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导论 1
第一章 梁实秋诗学体系中的几个主要方法范畴:“比较”、“整合”、与“持中” 22
第一节 传统文化的积淀和塑型 24
一 殷实之家走出的谦和俊才 26
二 儒家思想的守持与“实践理性” 30
第二节 西学的熏陶 34
一 追寻西方诗学的源头 36
二 领悟“新人文主义”的真谛 42
第三节 影响梁实秋的人与书 52
第四节 “比较”、“整合”与“持中”,新批评方法的初步尝试——以《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的趋势》为例 57
第五节 梁实秋诗学体系的形成 68
第二章 开放的“古典主义”—“背靠历史,融化中西”的文学观 85
第一节 “古典主义”略考 88
一 “古典”、与“古典主义”的概念 88
二 “古典主义”传统的流变 95
第二节 梁实秋的“古典主义”诗学观 105
一 现代文学语境中的“古典主义”思潮与梁实秋 106
二 梁实秋的“古典主义”诗学观 114
第三节 开放的“古典” 150
一 “古典”的延展 151
二 “向心”而非“线性”的文学发展观 153
三 “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文学的“自律”与“他律” 155
第三章 “人性”——中西文化、文学对话的契机 158
第一节 “人性论”——梁实秋诗学思想的核心和基础 160
一 儒家思想与“新人文主义”的“二元人性论”的对接 160
二 中西方自然人性论 165
三 梁实秋的“理性人性论” 176
第二节 人性烛照下的超越 188
一 中西文化、文学融合的契机——人性 189
二 文学“形上之思”的追求 199
三 “人的法则”与“物的法则”——对科学主义的反拨 205
第三节 历史的透视 211
一 抽象的人性与个性 212
二 人性与时代性 215
三 人性与阶级性 221
第四章 “理性”——“健康”、“理想”的文学 232
第一节 中西方理性观的深度整合 234
一 人文主义对儒家思想的激活 234
二 理性——文学的纪律 243
第二节 理性规约下“健康”与“理想”的文学 249
一 文学内容 249
二 文学形式 256
三 文学思潮 260
第三节 “有所感悟”与“感悟不够” 267
一 理性与“更高意志” 268
二 理性与想象 275
第五章 伦理——“无目的的目的性” 279
第一节 人本主义(古典主义)的审美范式 283
一 “取古”与“通今” 283
二 伦理与道德 292
第二节 伦理的内容——对传统伦理的丰富与延展 295
一 人生与伦理——“真”与“善”的相互认同 296
二 文学的严肃性 302
三 文学的思想性 309
第三节 伦理的实质——挣扎与超越 316
一 “美”与“善” 316
二 伦理选择的意义与价值 324
结语 332
参考文献 345
中文文献 345
英文文献 358
后记 361
补记 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