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1
一、史学的维度 1
前言 1
线性诗学:关于书法史的结构方法 1
隶书的转渡及其价值重估 14
怀念大写意 27
从书法到墨式:对当代书法思潮中现代情境的审视 34
退化的结构:七至十二世纪中国书法的文化语境与转向 48
论怀素《自叙帖》 62
寻绎失落的人文话语——关于中国画的批判性回顾 68
难度的消解——宋代书法技法的分出与个性表露 81
入古图新——元明书法技法演变蠡评 87
隔代承传——清代碑书技法浅议 92
赵孟頫人格的转化与超越——兼谈对中国古代人品与书品的再认识 98
从王羲之到强力摇滚——也谈“流行书风”及其他 111
书法,传统与底线——再谈“流行书风” 119
“民间”书法何其有 121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也谈20世纪十大书法家的评选问题 125
“以狂继颠”“真颠”考释 129
二、批评的能力及局限 131
《石门颂》杂谈 131
史观的偏激与限制——对韩玉涛《书朱关田作〈唐代书法考评〉后》及其他若干问题的驳议 133
读释疑愈生疑——写在杨吉平《〈20世纪草书四家评述〉释疑》之后 140
当下媒体:艺术个性泛化的可能之途 143
理论的指向——关于对丛文俊先生《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一文的质疑 148
批评何为——对恒奎《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批评》一文的批评 157
畅开书法的学术视野——谨以此文兼答所有关注当代书法批评的先生与朋友 165
溜溜的他哟 170
东方须臾高知之——“甘肃庆阳书法全国万里行”郑州首展的一个学术性侧面 172
返本开新——汤文选大写意绘画的诗性方式 175
简牍之父——试论张邦彦先生简牍书风的先行价值 181
要么,坚持书法——朱关田先生书法评述 188
诗性的空间转换——谈谈旭宇书法艺术的理性把握 191
直面孙伯翔 附:说说“搭句” 194
造访刘云泉 197
然则何时而乐耶——走近何应辉书法的批评 200
剑气琴心相思骨——说说魏哲的画 203
第二层创造——姜寿田《现代书法家批评》读后 205
从理解到形式——胡抗美草书艺术的问题意识 207
画多烟火隔云深——沈从斌山水画的义理与辞章 210
北气南腔——由青年画家张明宇艺术话语引入的话题 213
后记 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