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第一节 哲学与中国哲学 1
第二节 中医学概况 9
第三节 中医学与哲学的关系 14
第一篇 中医学的精髓 17
第一章 中医学的整体观 17
第一节 整体观的概念 17
第二节 整体观的基本内容 18
第三节 整体观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21
第二章 中医学的辨证论治 30
第一节 辨证论治的含义 31
第二节 辨证论治的基本内容 32
第三节 辨证论治的应用 38
第三章 中医学的和谐观 49
第一节 中国哲学中的和谐观念 49
第二节 和谐观是中医学的核心理念 52
第三节 中医和谐的治病原则 55
第二篇 中医学的医学观 57
第一章 中医学的起源 57
第一节 中医学起源学说 57
第二节 中医学起源的物质基础 62
第三节 中医学起源的社会文化背景 65
第二章 中医学的发展 69
第一节 中医学发展的原因 69
第二节 中医学发展的过程 76
第三节 中医学的现状及前景 80
第三章 中医学的生命观 86
第一节 中医学对生命起源的认识 86
第二节 中医学对生命过程的认识 89
第三节 中医学生命观的价值 95
第四章 中医学的疾病观 97
第一节 疾病观的概念 97
第二节 中医学疾病观的主要内容 98
第三节 中医疾病观的价值 99
第五章 中医学的医道观 101
第一节 道的含义 101
第二节 天道和人道 105
第三节 中医学的医道观 110
第三篇 中医学的思维方法 113
第一章 中医思维的哲学基础 113
第一节 中医思维产生的哲学思维基础 113
第二节 中医观察是中医思维的源泉 117
第三节 中医思维的辨证性特点 120
第二章 中医学的思维要点 122
第一节 推崇内因 122
第二节 重用轻体 123
第三节 顺势应变 126
第四节 恒动变易 127
第五节 虚静复本 128
第三章 中医学特殊的思维方法 131
第一节 象数思维 132
第二节 司外揣内思维 137
第三节 内景返观思维 138
第四篇 中医学基础理论概论第一章 气一元论 141
第一节 气一元论的基本概念 141
第二节 气一元论的基本内容 142
第三节 气一元论对中医学的渗透和影响 151
第二章 阴阳五行学说 154
第一节 阴阳五行学说的含义 154
第二节 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57
第三节 阴阳五行学说对中医学的意义 169
第三章 脏腑经络理论 173
第一节 脏腑经络的含义 173
第二节 脏腑经络理论中的哲学思想 174
第三节 脏腑经络理论对中医学的意义 184
第四章 养生保健及治未病理论 186
第一节 中医学的养生保健 186
第二节 中医学的“治未病”理论 190
第三节 养生保健与“治未病”的统一性 195
第五章 中药学及方剂学 198
第一节 关于“医药不分家”的观点 198
第二节 中药学及方剂学理论 199
第三节 中药学及方剂学在中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209
第五篇 中西医哲学比较 211
第一章 中西医模式的差异 211
第一节 两种不同的医学模式 212
第二节 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 214
第三节 中药与西药 215
第二章 中西医哲学世界观的差异 218
第一节 生命观的差异 218
第二节 人体观的差异 219
第三节 疾病观的差异 220
第三章 中西医哲学方法论的差异 222
第一节 研究方法的差异 222
第二节 思维方法的差异 227
第三节 治疗方法的差异 231
附 参考文献 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