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技术发展史 1 早期的计算机器及电子管计算机》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胡守仁编著
  • 出 版 社: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810990624
  • 页数:415 页
图书介绍:本书叙述了20世纪50年代以前,简单计算工具和计算机器发展的历史,重点论述了电子管计算机的诞生、存储程序思想的提出及存储程序电子计算机的发展。

第一章 概论 1

1.1 引言 1

1.2 计算机技术发展历史的特点 3

1.3 影响计算机性能的因素 4

1.4 计算机发展历史的分期 6

1.5 本书的范围与内容 13

第二章 机械装置以前时期的计数和计算工具 13

2.1 数的表示 15

2.2 手指计数与计算 16

2.3 绳结 20

2.4 算筹 22

2.5 算盘 23

2.6 奈培骨牌 25

第三章 机械式计算装置 30

3.1 引言 30

3.2 舒卡德计算器 31

3.3 巴斯卡计算器 36

3.4 莱布尼兹计算器 43

3.5 莫伦德计算器 50

3.6 雷内·格里纳特机 55

3.7 商业上生产的计算器 58

3.7.1 托马斯四则计算器 59

3.7.2 鲍德温-奥德内机 60

3.7.3 键驱动机器 62

3.8 这一时期的主要成就 65

第四章 差分机和分析机 67

4.1 引言 67

4.2 查尔斯·巴贝奇 68

4.3 巴贝奇研究自动计算机器的背景 71

4.4 差分计算 74

4.5 巴贝奇差分机 76

4.6 舒特兹差分机 85

4.7 从事差分机的其他尝试 90

4.8 巴贝奇分析机 92

4.9 巴贝奇在计算机器发展中的伟大贡献 99

4.10 程序员艾达 101

第五章 继电器计算机 106

5.1 引言 106

5.2 祖思继电器计算机 107

5.2.1 祖思其人 107

5.2.2 关于数据处理的思想和祖思的第一台计算机Z1 110

5.2.3 祖思的第二台计算机Z2 113

5.2.4 祖思的第三台计算机Z3 115

5.2.5 祖思的第四台计算机Z4 118

5.2.6 祖思的过程控制计算机 122

5.2.7 祖思在计算机理论和软件方面的工作 123

5.2.8 祖思在其他方面的工作 125

5.2.9 祖思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128

5.3 贝尔继电器计算机 130

5.3.1 史迪比兹其人 130

5.3.2 复数计算机 132

5.3.3 贝尔继电器插值器 136

5.3.4 Model Ⅲ 138

5.3.5 Model Ⅳ 140

5.3.6 双机系统Model Ⅴ 140

5.3.7 贝尔ModelⅥ 144

5.3.8 史迪比兹在计算技术发展中的贡献 145

5.4 Harvard Mark系列机 147

5.4.1 艾肯其人 147

5.4.2 Harvard MarkⅠ 149

5.4.3 艾肯与沃森的不和 158

5.4.4 Harvard Mark Ⅱ 160

5.4.5 Harvard Mark Ⅲ 163

5.4.6 Harvard Mark Ⅳ 164

5.4.7 Mark系列机的性能比较 164

5.4.8 艾肯在计算机教育中的贡献 165

5.4.9 艾肯在计算机技术发展中的贡献 166

5.4.10 霍泊其人 168

5.5 IBM计算器 170

5.5.1 穿孔卡片系统 170

5.5.2 大型IBM计算器 176

5.5.3 选择顺序电子计算器 176

5.5.4 IBM的成就 179

第六章 电子管计算机的诞生 181

6.1 引言 181

6.2 阿塔纳索夫-贝利计算机ABC 183

6.2.1 阿塔纳索夫其人 183

6.2.2 阿塔纳索夫研究计算装置的背景 185

6.2.3 一个新的计算思想的诞生 186

6.2.4 克雷福特·贝利其人 188

6.2.5 阿塔纳索夫原型机 189

6.2.6 阿塔纳索夫-贝利计算机 190

6.3 电子数字积分器和计算机ENIAC 196

6.3.1 引言 196

6.3.2 威廉·莫奇利其人 196

6.3.3 普鲁斯帕尔·埃克特其人 198

6.3.4 研究与开发ENIAC的背景——弹道计算 199

6.3.5 ENIAC 203

6.4 Colossus机 216

6.4.1 德国密码机Enigma 216

6.4.2 阿伦·图灵其人 219

6.4.3 Robinsons 221

6.4.4 Colossus机 223

6.5 关于世界上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的争论 225

6.5.1 谁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225

6.5.2 阿塔纳索夫-贝利对发展计算机技术的贡献 227

6.5.3 莫奇利、埃克特及其研制小组的贡献 229

6.5.4 Colossus机在计算机技术发展中的地位 231

第七章 电子管存储程序计算机 232

7.1 存储程序思想的产生 232

7.1.1 ENIAC的主要缺点 232

7.1.2 冯·诺依曼其人 233

7.1.3 冯·诺依曼参加ENIAC的工作 235

7.1.4 存储程序思想——EDVAC计划的诞生 236

7.1.5 埃克特、莫奇利与冯·诺依曼的矛盾 242

7.1.6 ENIAC技术和存储程序思想的传播 244

7.2 英国早期存储程序计算机的发展情况 246

7.2.1 引言 246

7.2.2 曼彻斯特机 246

7.2.3 剑桥机EDSAC 262

7.2.4 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的Pilot ACE计算机 270

7.3 美国早期存储程序计算机的发展情况 277

7.3.1 引言 277

7.3.2 电子离散变量算术计算机EDVAC 280

7.3.3 高级研究院计算机IAS 284

7.3.4 埃克特/莫奇利机BINAC和UNIVAC 292

7.3.5 美国国家标准局SEAC和SWAC计算机 299

7.3.6 旋风计划 304

7.3.7 赛其系统的A/N FAQ-7计算机 316

7.4 苏联发展电子管计算机的情况 321

7.5 IBM公司的早期计算机 324

7.5.1 引言 324

7.5.2 海军军械研究计算机NORC 325

7.5.3 IBM700系列机 327

7.5.4 IBM650计算机 339

7.6 从开发存储程序计算机得到的启示 341

7.7 电子管计算机发展时期的主要特点 346

第八章 中国早期发展电子管计算机的情况 346

8.1 引言 352

8.2 中国最早的电子计算机科研小组 355

8.2.1 中国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倡导者——华罗庚 355

8.2.2 中国最早的电子计算机科研小组 358

8.3 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 362

8.3.1 引言 362

8.3.2 制定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 363

8.3.3 在计算技术规划中体现的主要原则 366

8.3.4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的建立 368

8.3.5 北京有线电厂参与计算机的试制 369

8.4 八一(103)型电子数字计算机的研制 370

8.4.1 基本情况 370

8.4.2 八一(103)型电子数字计算机的研制 371

8.5 104大型电子计算机的诞生 377

8.5.1 104机的技术负责人和组织者——张效祥 377

8.5.2 一个勤奋学习的赴苏进修队 379

8.5.3 记忆磁心的试制工作先行 380

8.5.4 中国第一台大型电子计算机104的诞生 381

8.6 中国自行设计和研制的331(901)型电子数字计算机的诞生 383

8.6.1 设计与研制331(901)型计算机的组织领导者——慈云桂 383

8.6.2 研制331(901)型电子数字计算机的背景 390

8.6.3 331(901)型电子数字计算机的诞生 391

8.6.4 军事工程学院陈赓院长决策成立计算机专业 396

8.7 中国早期研制的其他电子管计算机 397

8.8 结语 401

参考文献 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