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新课程课堂教学技能概论》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郭永峰著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030242631
  • 页数:264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以基础教育课程的新理念为指导,构建了与生物学新课程相适应的课堂教学技能体系,并对各类教学技能主要从概念、功能、种类、要素、应用原则和评价指标六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这包括了对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技能进行了积极的探讨,对其合理的方面给予保留,并从新课程的视角对这些课堂教学技能赋予新的内涵,使之得以完善和提升,以适应新课程的教学。这些技能包括:教学语言、体态语、导入、讲授、提问、板书、演示、课堂反应、课堂纪律及其管理、结束这十项技能。此外还包括对以前不受重视、甚至没有的适应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技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这些技能包括: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指导、课堂观察、课堂倾听、课堂沟通、现代教学媒体的使用、教学设计和学习评价。

序 1

前言 1

绪论 1

一、生物学课堂教学技能概述 1

二、传统生物学课堂教学技能的价值缺失 2

三、生物学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技能的价值取向 5

四、建构适应生物学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技能 6

第一章 教学语言 10

一、教学语言的概念 10

二、教学语言的功能 10

三、教学语言的类型 11

四、教学语言的构成要素 13

五、教学语言的运用原则 16

六、教学语言的评价 23

第二章 体态语 25

一、体态语的概念 25

二、体态语的特点 25

三、体态语的功能 27

四、体态语的类型及构成 29

五、体态语的运用原则 36

六、体态语的评价 37

第三章 导入 39

一、导入的概念 39

二、导入的功能 39

三、导入的类型 40

四、导入的构成要素 44

五、导入的运用原则 45

六、导入的评价 46

第四章 讲授 47

一、讲授的概念 47

二、讲授的功能 47

三、讲授的类型 48

四、讲授的构成要素 52

五、讲授的运用原则 55

六、讲授的评价 56

第五章 提问 58

一、提问的概念 58

二、提问的功能 58

三、提问的类型 60

四、提问的构成要素 64

五、提问的运用原则和实施要点 65

六、提问的评价 69

第六章 板书 71

一、板书的概念 71

二、板书的功能 71

三、板书的类型 74

四、板书的构成要素 79

五、板书的运用原则 80

六、板书的评价 82

第七章 演示 83

一、演示的概念 83

二、演示的功能 83

三、演示的类型 84

四、演示的构成要素 88

五、演示的运用原则和实施要点 89

六、演示的评价 92

第八章 课堂反应 93

一、课堂反应的概念 93

二、课堂反应的功能 93

三、课堂反应的类型 97

四、课堂反应的构成要素 99

五、课堂反应的运用原则和实施要点 100

六、课堂反应的评价 102

第九章 课堂管理 103

一、课堂管理的概念 103

二、课堂管理的功能 103

三、课堂管理的类型 104

四、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 105

五、课堂纪律的管理 107

六、课堂问题行为矫正的方法 112

七、课堂教学偶发事件的处理原则及方法 114

八、课堂管理的评价 119

第十章 结束 121

一、结束的概念 121

二、结束的功能 121

三、结束的类型 123

四、结束的构成要素 127

五、结束的运用原则 127

六、结束的评价 128

第十一章 生物学实验教学 130

一、生物学实验教学的概念 130

二、生物学实验教学的功能 130

三、生物学实验教学的类型 132

四、生物学实验教学的构成要素 135

五、生物学实验教学的运用原则 139

六、生物学实验教学的评价 140

第十二章 现代教学媒体的使用 142

一、现代教学媒体的概念 142

二、现代教学媒体的特性 142

三、现代教学媒体的功能 143

四、现代教学媒体的教学模式 145

五、现代教学媒体的类型及其使用方法 145

六、现代教学媒体的使用评价 153

第十三章 学习情境的创设 155

一、学习情境的概念 155

二、学习情境的功能 155

三、学习情境的类型 156

四、学习情境的构成要素 160

五、学习情境的创设原则和实施要点 163

六、学习情境创设的评价 168

第十四章 课堂观察 169

一、课堂观察的概念 169

二、课堂观察的特点 169

三、课堂观察的功能 170

四、课堂观察的对象及内容 171

五、课堂观察的构成要素 173

六、课堂观察的运用原则和实施要点 174

七、课堂观察的评价 178

第十五章 课堂倾听 180

一、课堂倾听的概念 180

二、课堂倾听的功能 181

三、课堂倾听的类型 182

四、课堂倾听的构成要素 184

五、课堂倾听的运用原则和实施要点 186

六、课堂倾听的评价 190

第十六章 课堂沟通 192

一、课堂沟通的概念 192

二、课堂沟通的功能 193

三、课堂沟通的类型 193

四、课堂沟通的构成要素 195

五、课堂沟通的运用原则 196

六、课堂沟通的评价 200

第十七章 探究学习的指导 201

一、探究学习的内涵 201

二、探究学习的功能 202

三、探究学习的类型 204

四、探究学习的构成要素 207

五、课堂中探究学习的特点 210

六、探究学习的指导原则和实施要点 212

七、探究学习指导的评价 216

第十八章 合作学习的指导 218

一、合作学习的内涵 218

二、合作学习的功能 219

三、合作学习的类型 220

四、合作学习的构成要素 222

五、合作学习的指导原则 225

六、合作学习指导的评价 229

第十九章 自主学习的指导 231

一、自主学习的内涵 231

二、自主学习的功能 232

三、自主学习的类型 233

四、自主学习的构成要素 234

五、自主学习的指导原则 236

六、自主学习指导的评价 237

第二十章 教学设计 239

一、教学设计的概念 239

二、教学设计的功能 239

三、教学设计的背景分析 240

四、教学设计的构成要素 243

五、教学设计的原则 246

六、教学设计的评价 248

第二十一章 学习评价 251

一、学习评价的概念 251

二、学习评价的功能 251

三、学习评价的类型 252

四、教师自编成就测验:命题 254

五、实作评价 260

六、学习评价的原则 262

七、学习评价的评价 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