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理解和驾驭金融革命 1
序幕:迫在眉睫的思维转换 1
从乔治·贝雷到“鎏金岁月” 6
旧模式下的利润核算机制 8
“大缓和”——进化里程中的催化剂 13
动态新世界中的经济绩效 16
对静态经营模式的压力 21
金融危机的动态金融观点 24
战略决策的基石 29
动态化和经营模式转换带来的价值创造 30
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刻不容缓的风险披露机制 40
第二章 旧体制和它的衰亡 43
经济绩效与金融机构的生存 43
静态经营模式 45
主导力量:已经发生的未来 51
对静态经营模式的压力 61
第三章 动态新世界 73
风险型经济绩效 73
资产负债表套利(αARB) 77
资本性投资(αPI) 78
系统风险敞口(∑βi·RPi) 80
费用性收入与费用性支出(+F-E) 83
资本结构优化(CC) 84
经济绩效的归因 85
第四章 经营模式转换 89
动态世界中的战略决策基石 89
经营模式的反应性调整 91
全方位的经营模式转换 97
让战略愿景变为现实 104
第五章 通往金融进化之路 109
现实世界中的经营模式转换 109
动态世界中的股东沟通与股票估值 120
非金融企业的经济价值创造和破坏 124
臭名昭著的“利差交易”和旧思维方式 126
以动态金融的观点看待当代金融危机 130
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刻不容缓的风险披露机制 140
结论 142
尾声 金融进化论及2007~2008年的金融危机 147
金融机构的成败 147
系统性的金融危机 149
附录 153
附录A 风险型经济绩效公式 153
附录B 动态金融案例 156
注释 171
参考文献 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