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一、动物病理学及其在动物医学教育中的地位 1
二、病理学发展简史 1
三、病理学的诊断和研究方法 2
四、病理变化检查方法及新技术 3
第一章 疾病概论 6
第一节 疾病的概念 6
第二节 疾病发生的原因 7
一、外源性致病因素 7
二、内源性致病因素 10
三、疾病发生的条件 1
第三节 发病学 12
一、疾病时自稳调节紊乱 12
二、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12
三、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 14
第四节 疾病的经过和转归 17
一、潜伏期 17
二、前驱期 17
三、症状明显期 17
四、转归期 17
第二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20
第一节水、钠代谢紊乱 20
一、体液平衡调节 20
二、水肿 22
三、水中毒 27
四、脱水 28
第二节 钾、镁代谢障碍 31
一、钾代谢障碍 31
二、镁代谢障碍 35
第三章 酸碱平衡障碍 38
第一节 概述 38
一、酸碱平衡的调节 38
二、酸碱平衡障碍的类型 40
三、酸碱平衡的常用检测指标及其意义 40
第二节 单纯型酸碱平衡障碍 42
一、酸中毒 42
二、碱中毒 45
第三节 混合型酸碱平衡障碍 48
一、概念及产生原因 48
二、混合型酸碱平衡障碍的常见类型 48
第四章 缺氧 50
第一节 概述 50
一、血氧分压 50
二、血氧容量 50
三、血氧含量 51
四、血氧饱和度 51
五、氧合血红蛋白解离曲线 51
六、动-静脉氧差 51
第二节 缺氧类型、原因及发生机制 52
一、低张性缺氧 52
二、等张性缺氧 52
三、低动力性缺氧 53
四、氧利用障碍性缺氧 54
第三节 缺氧时器官功能与代谢变化 55
一、代偿性反应 55
二、功能与代谢障碍 58
第四节 影响动物缺氧耐受性的主要因素 59
一、代谢耗氧率 60
二、机体的代偿能力 60
第五章 血液循环障碍 61
第一节 充血 61
一、动脉性充血 61
二、静脉性充血 63
三、动脉性充血与静脉性充血的主要区别 65
第二节 出血 65
一、原因及发生机制 65
二、病理变化 6
三、结局和对机体的影响 6
第三节 血栓形成 67
一、血栓形成的条件及发生机制 67
二、血栓形成的过程及形态特点 68
三、结局 70
四、血栓对机体的影响 70
第四节 栓塞 71
一、栓子运行的途径 71
二、栓塞的种类及对机体的影响 71
第五节 局部缺血 72
一、原因及发生机制 72
二、病理变化 72
三、结局及对机体的影响 73
第六节 梗死 73
一、原因及条件 73
二、病理变化及类型 73
三、结局及对机体的影响 75
第七节 休克 75
一、原因和分类 76
二、发生机制及发展过程 76
三、休克时细胞的代谢变化及器官功能障碍 81
第八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84
一、DIC的类型 84
二、原因及发生机制 84
三、DIC对机体的影响 87
第六章 细胞与组织的损伤 91
第一节 细胞、组织损伤的原因及发生机制 91
一、生物性因素 91
二、物理与化学性因素 91
三、局部组织缺血缺氧 91
四、营养物质失衡 92
五、变态反应 92
第二节 几种重要的细胞、组织损伤机制 92
一、缺血、缺氧引起的损伤 92
二、缺血-再灌注损伤 93
三、化学物质引起的损伤 95
第三节 细胞、组织损伤的病理变化 95
一、可逆性损伤(变性) 95
二、不可逆性损伤(细胞死亡) 101
第七章 组织的适应与修复 107
第一节 适应 107
一、萎缩 107
二、肥大 109
三、增生 111
四、化生 111
第二节 修复 112
一、再生性修复 112
二、干细胞与组织修复和再生 115
三、纤维性修复 117
四、创伤愈合 120
第八章 炎症 124
第一节 概述 124
一、炎症的概念 124
二、炎症的原因 124
第二节 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 125
一、变质 125
二、渗出 126
三、增生 132
第三节 炎症的局部表现和全身反应 132
一、局部表现 133
二、全身反应 133
第四节 炎症介质及其在炎症中的作用 134
一、细胞源性炎症介质 134
二、血浆源性炎症介质 138
第五节 急性炎症 139
一、血管反应和血流动力学改变 139
二、血管壁通透性增强 140
三、白细胞渗出和吞噬作用 140
四、急性炎症的类型及病理变化 142
五、急性炎症的结局 147
第六节 慢性炎症 148
一、一般增生性炎症 148
二、肉芽肿性炎症 148
第九章 发热 150
第一节 概述 150
一、发热 150
二、过热 150
第二节 发热的原因及发生机制 151
一、致热原和发热激活物 11
二、内生致热原 152
三、发热的发生机制 154
第三节 发热的经过及热型 158
一、发热的经过 158
二、热型 159
第四节 发热时机体功能及代谢的变化 159
一、各系统的功能变化 159
二、物质代谢的变化 160
第五节 发热的生物学意义 161
第十章 败血症 162
第一节 概述 162
一、菌血症 162
二、病毒血症 162
三、虫血症 163
四、毒血症 163
第二节 败血症的原因及发生机制 163
第三节 病理变化 164
一、入侵局部的病变 164
二、全身性病变 165
第十一章 免疫病理 167
第一节 变态反应 167
一、Ⅰ型变态反应 168
二、Ⅱ型变态反应 169
三、Ⅲ型变态反应 171
四、Ⅳ型变态反应 172
第二节 自身免疫性疾病 174
一、发生机制 174
二、分类 176
第三节 免疫缺陷病 176
一、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177
二、继发性免疫缺陷病 178
第十二章 肿瘤 179
第一节 概述 179
一、肿瘤的概念和一般特征 179
二、肿瘤的异型性 181
三、肿瘤的生长与扩散 183
第二节 肿瘤的发生原因 185
一、化学性致瘤因素 185
二、物理性致瘤因素 186
三、生物性致瘤因素 186
第三节 肿瘤的发生机制 186
一、肿瘤发生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186
二、影响肿瘤发生、发展的内在因素及作用机制 189
第四节 肿瘤的命名和分类 190
一、命名原则 190
二、分类 190
三、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主要区别 191
第五节 动物常见的肿瘤 192
一、上皮组织的肿瘤 192
二、间叶组织的肿瘤 195
三、神经系统的肿瘤 201
第十三章 血液和造血系统病理 204
第一节 贫血 204
一、贫血的分类 204
二、各类贫血的原因、发生机制和病理变化 205
三、贫血对机体的影响 208
第二节 脾炎 208
一、基本病理变化 208
二、分类及其病理变化 209
第三节 淋巴结炎 211
一、急性淋巴结炎 211
二、慢性淋巴结炎 212
第四节 骨髓炎 213
一、急性骨髓炎 213
二、慢性骨髓炎 214
第十四章 心、血管系统病理 215
第一节 心功能不全 215
一、原因和分类 215
二、发生机制 217
三、对机体功能和代谢的影响 221
第二节 心内膜炎 224
二、结局及对机体的影响 225
第三节 心肌炎 225
一、原因、发生机制和病理变化 225
二、结局及对机体的影响 226
第四节 心包炎 227
一、原因、发生机制和病理变化 227
二、结局及对机体的影响 227
第五节 血管炎 228
一、动脉炎 228
二、静脉炎 228
第十五章 呼吸系统病理 230
第一节 肺功能不全 230
一、概念与分类 230
二、原因及发生机制 231
三、对机体的影响 234
第二节 支气管炎和肺炎 237
一、支气管炎 237
二、肺炎 237
第三节 肺气肿 244
一、肺泡性肺气肿 244
二、间质性肺气肿 244
第十六章 消化道病理 246
第一节 胃炎 246
一、反刍动物的胃炎 246
二、单胃动物的胃炎 247
第二节 肠炎 250
一、急性肠炎 251
二、慢性肠炎 252
第十七章 肝、胆和胰腺病理 254
第一节 肝功能不全 254
一、原因和分类 254
二、机体代谢及功能的改变 255
三、对其他器官系统的影响 259
四、肝性脑病 260
第二节 肝的病理变化 260
一、肝炎 260
二、肝硬化 262
第三节 黄疸 265
一、概述 265
二、原因及发生机制 266
三、各类黄疸的特点及对机体的主要影响 268
第四节 胆囊炎和胆石症 269
一、胆囊炎 269
二、胆石症 270
第五节 胰腺病理 270
一、胰腺炎 270
二、胰腺萎缩 272
第十八章 泌尿、生殖系统病理 273
第一节 肾功能不全的基本发病环节 273
一、肾小球滤过功能障碍 273
二、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功能障碍 274
三、肾内分泌功能障碍 275
第二节 急性和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主要区别 275
一、病因区别 275
二、功能与代谢变区别 275
第三节 肾炎 277
一、肾小球肾炎 277
二、间质性肾炎 279
三、化脓性肾炎 280
第四节 肾病 281
一、原因及发生机制 281
二、病理变化 282
第五节 生机制 282
二、对机体的主要影响 283
第六节 膀胱炎 284
一、原因及发生机制 284
二、病理变化 284
第七节 子宫内膜炎 285
一、原因及发生机制 285
二、病理变化 285
第八节 乳腺炎 286
一、原因及发生机制 286
二、类型及病理变化 287
第九节 睾丸炎和附睾炎 289
一、睾丸炎 289
二、附睾炎 290
第十九章 神经系统病理 291
第一节 神经系统的基本病变 291
一、神经元的变化 291
二、神经胶质细胞的变化 292
三、轴突与髓鞘的变化 294
第二节 脑炎 295
一、化脓性脑炎 295
二、非化脓性脑炎 296
三、嗜酸性粒细胞性脑炎 297
四、变态反应性脑炎 297
第三节 神经炎 298
第四节 脑软化 298
第二十章 营养和代谢病病理 300
第一节 维生素A缺乏症 300
一、原因及发生机制 300
二、症状和病理变化 301
第二节 维生素D缺乏与钙、磷代谢紊乱 302
一、钙、磷代谢及其调节 302
二、钙、磷代谢障碍的主要原因 302
三、钙、磷代谢异常对机体的主要影响 302
四、与钙、磷代谢紊乱有关的主要疾病 303
第三节 硒和维生素E缺乏 304
一、原因及发生机制 304
二、动物常见的硒和维生素E缺乏症 305
附:硒中毒 306
第四节 锌缺乏症与锌中毒 307
一、锌缺乏症 307
二、锌中毒 308
第五节 铜缺乏与铜中毒 308
一、铜缺乏症 308
二、铜中毒 309
第六节 奶牛酮病 309
一、原因及发生机制 310
二、症状和病理变化 310
第七节 痛风、肉鸡腹水综合征与肉鸡猝死综合征 311
一、痛风 311
二、肉鸡腹水综合征 312
三、肉鸡猝死综合征 312
第二十一章 主要传染病病理 314
第一节 主要细菌性疾病病理 314
一、炭疽 314
二、巴氏杆菌病 317
三、沙门菌病 321
四、链球菌病 324
五、大肠杆菌病 327
六、布鲁菌病 331
七、结核病 334
八、坏死杆菌病 337
九、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 338
十、猪丹毒 339
十一、鸭坏死性肠炎 341
第二节 主要病毒性疾病病理 342
一、口蹄疫病 342
二、痘病 344
三、狂犬病 346
四、猪瘟 348
五、猪传染性水疱病 349
六、猪圆环病毒病 350
七、猪伪狂犬病 352
八、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353
九、猪血凝性脑脊髓炎 354
十、禽流感 356
十一、鸡新城疫 358
十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359
十三、鸡马立克病 360
十四、禽白血病 364
十五、牛恶性卡他热 365
十六、牛病毒性腹泻一黏膜病 368
十七、绵羊肺腺瘤 369
十八、绵羊进行性肺炎 371
十九、小鹅瘟 373
二十、鸭瘟 374
二十一、鸭病毒性肝炎 375
第二十二章 主要寄生虫病病理 377
第一节 牛泰勒虫病 377
一、病原及致病机制 377
二、病理变化 378
三、诊断及鉴别诊断 379
第二节 球虫病 380
一、鸡球虫病 380
二、兔球虫病 381
第三节 猪弓形虫病 382
一、病原及致病机制 382
二、病理变化 383
三、诊断及鉴别诊断 384
第四节 猪附红细胞体病 384
一、病原及致病机制 384
二、病理变化 385
三、诊断及鉴别诊断 385
第五节 旋毛虫病 385
一、病原及致病机制 385
二、病理变化 386
三、诊断及鉴别诊断 386
第六节 血吸虫病 387
一、病原及致病机制 387
二、病理变化 387
三、诊断 389
第二十三章 其他疾病病理 390
第一节 曲霉菌病 390
一、病原及致病机制 390
二、病理变化 390
三、诊断及鉴别诊断 391
第二节 放线菌病 391
一、病原及致病机制 392
二、病理变化 392
三、诊断及鉴别诊断 393
第三节 猪地方流行性肺炎 393
一、病原及致病机制 393
二、病理变化 394
三、诊断及鉴别诊断 395
第四节 流行性淋巴管炎 395
一、病原及致病机制 395
二、病理变化 396
三、诊断及鉴别诊断 396
主要参考文献 398
英汉名词对照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