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图史》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丁淦林主编
  • 出 版 社: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806520481
  • 页数:274 页
图书介绍:本书内容包括:中国古代的新闻迹象、民族报业的开始、文人论政的潮流、新闻时代的到来、新闻事业的黄金时代、两种新闻体制的成长等。

第一章 中国古代的新闻迹象 1

第一节 先秦的记史 1

第二节 秦汉南北朝的官方传播 2

第三节 朝廷官报的兴衰:由唐至清 2

第四节 时隐时现的小报 5

第二章 外国人来华办报 6

第一节 从南洋到广州 6

①传教士的尝试 6

②洋人社会的外文报刊 9

第二节 深入中国 10

①领先发展的香港报业 10

②后来居上的上海报业 12

③外报的扩散与衍变 14

第三章 民族报业的开始 16

第一节 林则徐:睁眼看世界 16

第二节 洪仁玕:资政的设想 17

第三节 王韬:借日报立言 18

第四节 艰难的尝试 19

第四章 文人论政的潮流(上)——维新报刊:以笔为旗 22

第一节 康梁的理想与奋斗 22

①维新领袖康有为 22

②引领报刊风云的梁启超 24

第二节 变法与革命中的维新报刊 29

①各具特色的舆论阵地 29

②戊戌政变后的努力 34

第三节 光绪帝的认识与尝试 35

第五章 文人论政的潮流(下)——革命报刊:以笔为枪 38

第一节 从《中国日报》到“苏报案” 38

①海外的舆论表现 38

②内地的宣传力量 41

第二节 《民报》和一场著名的论战 44

第三节 报刊宣传的三大中心 45

①上海有个“竖三民” 46

②武汉及其《大江报》 47

③港穗地区的报刊 48

第四节 清廷的管理与控制 49

①对报刊报人的迫害 49

②目的未能实现的官报 50

③相关法规的制定 51

第六章 新闻时代的到来 53

第一节 自由新闻体制的确立与扭曲 53

①体制的确立 53

②关于《暂行报律》的风波 54

③袁世凯重压下的新闻界 55

第二节 政论的喧嚣与喑哑 57

第三节 堕落与发展的共存 59

第四节 划时代的远生通讯 60

第五节 一代名记者 62

第七章 新闻事业的黄金时代 64

第一节 新文化与启蒙报刊 64

①《新青年》: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 64

②新的报刊宣传阵线 70

③新旧思潮的激战 73

第二节 无产者的声音 76

第三节 兴旺的私营报业 79

第四节 新闻事业的重大改革 80

①倡导自由讨论和新文风 80

②四大副刊 81

③新闻业务的再改进 82

④无线电广播和通讯社 83

第五节 新闻有学 84

①新闻学研究与著作 84

②新闻教育 85

第八章 两种新闻体制的成长(上)——共产党政权的宣传系统 87

第一节 党报系统的建立 87

①中共中央及各级党委机关报的创办 87

②青年团报刊的发展 91

③工人报刊的新推进 92

第二节 国共合作时的报刊 94

①统一战线性质的报刊 94

②群众运动发展中的报刊 95

③五卅运动中新闻战线的斗争 98

第三节 共产党新闻思想的雏形 99

第九章 两种新闻体制的成长(下)——内战时期的不同发展 101

第一节 国民党的新闻统制 101

①国民党的新闻统制思想 101

②国民党的新闻统制政策 102

③国民党的党营新闻事业网 104

第二节 共产党的报刊活动 106

①“地下”报刊的斗争 106

②人民政权下的新闻事业 109

第三节 左翼新闻文化活动 116

①从左翼刊物到“记联”的成立 116

②鲁迅先生的报刊活动 118

第十章 在抗日救亡高潮中 121

第一节 救亡报刊的呼喊 121

第二节 《申报》的改革与史量才被害 123

第三节 大众知音邹韬奋 126

①“六刊一报” 126

②“韬奋精神” 129

③轰动一时的“新生事件” 130

第四节 中外记者的报告 131

①范长江的西北通讯 131

②斯诺《西行漫记》 132

第十一章 国难中的遭遇和姿态(上)——不同地区的重重抗争 134

第一节 国统区的抗日宣传中心 134

①1937年的上海新闻界 134

②1938年的武汉新闻界 135

③相持阶段的重庆、桂林、香港新闻界 137

第二节 《新华日报》:在斗争中出版 140

第三节 沦陷区的新闻事业 141

①侵略者的奴化宣传 141

②“孤岛”上的报刊 145

第十二章 国难中的遭遇和姿态(下)——共产党:论持久战 148

第一节 延安:革命新闻事业的中心 148

①抗战初期的延安报刊 148

②《解放日报》的创办 151

③新华社的发展 152

④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开播 153

第二节 敌后各抗日根据地的新闻事业 154

①华北抗日根据地 154

②华中抗日根据地 155

③华南等抗日根据地 156

第三节 《解放日报》和整风运动中的新闻改革 157

①《解放日报》的改版 157

②无产阶级党报理论和新闻理论的大发展 158

第四节 抗日根据地来了客人 159

①采访根据地的外国记者群 159

②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 161

第十三章 文人论政的终结(上)——国民党新闻事业的最后表现 162

第一节 争夺来的新闻阵地 162

第二节 新闻界争取自由的斗争 163

第三节 不同报刊的舆论 166

第四节 新闻统制的强化以及遭致的反抗 168

第五节 “第三条道路”上的报人 170

第六节 步步败退的结局 171

第十四章 文人论政的终结(下)——共产党新闻体制的日益成熟 173

第一节 国统区的报刊斗争 173

第二节 解放区新闻事业的发展 175

①人民新闻事业的发展与收缩 175

②新华社作用的加强 177

③军事宣传报道的发展 180

第三节 反“客里空”运动 181

第四节 共产党新闻事业的节节胜利 183

第十五章 新中国,新的新闻事业 186

第一节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建立 186

①公营新闻事业网的建成 186

②私营新闻机构的消失 188

③新闻法制建设的尝试 190

④新闻教育事业的重塑 190

第二节 在探索中前进的新闻事业 191

①可继承的传统 191

②请来的苏联经验 193

③业务上的努力 193

④宣传报道上的成就 193

第三节 短暂的新闻改革 195

第十六章 共同经历的政治运动 199

第一节 大批判的序幕 199

第二节 整风与“鸣放” 200

第三节 从放“卫星”到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202

第四节 一场大劫难的前前后后 204

第五节 挫折道路上的点滴成绩 210

第十七章 传媒:在改革中发展 212

第一节 反思和对真理标准的探求 212

第二节 新的机遇与发展 214

①各种媒体的全面发展 214

②新闻学教育与研究 216

③报道的热情与改进 218

④传统与原则的确认 220

第三节 更新的观念与发展 223

①舆论引导与监督 223

②管理改革的尝试 224

③周末版和都市报的兴起 225

④新闻法制与新闻职业道德建设 226

第十八章 集团的力量与网络的魅力 229

第一节 报业集团的组建 229

①报业集团的试点 229

②试点的扩大 230

③报业集团成员的大量增加 232

第二节 网络新闻媒体的发展 235

①传统媒体与网络“联姻” 235

②商业网站争做网络新闻 237

③专业新闻网站的出现 239

第十九章 在同一国土的不同制度下 241

第一节 “一国两制”下的港澳传媒 241

①香港:商业天下与政治色彩 241

②澳门:小规模的新闻业 244

第二节 台湾:“戡乱”与解禁 245

①光复前后的报业 245

②解禁前后的报业 247

③其他新闻事业 249

第二十章 少数民族的新闻传播事业 252

第一节 文字报刊创始时期 252

第二节 新闻传播事业发展时期 253

①初步发展阶段 253

②深入发展阶段 257

③特殊发展阶段 264

第三节 改革开放后的繁荣时期 265

①民族报刊体系 265

②20世纪90年代的新闻报道特点 271

③特色鲜明的新闻传播体系 272

后记 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