 稠杂环异噁唑类化合物 320
6.6 吲哚并杂环类化合物 322
6.7 嘧啶并杂环类化合物 323
6.7.1 三唑并嘧啶类化合物 323
6.7.2 吡唑并嘧啶类化合物 325
6.7.3 噻吩并嘧啶类化合物 327
6.7.4 嘧啶并吡啶类化合物 328
6.7.5 咪唑并嘧啶类化合物 329
参考文献 330
第7章 七元及以上杂环类杀菌剂 333
7.1 含氧七元杂环类化合物 333
7.2 含硫七元杂环类化合物 334
7.3 含氮七元杂环类化合物 334
7.4 结论与展望 339
参考文献 339
第8章 植物源杂环杀菌剂 341
8.1 具有抗菌活性的杂环天然产物的研究进展 341
8.1.1 杂环类植物杀菌剂资源分布 341
8.1.2 生物碱类 342
8.1.3 黄酮类 343
8.1.4 香豆素类 345
8.1.5 其他 347
8.1.6 结论与展望 347
8.2 具有抗病毒活性的天然产物的研究进展 347
8.2.1 虎耳草科 348
8.2.2 藜科 348
8.2.3 紫草科 349
8.2.4 商陆科 350
8.2.5 红豆杉科 351
8.2.6 木樨科 352
8.2.7 萝摩科 353
8.2.8 菊科 353
8.2.9 蓼科 354
8.2.10 结论与展望 354
参考文献 355
第9章 新型杂环杀菌剂的波谱学特征和构效关系 358
9.1 噻吩类 358
9.2 吡咯类 359
9.3 吡唑类 360
9.4 咪唑类 361
9.5 噻唑类 363
9.6 苯并呋喃类 364
9.7 吡啶类 365
9.8 喹唑啉类 366
9.9 三唑类 366
9.10 三唑并嘧啶 368
9.10.1 氢核磁共振谱 369
9.10.2 碳核磁共振谱 371
9.10.3 氮的波谱数据 371
9.10.4 红外光谱数据 372
9.11 结论与展望 373
参考文献 374
第10章 手性杂环杀菌剂立体化学和手性分离 377
10.1 手性杀菌剂的合成与生物活性 377
10.1.1 三唑类 377
10.1.2 咪唑类 386
10.1.3 吗啉类 388
10.1.4 酰胺类 391
10.1.5 近年来的新进展 391
10.1.6 结论与展望 393
10.2 杂环杀菌剂的手性分离 394
10.2.1 三唑类杀菌剂的手性分离 394
10.2.2 其他杂环杀菌剂的手性分离 399
10.2.3 结论与展望 400
参考文献 400
第11章 杂环杀菌剂的残留及分析方法 404
11.1 杂环杀菌剂残留分析研究进展 404
11.1.1 三唑类 404
11.1.2 酰胺类 407
11.1.3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 408
11.1.4 噁唑类 410
11.1.5 结论与展望 410
11.2 杂环杀菌剂分析方法研究新进展 411
11.2.1 三唑类 411
11.2.2 咪唑类 413
11.2.3 嘧啶类 415
11.2.4 其他杂环类 415
11.2.5 结论与展望 416
参考文献 417
第12章 杂环类药剂作用机理 421
12.1 抗植物病毒药剂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421
12.1.1 药剂防治植物病毒病的几种对策 421
12.1.2 抑制病毒的增殖和运转 422
12.1.3 抑制病毒装配过程 423
12.1.4 抑制症状的表达 423
12.1.5 诱导寄主产生抗病性 423
12.1.6 药剂、病毒与寄主互作关系探讨 424
12.1.7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424
12.2 生物源性次生代谢产物在抗植物病毒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426
12.2.1 宁南霉素 426
12.2.2 双裂孕烷甾体化合物 427
12.2.3 娃儿藤碱 428
12.2.4 氨基寡糖 429
12.2.5 多羟基双萘醛提取物 430
12.2.6 结论与展望 430
12.3 抗植物病菌杂环药剂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431
12.3.1 影响细胞结构和功能 431
12.3.2 影响细胞能量生成 433
12.3.3 影响细胞代谢物质合成及其功能 434
12.3.4 诱导植物自身调节 437
12.3.5 其他 439
12.3.6 结论与展望 439
参考文献 440
第13章 杂环类杀菌剂植物体内代谢及非生物降解 443
13.1 杂环类杀菌剂植物体内代谢研究进展 443
13.1.1 农药植物体内代谢过程 443
13.1.2 农药氧化还原代谢途径 445
13.1.3 农药水解代谢途径 448
13.1.4 其他代谢途径 449
13.1.5 结论与展望 451
13.2 杂环类杀菌剂的非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451
13.2.1 三唑类杀菌剂 451
13.2.2 咪唑类杀菌剂 452
13.2.3 噁唑类杀菌剂 454
13.2.4 噻唑类杀菌剂 457
13.2.5 嘧啶类杀菌剂 457
13.2.6 其他杂环类杀菌剂 458
参考文献 458
第14章 杂环类杀菌剂剂型加工 463
14.1 悬浮剂 463
14.2 微乳剂 467
14.3 水分散性粒剂 470
14.4 水乳剂 472
14.5 结论与展望 473
参考文献 473
缩略语 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