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编 清代庄子学 3
第一章 清代庄子学概说 3
第一节 清代庄子学发展的历史背景 3
第二节 清代庄子学的发展过程 7
第二章 清代前期的庄子学 14
第一节 金圣叹对庄子的论说 14
第二节 高秋月、曹同春的《庄子释意》 24
第三节 徐廷槐的《南华简钞》 28
第四节 藏云山房主人的《南华经大意解悬参注》 32
第五节 林仲懿的《南华本义》 39
第六节 胡文英的《庄子独见》 48
第三章 林云铭的《庄子因》 54
第一节 “庄子与老子同而异,与孔子异而同” 54
第二节 以“大”字为《逍遥游》一篇之纲 59
第三节 以时文之法诂评庄子之文 62
第四节 对外杂篇真伪的探究 66
第四章 吴世尚的《庄子解》 70
第一节 引庄子附之儒家 71
第二节 以“大”字作《逍遥游》篇之线索 79
第三节 对《庄子》文字之妙的阐发 85
第五章 宣颖的《南华经解》 91
第一节 以儒解庄的思想倾向 91
第二节 对行文脉理的细心疏解 98
第三节 对艺术手法的精心分析 104
第四节 对文章意境的用心揭示 115
第五节 《南华经解》的成就和影响 122
第六章 孙嘉淦的《南华通》 130
第一节 以孔孟程朱之理通庄子之意 131
第二节 以时文之法评庄子之文 137
第七章 陆树芝的《庄子雪》 147
第一节 以庄子为“先圣之外臣犹子” 147
第二节 对司马迁、苏轼说法的多所批驳 156
第八章 桐城派的庄子学 167
第一节 桐城派庄子学概说 167
第二节 方正瑗的《方斋补庄》 171
第三节 刘大櫆的《庄子评点》 176
第四节 姚鼐的《庄子章义》 180
第五节 方潜的《南华经解》 184
第六节 郭嵩焘的《庄子扎记》 190
第七节 郭庆藩的《庄子集释》 195
第八节 王先谦的《庄子集解》 199
第九节 吴汝纶的《庄子点勘》 201
第十节 马其昶的《庄子故》 205
第十一节 林纾的《庄子浅说》 208
第九章 乾嘉学派的庄子学 212
第一节 乾嘉学派庄子学概说 212
第二节 王懋竑的《庄子存校》 215
第三节 卢文弨的《庄子音义考证》 219
第四节 王念孙的《庄子杂志》 221
第五节 江有诰的《庄子韵读》 227
第六节 孙冯翼的《司马彪庄子注》等 232
第七节 茆泮林的《司马彪庄子注》等 235
第八节 俞樾的《庄子平议》、《庄子人名考》 238
第九节 孙诒让的《庄子札迻》 243
第十节 于鬯的《庄子校书》 246
第十章 清代小说家的庄子学 249
第一节 清代小说家庄子学概说 249
第二节 《红楼梦》对《庄子》的吸纳与化用 252
第十一章 刘鸿典、王闿运、陈寿昌的《庄子》研究 266
第一节 刘鸿典的《庄子约解》 266
第二节 王闿运的《庄子王氏注》 276
第三节 陈寿昌的《南华真经正义》 281
第十二章 刘凤苞的《南华雪心编》 286
第一节 对庄子散文章法结构的剖析 286
第二节 对庄子散文艺术特色的分析 290
第三节 对庄子散文文境意境的揭示 301
第十三章 严复的庄子学 306
第一节 严复《庄子评点》概说 307
第二节 对道家哲学基本概念作唯物化阐释 313
第三节 以西方自由思想与庄子自由观互为阐释 321
第四节 以西方科学思想与庄子思想互为阐释 330
第十四章 梁启超的庄子学 339
第一节 对庄子人生哲学的诠释 340
第二节 对庄子“种有幾”、“真我”等观念的阐释 349
第三节 《庄子天下篇释义》 359
第十五章 章炳麟的庄子研究 369
第一节 章炳麟庄子研究概说 370
第二节 《庄子解故》 378
第十六章 清代佛教学者的庄子学 389
第一节 清代佛教学者庄子学概说 389
第二节 杨文会的《南华经发隐》 391
第三节 章炳麟的《齐物论释》 398
第七编 民国庄子学 421
第一章 民国庄子学概说 421
第一节 民国庄子学发展的历史背景 421
第二节 民国庄子学的发展过程 423
第二章 民国《庄子》考据学 426
第一节 民国《庄子》考据学概说 426
第二节 刘师培的《庄子斠补》 428
第三节 奚侗的《庄子补注》 431
第四节 陶鸿庆的《读庄子札记》 435
第五节 朱桂曜的《庄子内篇证补》 438
第六节 马叙伦的《庄子义证》 441
第七节 刘文典的《庄子补正》 444
第八节 王叔岷的《庄子校释》 447
第三章 胡适论庄子 452
第一节 对庄子人生哲学的论述 454
第二节 对庄子“生物进化论”的论述 465
第三节 对庄子名学的论述 478
第四章 鲁迅论庄子 489
第一节 “何尝不中些庄周的毒” 489
第二节 对庄子思想的讨论 494
第三节 对《庄子》文辞的两种态度 504
第五章 郭沫若论庄子 512
第一节 对庄子人生哲学的论述 513
第二节 对庄子“泛神论”和文艺观的论述 524
第三节 对庄子与惠施的比照论述 534
第四节 对庄子学术渊源的梳理 538
第六章 闻一多的庄子研究 546
第一节 闻一多庄子研究概说 547
第二节 对庄子的初次研究 550
第三节 对庄子的再研究 562
第七章 郎擎霄的《庄子学案》 581
第一节 援西学以释《庄子》之旨 582
第二节 引诸子以资比较发明 586
第三节 撰述评以明庄学递演之迹 590
第八章 叶国庆的《庄子研究》 597
第一节 对庄子其人其书的考证 598
第二节 对庄子学说的阐释 602
第三节 对《庄子》中古史的探讨 606
第九章 蒋锡昌的《庄子哲学》 611
第一节 对庄子哲学的研究 612
第二节 对《逍遥游》、《齐物论》、《天下》的校释 623
第十章 民国时期的《天下》篇研究 630
第一节 民国时期《天下》篇研究概说 630
第二节 钱基博的《读庄子天下篇疏记》 632
第三节 顾实的《庄子天下篇讲疏》 635
第四节 方光的《庄子天下篇释》 639
第五节 谭戒甫的《庄子天下篇校释》 643
第六节 单晏一的《庄子天下篇荟释》 648
第十一章 民国其他学者的庄子研究 652
第一节 陈柱庄子学著作三种 652
第二节 阮毓崧的《庄子集注》 658
第三节 胡远濬的《庄子诠诂》 661
第四节 黄元炳的《庄子新疏》 664
第五节 朱文熊的《庄子新义》 669
第六节 张默生的《庄子新释》 671
第七节 施章的《庄子新探》 673
附录一 一百年来庄子研究论文辑目 677
附录二 主要征引书(篇)目 913
后记 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