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 以教学观教育 1
一、教学之理 1
二、教学之道 3
三、教学之境 6
第一章 “求真”之教 9
一、可怕的是错误吗? 9
二、何以表演? 14
三、“知识风险”又会怎样? 18
四、祈使真实之意 20
第二章 “向善”之教 25
一、人何以被冷落? 25
二、我在哪里? 29
三、仅仅是科学精神? 32
四、呈现道德总则 34
第三章 “审美”之教 44
一、应该感动谁? 44
二、谁来欣赏我? 49
三、如果有了兴趣? 51
四、升华教学境界 54
第四章 “公正”之教 59
一、“互助”就够了吗? 59
二、谁付出的努力更大? 66
三、我可以特殊一点吗? 70
四、求解中和之美 73
第五章 “信任”之教 79
一、自主在哪里? 79
二、真的在乎讨论? 86
三、美丽从哪里来? 91
四、给予自由关怀 95
第六章 “尊重”之教 100
一、学生,仅仅是学生吗? 100
二、学生读书,我们在做什么? 105
三、课堂谁说了算? 109
四、打点主体尊严 111
第七章 “深刻”之教 115
一、办法在哪里? 115
二、思想会有多远? 119
三、科学与人文,教学谁属? 124
四、雕琢理论思维 128
第八章 “价值”之教 133
一、“找”的背后失落了什么? 133
二、谁在乎价值? 136
三、课堂的生命意蕴可循吗? 141
四、寻觅人性光芒 143
第九章 “需要”之教 151
一、“问题”的问题在哪里? 151
二、这节课学什么? 156
三、在哪里可以停留? 159
四、因循学的需要 164
第十章 “独立”之教 171
一、为什么不想当解放军了? 171
二、她的算法也对吗? 174
三、仅仅是“一个人在家”吗? 178
四、人格决定发展 180
第十一章 “智慧”之教 187
一、讲授可以不尴尬吗? 187
二、如何拥有教学的品性? 196
三、怎样来说“有效”? 200
四、智慧破解困境 203
第十二章 “条件”之教 209
一、教材,到底如何面对? 209
二、课程属于谁? 213
三、是否已经足够? 218
四、教学在于提供 221
第十三章 “生态”之教 226
一、制约学生的是什么? 226
二、用什么解释环境? 230
三、教学如何回归? 232
四、求取情感化的环境支撑 234
余论 把希望收进行囊 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