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先需交待的三个问题 1
第一节 中国古代有心理学思想吗 1
一、为什么会发生争论 2
(一)中国古代本无“心理学”的概念 2
(二)中国近现代科学意义上的心理学不是从中国文化传统中诞生的 6
二、如何证明中国古代本有心理学思想 8
(一)内容相似论证法 9
(二)基本问题论证法 12
三、简短结论 13
第二节 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值得今人学习和研究吗 14
一、心理学思想是进化的吗 15
(一)人文社会科学思想主要是层层“累积”起来的 15
(二)自然科学思想主要是“层层递进”的 19
(三)心理学思想中有一部分主要是累积的,另一部分主要是进化的 20
二、今天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不受中国古人的心理与行为的影响吗 21
三、今天的中国人比中国古人聪明吗 22
四、简短结论 24
第三节 怎样研究中国心理学思想史 25
一、中国心理学思想史的研究视角 26
(一)坚持大心理学观的研究视角 26
(二)在兼顾科学主义视角的同时,坚持以人文主义视角研究为主 31
二、中国心理学思想史的基本研究原则 38
(一)以现代心理学的概念与体系为参照的原则 38
(二)科学的历史主义原则 40
(三)系统性原则 40
(四)求同与求异相结合的原则 41
(五)古为今用原则 43
(六)将学科史与思想史适当分开的原则 45
三、中国心理学思想史的具体研究方法 45
(一)考证法 46
(二)语义分析法 47
(三)归纳法 49
(四)深度比较法 49
(五)推理法 50
(六)实证检验法 57
上篇 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史 60
第二章 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的范畴论(上) 60
第一节 人贵论 60
一、引言 60
二、人贵于万物的缘由 61
(一)人贵在具有智能 62
(二)人贵在具有很多 社会性心理素质 63
(三)人贵在有能用于相互交流的言语 66
(四)人贵在“独得天地之全” 66
(五)人贵在能劳动 68
(六)人贵在能直立行走 68
三、对人贵论的简要评价 69
第二节 形神论 69
一、形神论的一般思考 70
(一)先秦时期的形神论 70
(二)秦汉至唐代的形神论 73
(三)五代至清代的形神论 83
二、中国古代的主心说 85
(一)“心”的含义 85
(二)中国古代主心说的两大传统 91
(三)对中国古代主心说的简要评价 95
三、中国古代的脑髓说 99
(一)古代脑髓说的萌芽 99
(二)方以智的脑髓说思想 102
(三)刘智的脑髓说 103
(四)王清任的脑髓说:中国古代脑髓说的最高峰 106
第三章 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的范畴论(下) 109
第一节 知行论 109
一、重行的知行合一论:先秦知行论的主流观点 110
二、“知先行后”与“行先知后”的争论:秦汉至唐代知行论的鲜明特色 113
(一)“知先行后”的重知的知行论 114
(二)“行先知后”的重行的知行合一论 115
三、五代至清代的知行论 115
(一)“知先行后,行重知轻”:宋代理学家在知行论上所持的主流观点 115
(二)观点纷呈:明清时期的知行论 117
四、对知行论的简要评价 121
第二节 情欲论 122
一、情的产生、实质、特征、种类与功能 124
(一)情的产生 124
(二)情的实质 126
(三)情的特征 135
(四)情的种类 138
(五)情的功能 142
二、欲的概念、产生、种类、特点与功能 144
(一)欲、慾与人欲:三个重要概念 144
(二)欲的产生 147
(三)欲的种类 147
(四)欲的特点 151
(五)欲和人欲的功能 152
三、对待情与欲的态度 158
(一)节情导欲说:中国古人对待情与欲的主流态度 158
(二)绝情去欲说:有一定影响力的见解 163
(三)放纵情欲说:昙花一现的主张 167
第四章 中国古代认知心理学思想 169
第一节 中国古代的知虑论 169
一、知虑概念及其关系 169
(一)知虑概念 169
(二)知与虑的关系 174
二、知虑分类 175
(一)“见闻之知”与“德性之知”:中国文化特色的知虑分类 175
(二)感知觉与思虑:常规的知虑分类 179
三、知虑产生的条件 182
(一)知虑的产生需要相应的、正常的知虑器官 182
(二)感官必须与外界事物相接触 186
(三)“虚壹而静”:需要“虚”、“壹”和“静”的参与 189
(四)经验:保证知虑正确的重要条件 194
四、感知规律 194
(一)感知的阈限律 194
(二)感知的强度律 195
(三)感知的距离律 195
(四)感知的对比律 196
(五)感知的完形律 197
(六)感知的情绪律 197
(七)感知的光度律 199
五、错觉及其成因与对策 199
(一)两种著名的错觉 199
(二)错觉产生的原因 202
(三)避免错觉干扰的对策 204
第二节 中国古代的言意论 204
一、“言”与“意”的含义 204
(一)“言”的语义分析 204
(二)“意”的语义分析 205
二、“言”与“意”的关系 205
(一)调和论:具有重要影响的言意论 205
(二)“言不尽意论”:主流派观点 207
(三)“言尽意论”:非主流派观点 210
(四)对言意论的简要评价 211
第五章 中国古代教育心理学思想 213
第一节 中国古代学习心理学思想 213
一、“学习”的中式含义 214
(一)“学习”的含义:文字学的解释 214
(二)“学”的含义:文字学的解释 214
(三)“习”的含义:文字学的解释 216
(四)“学习”的含义:心理学的解释 217
二、学习的基本观点 218
(一)多主张学知说 219
(二)多赞赏性习论 223
(三)内求说与外铄说各有信众 230
三、中式古典学习过程 237
(一)立志 237
(二)博学 239
(三)审问 239
(四)慎思 240
(五)明辨 240
(六)时习 240
(七)笃行 241
四、中式古典学习策略 242
(一)端正做人态度策略 242
(二)修学务早策略 245
(三)循序渐进与突飞猛进相结合策略 245
(四)博约结合策略 246
(五)熟读精思策略 248
(六)深造自得策略 249
(七)触类旁通策略 250
(八)熟能生巧策略 253
第二节 中国古代教学心理学思想 254
一、“以人为本”:中式古典人本主义教育理念 254
(一)中西方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的相通之处 255
(二)中西方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的相异之处 256
二、中式古典教师心理观 259
(一)教师的职业角色 259
(二)教师的心理素质 260
三、中式古典教育方法 262
(一)“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因材施教法 262
(二)“师者,人之模范也”:榜样示范法 267
(三)“人之性无邪,久湛于俗则易”:环境熏陶法 269
第三节 中国古代智慧论 270
一、智力、能力、智慧和智能:概念内涵与辨析 271
(一)智力的内涵 271
(二)能力的内涵 272
(三)智慧的内涵 273
(四)智能的内涵 274
(五)智力、能力、智慧和智能的概念辨析 274
二、两种经典的中式智慧观 280
(一)“知而获智”的智慧观 283
(二)“六艺”与“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多元智力和谐发展观 292
三、中国古人论智慧的培育 294
(一)学会转化地使用知识 295
(二)学人所长以补己之短 295
(三)去掉小智,成就大慧 296
(四)注重传授“必仁且智”的育人理念 298
第六章 中国古代社会心理学思想 303
第一节 中国古代的社会态度观 303
一、中国古人几种重要的社会态度 304
(一)“百善孝当先”:重孝 304
(二)“天下为公”:崇公 308
(三)“善恶到头终有报”:信报 312
(四)“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中国式偏见 314
二、社会态度的形成与转变 316
(一)社会态度形成与转变的理论解释 317
(二)社会态度形成与转变的主要途径或方式 321
第二节 中国古代的人际关系论 323
一、人际吸引律 323
(一)“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自爱律 323
(二)“爱人者,人恒爱之”:对等律 324
(三)“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相似律 324
(四)“上行下效,君行臣甚”:模仿律 325
二、正确的交友之道 325
(一)“友也者,友其德也” 326
(二)“先择而后交” 327
(三)“和而不同” 327
(四)“上交不谄,下交不渎” 329
(五)“贫贱之交不可忘” 329
(六)“君子之交淡若水” 329
三、正确的待人之道 329
(一)待人以“忠” 330
(二)待人以“恕” 331
(三)待人以“义” 333
(四)以“礼”待人 334
(五)“诚信”待人 336
(六)待人以“和” 338
四、处理人际关系的经典策略 340
(一)从“父慈子孝”转向“父为子纲” 340
(二)从“君臣有义”转向“君为臣纲” 341
(三)从“夫妇有别”转向“夫为妻纲” 342
(四)“长幼有序” 342
(五)“朋友有信” 343
第三节 中国古代的经济心理观 343
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经济人”假设 343
二、“义”与“利”:一对重要的范畴 344
(一)“义”与“利”的含义 344
(二)“义”与“利”的关系 345
(三)对待“义”与“利”的态度 345
三、中国古代的商业心理观 348
(一)“非诚贾不得食于贾” 348
(二)“人弃我取,人取我与” 348
(三)“时贱而买……时贵而卖” 349
四、中国古代的消费心理观 349
(一)尚俭贬奢的消费心理观 349
(二)量入为出的消费心理观 350
第七章 中国古代心理测量思想 352
第一节 中国古代心理测量的意义与理论依据 353
一、心理测量的意义 353
(一)知人善任,选拔人才 353
(二)知人善教,因材施教 354
(三)知人品性,慎交朋友 354
二、心理测量的理论依据 354
(一)“权,然后知轻重……物皆然,心为甚”:人心可测论 354
(二)“合其志功而观焉”:志功并重观 358
第二节 中国古代智能测量的方法与启示 360
一、中国古代智能测量的方法 360
(一)问答鉴别法 360
(二)察言观行法 361
(三)准情境测验法 361
(四)动作测量法 363
(五)连环测验法 364
(六)形板测验法 364
二、对当代智力测验与智慧测量的启示 365
(一)宜适当考虑人们在日常生活情境里展现的才华 366
(二)测量方法设计要巧妙且生动有趣 367
(三)要适当运用非文字测验 368
(四)宜适当拓宽“智力”和“智慧”的含义 368
(五)要走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于一体的道路 369
第三节 中国古代品德考评的方法与启示 370
一、中国古代品德考评方法 370
(一)“听其言而观其行”:察言观行法 371
(二)“欲审知其德,问以行”:问答鉴别法 374
(三)“故君子远使之而观其忠”:准情境测验法 376
(四)“不知其子,视其父”:观人类推法 379
(五)“观过,斯知仁矣”:观过知人法 381
(六)“性之所尽,九质之征也”:观相知人法 381
(七)“吾日三省吾身”:内省式自我考评法 382
(八)“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观照式自我考评法 383
二、中国古代品德考评方法对当代品德测量的启示 384
(一)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品德测量 384
(二)品德测量方法设计要巧妙 385
(三)适当运用经验型测量方法 385
(四)文字考评方法与非文字考评方法要兼顾 385
(五)应加强自评的力度 386
(六)定性考评与定量考评相结合 386
(七)谨慎解释与慎用考评结果 387
第八章 中国古代心理养生思想 388
第一节 中国古代心理养生思想的内涵、意义与启示 389
一、中国古代心理养生思想的内涵 389
二、心理养生的意义 391
(一)能提供身心健康的劳动者,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391
(二)将中国文化重人贵生思想落到实处 391
(三)为了力行孝道 393
(四)为了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395
三、中国古代心理养生思想对当代心理卫生的启示 395
(一)适度进行身心保健可提升个体生命的质量与长度 396
(二)心理卫生是一个系统工程 397
(三)宜合理用脑 397
第二节 心理养生的理论基础 398
一、“形全者神全”、“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形神兼顾的共养观 398
二、“抱神以静”、“流水不腐”:动静结合的养身调心观 400
三、“人……法自然”:顺应自然的养形调神观 403
四、“鞭后而寿”:内外兼顾的身心共养观 406
第三节 心理养生原则 407
一、“太上养神,其次养形”:养神为主 407
二、“治人、事天莫若啬”:爱惜精神 407
三、“善养生者,和为尽矣”:平和适中 408
四、“害于生则止……利于生者则为”:害止利为 409
五、“物也者,所以养性也”:以物养性 410
第四节 心理养生方法 411
一、“古人得道者……论早定也”:早立尊生观念法 411
二、“故大德……必得其寿”:修德保健法 412
三、“少私寡欲”:节制情欲法 414
四、“凡治气养心之术……莫神一好”:陶情冶性法 416
五、“吐故纳新,熊经鸟申”:气功养形调神法 418
六、“安步以当车”:运动养形怡神法 420
七、“四气调神”:顺时调神法 421
第九章 中国古代心理治疗思想 422
第一节 关于中国古代心理治疗的四个问题 423
一、“心病”及其种类 423
(一)什么是“心病” 423
(二)“心病”的界定标准 424
(三)“心病”的种类 425
二、心病诊断方法 428
(一)望诊 429
(二)闻诊 429
(三)问诊 429
(四)切诊 430
三、“以情制情”观:中国古代心理治疗的理论基础 430
(一)“怒伤肝,悲胜怒……”:《黄帝内经》的“以情制情”观 431
(二)“故悲可以治怒,以怆恻苦楚之言感之”:后世医家对“以情制情”观的继承与发展 437
四、心理治疗原则 440
(一)“治未病” 440
(二)“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 441
(三)“心病终须心药治” 441
(四)“夫惟顺而已矣” 443
第二节 中国古代的心理治疗方法 443
一、中国古代的情志疗法 444
(一)“凡此七者,更相为治”:情志相胜疗法 444
(二)“非怒王则疾不可治”:激将法 450
(三)“女羞缩臂即复故”:应激疗法 452
二、中国古代的认知疗法 453
(一)“导之以其所便”:开导劝慰法 453
(二)“借其欺而反欺之”:以欺制欺法 455
(三)“止怒莫若诗,去忧莫若乐”:转移注意力法 458
三、中国古代的行为疗法 461
(一)“使其习见习闻则不惊矣”:习见习闻法 461
(二)“静坐月余,心疾如失”:气功 462
(三)“西门豹之生急,故佩韦以自缓”:准行为矫正法 464
第三节 对中国古代心理治疗思想的简要评价 464
一、中国古代心理治疗思想的长处 464
(一)灵活且富含辩证精神 464
(二)心理疗法新颖且多有疗效 465
(三)有较强的中国文化特色 466
(四)是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 467
二、中国古代心理治疗思想的不足 468
(一)未准确揭示一些心理疗法的内在原理与机制 468
(二)心理疗法缺乏厚实的理论依据 468
(三)以“不择手段”的方式来治病的理念难被今人认可 469
(四)理论创新精神不足 469
第十章 中国古代军事心理学思想 470
第一节 中国古代的战略心理观 471
一、制定战略的基本心理原则 472
(一)“知彼知己”:了解敌我情况 472
(二)“致人而不致于人”:掌握战争主动权 475
(三)“因敌变化”:动态思维 476
二、基本的战略心理观 476
(一)“得民心” 476
(二)“立于不败之地” 477
(三)“不战而屈人之兵” 478
第二节 中国古代的战术心理观 478
一、“兵诚义”:举义兵 479
二、“其次伐交”:远交近攻 480
三、“必有攻其心之术焉”:攻心战 481
(一)“擒贼擒王” 481
(二)攻其心理弱点 482
(三)“以情挠之” 482
(四)心理镇胁 483
(五)“镇抚其众” 483
四、“兵不厌诈”:欺骗敌方 484
第三节 中国古代的治军心理观 484
一、“夫将者,国之辅也”:治将 485
(一)“将者,智、信、仁、勇、严也”:合格将领必备的素质 485
(二)“举贤任能”:任人唯贤 489
(三)“各因其能而用之”:充分发挥将领的才智 489
(四)“先教之以奇正相变之术,然后语之以虚实之形可也”:通过教育提高将领素质 489
(五)“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给予将领充分的自主权 489
二、“兵何以为胜?……以治为胜”:治兵 490
(一)选兵要精 490
(二)“教戒为先” 491
(三)“夫所谓择人者,各随蕃汉所长而战也”:充分发挥士兵的长处 492
三、“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增强军队凝聚力 493
(一)“将必先己”:将领以身示范 493
(二)“爱在下顺,威在上立”:恩威并重 494
(三)“赏罚必信”:赏罚分明 496
(四)“士众一,则军心结”:树立共同的奋斗目标 497
(五)“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分级管理 497
四、“凡兵有四机:一曰气机”:激励士气 497
(一)激励己方士气,瓦解敌方士气 497
(二)揭示士气会随战争进程而发生变化的规律 498
(三)激励士气的原则与方法 498
第十一章 中国古代文艺心理学思想 499
第一节 中国古代的创作心理观 499
一、“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创作动机 499
二、“陶钧文思,贵在虚静”:创作心态 504
(一)集中注意力和去除功利心 504
(二)“伊兹事之可乐”:重视创作兴趣 506
三、“神思”、“画龙点睛”……:创作技巧 506
(一)“神思”:善用想象 507
(二)“赋、比、兴”:多用联想 509
(三)“应感”:抓住灵感 509
(四)“说一人,肖一人”:追求个性美 511
(五)“成竹于胸”:完形心理 512
(六)“画龙点睛”:讲究神韵 514
(七)“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运用透视原理 519
(八)“文字莫不贵新”:推崇创新 520
第二节 中国古代的鉴赏心理观 521
一、中国古代的审美态度 521
(一)虚静 521
(二)移情 522
(三)心理距离 523
(四)忘我 523
二、中国古人的鉴赏心态 524
(一)推崇“和为美” 524
(二)“诗之至处,妙在含蓄无垠”:推崇含蓄美 529
(三)“诗贵自然”:推崇自然美 530
(四)“诗有三境……三曰意境”:推崇意境美 535
(五)推崇心灵美 540
(六)推崇柔美 540
(七)崇拜圆满 541
第十二章 中国古代人格心理学思想 543
第一节 儒家的“君子—小人”二分式人格类型说 544
一、三个核心概念的界定 544
(一)“君子”的含义 544
(二)“小人”的含义 546
(三)“君子小人”二分式人格类型说的含义 546
二、“君子—小人”人格类型的衡量标准 547
(一)仁 548
(二)义 550
(三)礼 551
(四)智 551
(五)诚与信 552
(六)忠与恕 553
(七)勇 554
(八)中庸 555
(九)文质彬彬 557
(十)和而不同 558
(十一)谦虚 558
(十二)自强 559
三、对“君子—小人”二分式人格类型说的简要评价 559
(一)具有典型的儒家文化特色 559
(二)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560
(三)属经验总结,缺乏实证依据 561
第二节 中医的人格类型说 561
一、中医人格类型说的核心内容 561
(一)阴阳五种人格类型说 562
(二)阴阳五行二十五种人格类型说 564
二、对中医人格类型说的简要评价 566
(一)具有典型的中医文化特色 566
(二)具有较旺盛的生命力 567
(三)应谨慎看待 567
(四)缺乏实证依据,概括过于简单 567
第三节 刘劭的人格类型说 568
一、刘劭人格类型说的核心内容 568
(一)将人才分为十二种类型 568
(二)将人格分为十二种类型 570
(三)将“英雄”分为三种类型 571
二、对刘劭人格类型说的简要评价 572
(一)既有继承更有创新 572
(二)具有一定的解释力 572
(三)缺乏扎实的实证依据 572
下篇 中国近现代心理学思想史 574
第十三章 中国近代心理学思想史 574
第一节 西方心理学思想在中国的早期传入与初步传播 574
一、西方心理学思想在中国的早期传入 575
(一)《西国记法》中的记忆心理学思想 575
(二)《性学粗述》中的普通心理学思想 578
(三)《灵言蠡勺》中的哲学心理学思想 579
二、西方心理学思想在中国的初步传播 581
(一)早期教会学校与心理学在中国的传播 581
(二)经由日本或日本学人向中国传播西方心理学思想 583
(三)通过翻译或编辑出版西方心理学论著促进西方心理学在中国的传播 586
三、西方心理学思想在中国早期传入与初步传播的比较 591
(一)所处历史背景不同 591
(二)传播的途径与人数不同 592
(三)传入的西方心理学思想的内容体系不同 592
(四)产生的影响力不同 592
第二节 中国近代心理学思想 593
一、谭嗣同的心理学思想 593
(一)继承古代人贵论思想,并作了一定发挥 594
(二)对生理心理学思想作了一些阐释 594
(三)主张“天理人欲俱善论” 596
二、梁启超的心理学思想 596
(一)区分“心理学”与“哲学”的译名 597
(二)梁启超的教育心理学思想 597
(三)梁启超的社会心理学思想 597
(四)梁启超的佛教心理学思想 598
三、孙中山的心理学思想 600
(一)孙中山的心理观 600
(二)知难行易说 601
四、王国维的文艺心理学思想 602
(一)优秀文学要做到将主观情感与客观描写融为一高远意境 603
(二)“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 603
(三)将意境的含义扩大到整个社会生活领域 604
(四)境界虽有大小之分,但不能以此来分优劣 604
(五)把意境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 605
第三节 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未自然演变成心理科学的原因 605
一、受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限制 605
二、以“孝”为核心的封建礼教束缚了人体生理解剖学的发展 606
三、中国古代心性之学甚少受中医学与其他科技思想的影响 607
四、强大的经史之学和科举制度导致与此无关的知识不受青睐 608
五、清末民初动荡的社会环境无法为学术研究提供一方净土 610
第十四章 中国现代科学心理学的创立与早期发展 612
第一节 心理学的基本理论观 616
一、心理学的学科性质论 616
(一)“心理学乃研究心作用之科学” 616
(二)心理学“是生物的科学之一种” 618
(三)心理学是“社会科学” 621
(四)心理学是三大“基本的科学”之一:潘菽的早期看法 621
二、心理学的对象论 623
(一)“心理学以精神作用为其唯一之对象者也” 623
(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行为” 623
(三)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活动的基本原则” 625
三、心理学的方法论 625
(一)研究方法多元论:陈大齐等人的主张 625
(二)力倡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郭一岑的主张 627
(三)极力倡导实验法:郭任远的主张 634
四、心理学的其他基本理论观 635
(一)反本能论 635
(二)反心灵论 638
(三)意识论 639
(四)心理学的中国化论 642
(五)生理心理与动物心理论 648
第二节 发展与教育心理观 648
一、儿童心理论 648
(一)陈鹤琴的研究 648
(二)黄翼的研究 653
二、教育心理论 656
(一)艾伟的研究 656
(二)廖世承的研究 657
(三)阮镜清的研究 664
第三节 应用心理观 665
一、汉字心理论 665
二、工业心理论 666
三、社会心理论 667
四、变态心理论 669
第四节 对创立与早期发展时期科学心理学的简要评析 670
一、相同之处 670
(一)研究取向多种多样 670
(二)研究主题大致相同 671
(三)研究方法大致相同 671
二、相异之处 672
(一)发展路径不同 672
(二)研究水平不同 672
(三)对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同 673
第十五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现代科学心理学的探索与发展 675
第一节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现代科学心理学的演进历程 675
一、学习改造阶段(1950—1956) 675
二、初步繁荣阶段(1957—1965) 677
三、遭遇重创阶段(1966—1976) 679
四、重新恢复阶段(1977—1980) 680
五、稳定发展阶段(1981—1999) 682
六、迅猛发展阶段(2000年至今) 683
第二节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现代科学心理学取得的主要成就 686
一、潘菽的“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学”思想 687
(一)什么叫“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学” 688
(二)为什么要“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学” 690
(三)怎样“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学” 691
二、高觉敷的心理学思想 697
(一)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 698
(二)坚持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699
(三)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699
(四)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 699
(五)辩证地看待中西方心理学思想的得失 700
(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学派争论的关系 701
(七)批判西方心理学史家的时代精神说 701
三、朱智贤的儿童心理学思想 703
(一)遗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 704
(二)环境和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上的决定作用 705
(三)儿童心理的内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 705
(四)从教育到发展是一个不断的量变和质变的过程 706
(五)正确看待儿童心理发展中存在的年龄阶段性 707
四、杨国枢的“中国人的本土心理学”思想 707
(一)什么叫“中国人的本土心理学” 708
(二)为什么要进行“中国人的本土心理学”研究 709
(三)怎样进行“中国人的本土心理学”研究 709
第三节 当前中国心理学发展中值得反省的问题 713
一、对心理学的学科性质认识不准 714
二、对心理学的学科地位定位不清 715
三、过于关注夸克心理与行为的研究,忽视人的整体心理与行为 718
四、忽视内功修炼,一味依靠高、精、尖仪器 720
五、未辩证处理好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的关系 722
六、未辩证处理好立足本国与放眼世界的关系 723
七、引进消化的疯长与原创研究的滞后 725
八、学术研究与科普工作的脱节 727
结束语 中国心理学思想史的基本特色与主要价值 730
主要参考文献 739
后记 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