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7
第1章 自我 1
自我觉知 2
自我觉知的发展 2
自我觉知的神经基础 3
自我觉知的暂时性差异 4
自我觉知的长期差异 6
自我知识的组织 7
自我概念维持论 9
自我比较理论 9
个体比较理论 13
群体比较理论 15
自尊 18
自尊的发展 19
自尊的影响 19
自我动机 22
自我提升 23
自我和认同的文化差异 29
个体主义和集体主义 29
双文化主义(二元文化主义) 30
总结 32
第2章 社会认知 37
社会推断 38
朴素科学家 38
归因理论 38
作出归因 40
对应推理论 40
归因偏差 44
认知吝啬鬼 47
启发式 48
被驱动的策略家 51
社会范畴化 54
基本原则 54
我们为什么要范畴化 57
我们何时范畴化 57
范畴化的结果 59
双过程论 64
总结 67
第3章 态度 71
态度形成 72
最简暴露 72
联想学习 75
自我感知 77
功能性路径 79
态度和行为 82
态度—行为关系的决定因素 82
计划行为论 85
合理行动与自发性 87
态度改变 88
认知失调 89
劝说 92
总结 98
第4章 群体过程 101
群体 102
什么是群体 102
实体性 102
群体生产力 103
社会促进和社会阻碍 103
对于促进和阻碍的解释 104
社会懈怠 107
领导 112
什么造就了一位领导 112
领导风格 115
关于情境与风格的理论 118
总结 123
第5章 社会影响 127
社会规范 128
规范的发展 128
从众 132
阿施的从众实验 133
解释从众行为 134
调节从众行为的因素 135
社会影响对社会规范的作用 139
少数人的影响 145
一致性与信心 145
少数人怎样施加影响 147
服从 148
米尔格莱姆的服从研究 148
解释服从 150
服从的决定因素 151
社会影响论 152
总结 153
第6章 偏见 157
偏见:旧的和新的 159
偏见、歧视和群际偏差 159
种族主义 160
性别偏见 162
偏见上的个体差异 163
权威主义人格 163
社会主导取向 164
偏见与自我调节 165
群际理论 166
谢里夫的夏令营研究 166
最简群体范式 168
降低偏见 180
接触假设 180
共享内群认同模型 182
交叉范畴化 185
总结 187
第7章 侵犯 191
侵犯理论 193
生物侵犯论 194
社会侵犯论 194
以个人为中心的侵犯性决定因素 203
性别差异 203
人格 205
酒精 206
以情境为中心的侵犯性决定因素 2
物理环境 209
社会弱势 211
文化影响 212
去抑制 213
去个体化 214
去人性化 215
社会中的侵犯形式 27
家庭暴力 217
性侵犯 218
恐怖主义 219
总结 221
第8章 亲社会行为 225
什么是亲社会行为 226
亲社会行为的起源 227
进化观点 227
社会规范 228
榜样 229
以情境为中心的决定因素 231
拉塔内和达利的认知模型 232
旁观者冷漠效应 234
皮利亚文的旁观者计算模型 239
以知觉者为中心的决定因素 244
人格 244
才能 246
心境 247
移情—利他假设 248
助人的性别差异 250
以接受者为中心的决定因素 251
相似性 251
群体资格 251
吸引力 252
对不幸的责任 252
接受帮助 253
总结 255
第9章 亲和与吸引 259
亲和 260
我们何时亲和、为什么要亲和 260
亲和的个体差异 261
亲和与亲和作用的问题 262
社会焦虑 262
人际吸引 265
以目标为中心的吸引力决定因素 265
外表特征 266
与自己的相似性 270
互补性特征 273
互惠 274
以感知者为中心的决定因素 275
总结 278
第10章 友谊与爱情 281
友谊 282
社会渗透论 282
友谊的性别差异 283
爱情关系 286
爱情的类型 286
关系满意度与承诺 291
关系满意度 292
是什么决定了一种关系能否存续 297
总结 301
参考文献 303
词汇表 331
译后记 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