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二十年来咏史诗理论问题研究 1
一、咏史诗及其特点 2
二、咏史诗、怀古诗、咏怀诗及其他 13
三、咏史诗的起源和发展阶段 30
四、咏史诗的价值和意义 42
五、咏史诗的局限性 47
第一章 咏史诗与旧都的文化沉思 51
一、金陵的文化沉思 52
二、洛阳的文化审视 63
三、两京的文化关联 79
第二章 咏史组诗述论 87
一、咏史组诗的纵向发展 89
二、咏史组诗的内容形态 97
三、咏史组诗的思想成就 104
四、咏史组诗的缺陷 118
第三章 昭君诗片论 125
一、反思与评判:对皇朝和亲现实的认识 127
二、杯酒与块垒:对自身与王昭君的比拟 141
三、继承与传承:史实的增益和话题的传承 147
第四章 严子陵诗与唐代隐逸文化 167
一、元典的状况及其历史演进 168
二、唐代严子陵诗的价值趋向 176
三、隐逸类诗歌的一般情况 191
四、士人命运的自我观照 199
第五章 从华清池到马嵬坡:对当代史的记述与评判 209
一、对盛世的记述与回忆 210
二、动乱年代 220
三、教训的探讨 229
第六章 敦煌变文与敦煌歌辞中的历史观念 245
一、历史观念与宗教理念的融合 246
二、对历史的读解与续写 255
三、往事的碎片与当世的理念 264
四、当朝史的民间评断 275
第七章 咏史诗与元典解读 281
一、背景:元典阅读的状态 282
二、老庄:时代精神的参照 291
三、三史:多义的文化取向 300
四、杂史:价值观念的评判 313
五、文集:人文精神的选择 317
第八章 白居易诗歌中的时空观念 325
一、宏阔的时空观念 326
二、因小明大、由此及彼的空间观念 333
三、早年意气与追求生命的永恒 340
四、生命的刻度 344
五、追寻精神家园 349
参考文献 363
后记 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