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什么是心理辅导 1
第一节 心理辅导的界定 2
一、国外学者关于心理辅导的界定 2
二、我国学者关于心理辅导的界定 4
第二节 心理辅导的性质与特征 8
一、心理辅导人员的专业性 9
二、心理辅导任务的层次性 10
三、心理辅导内容的广泛性 10
四、心理辅导方法的多样性 11
五、心理辅导主客体的全员性 12
六、心理辅导的全程性与系统性 13
七、心理辅导功能的有限性 14
第三节 心理辅导的内容 15
一、心理辅导的内容 15
二、心理辅导的要求 17
第二章 心理辅导的历史沿革 21
第一节 心理辅导产生的历史背景 21
一、职业辅导的发展 21
二、统计学与心理测量学的兴起 23
三、动力心理学的传播 25
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 26
五、联邦政府的支持 26
六、社会与经济的影响 27
第二节 美国心理辅导运动的产生与发展 29
一、开创期1908—1958 29
二、兴盛期1958—1968 33
三、立法期1970—1980 34
第三节 其他国家心理辅导运动的产生与发展 36
一、法国心理辅导的产生与发展 36
二、英国心理辅导运动的发展 36
三、德国心理辅导运动的发展 37
四、日本心理辅导运动的发展 37
五、菲律宾心理辅导运动的发展 38
第四节 我国心理辅导的产生与发展 38
一、大陆心理辅导的产生与发展 38
二、香港心理辅导的发展 41
三、澳门心理辅导的发展 45
四、台湾心理辅导的发展 47
第三章 心理辅导的意义与功能 51
第一节 心理辅导的意义 51
一、心理辅导是当前学生群体心理问题突出的需要 51
二、心理辅导是解决青少年产生心理问题原因的需要 52
三、心理辅导是青少年认识现代健康含义的需要 54
四、心理辅导是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需要 54
五、心理辅导是发展学生潜能的需要 55
六、心理辅导是学生生涯发展的需要 55
七、心理辅导是学校心理卫生的需要 55
八、心理辅导是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 56
九、心理辅导是适应环境变化的需要 56
十、心理辅导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57
第二节 心理辅导的功能 57
一、有关心理辅导功能的不同理解 57
二、心理辅导的功能 60
第四章 心理辅导的类型 68
第一节 心理辅导类型的时间维度 68
一、即时辅导 68
二、中途辅导 68
三、终极辅导 69
第二节 心理辅导类型的目标维度 69
一、治疗性辅导 69
二、预防性辅导 69
三、发展性辅导 70
第三节 心理辅导类型的方式维度 71
一、个别辅导 71
二、团体辅导 72
第四节 心理辅导类型的内容维度 72
一、人格心理辅导 72
二、情绪心理辅导 72
三、性心理与正确婚恋观心理辅导 73
四、职业与就业心理辅导 73
五、潜能开发心理辅导 74
六、人际关系心理辅导 74
七、青春期心理辅导 74
八、非智力因素心理辅导 75
第五节 心理辅导类型的功能维度 75
一、适应性心理辅导 75
二、发展性心理辅导 76
三、挫折心理辅导 77
第五章 心理辅导的理论基础 79
第一节 概述 79
第二节 哲学基础 81
第三节 心理学基础 83
一、个体的行为、态度受心理因素的支配 84
二、个别差异的事实奠定个别心理辅导的基础 84
三、学习心理学原理奠定学习心理辅导的理论 84
四、人格的形成及其特性的研究,奠定行为心理辅导的基础 85
五、自我观念决定行为方式 85
六、心理卫生运动对心理辅导的影响 85
第四节 社会学基础 86
一、民主社会尊重个人权益 87
二、社会的日益进步,促使个人加强发展 87
三、社会的发展影响家庭组织的改变 87
第五节 生物学与教育学基础 87
一、生物学基础 87
二、教育学基础 88
第六章 心理辅导的理论渊源与模式 90
第一节 心理辅导的理论渊源 90
一、精神分析理论 90
二、特质—因素理论 90
三、当事人中心理论 91
四、行为理论 91
五、发展性辅导理论 92
六、折衷派理论 92
第二节 心理辅导的模式演变 93
一、帕森斯模式 93
二、教育模式 93
三、分配与适应模式 93
四、诊断与治疗模式 94
五、决策模式 94
六、折衷体系模式 94
七、人群服务模式 94
八、发展模式 95
九、目的性行为模式 95
十、社会改造模式 95
十一、个人成长模式 96
十二、心理教育模式 96
十三、行动派辅导模式 96
十四、系统模式 96
第三节 几种典型的心理辅导模式 98
一、系统模式 98
二、三级模式 100
三、三维模式 100
四、发展模式 101
第七章 心理辅导与其他相关概念 104
第一节 心理辅导与德育 104
一、概念辨析 104
二、理论误区 105
三、区别 107
四、联系 110
五、关系处理 113
第二节 心理辅导与教育 115
一、心理辅导与教育的联系 115
二、心理辅导与教育的区别 117
第三节 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心理治疗 119
一、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关系 119
二、心理辅导与训导的关系 122
三、心理辅导与教务的关系 123
第八章 心理辅导的原则与方法 125
第一节 心理辅导的原则 125
一、琼斯(Jones A J)对心理辅导原则的理解 125
二、凯吉与麦克雷利(Kitch D E&McCreary W H)对心理辅导原则的理解 126
三、其他学者对心理辅导原则的理解 127
四、心理辅导的原则 128
第二节 心理辅导的方法 131
一、综合记录 131
二、学生的自传、日记与周记 132
三、实情调查会谈 33
四、学生自填的资料表 133
五、观察与记录 134
六、逸事记录 136
七、评估量表 137
八、会谈 138
九、累积记录法 140
十、学生资料调查表法 141
十一、社会计量技术法 142
十二、个案法 143
十三、心理测验法 144
十四、其他方法 144
第三节 心理辅导的方式 147
一、个别心理辅导 147
二、团体心理辅导 149
三、小组心理辅导 157
四、活动心理辅导 159
五、教学心理辅导 161
第四节 心理辅导工作的过程 163
一、确定心理辅导对象特征 163
二、搜集资料 164
三、诊断 164
四、心理辅导与治疗 165
五、追踪研究 165
第五节 心理辅导测验 165
一、心理测验的发展史 166
二、心理辅导中常用的测验 167
三、心理测验在心理辅导中的地位和作用 168
四、心理测验的实施要点 169
五、对测验结果的解释 170
第六节 心理辅导技巧 171
一、关注 171
二、倾听 172
三、反应 173
四、共感同感 174
五、定位 179
六、自助 179
七、清除“垃圾” 180
八、“距离美” 180
第九章 心理辅导人员 181
第一节 心理辅导人员的资格 181
一、心理辅导人员的责任 181
二、心理辅导人员的资格获取 182
第二节 心理辅导人员的素质要求 187
一、个性方面 187
二、道德方面 188
三、专业技能方面 192
四、态度方面 193
五、心理特质方面 195
第三节 心理辅导人员的角色定位 197
一、学校心理辅导员角色 197
二、学校心理学家角色 200
三、学校社会工作者角色 202
四、角色混淆的原因 203
第四节 心理辅导人员的培养 204
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要求 204
二、美国心理辅导人员的培训 205
三、我国台湾心理辅导人员的培养 210
四、我国大陆心理辅导人员培训存在的问题 212
五、心理辅导人员的培训措施 213
第十章 心理辅导的组织与评估 216
第一节 心理辅导的组织 216
一、心理辅导组织的意义 216
二、组织建设 217
三、人员配备 218
四、运作机制 218
五、管理规章 219
六、支持保障 219
第二节 心理辅导的评价 221
一、评价的目的与意义 221
二、心理辅导活动评价的意义 223
三、心理辅导活动评价的内容 224
四、心理辅导评价的原则 224
五、心理辅导评价的方法 228
六、心理辅导评价的方式 230
第十一章 我国心理辅导的发展展望 231
第一节 我国心理辅导存在的问题 231
一、对心理辅导缺乏正确认识 231
二、心理辅导专业人员极度缺乏,专业化问题亟须解决 231
三、心理辅导制度尚不健全 232
四、心理辅导存在医学化、个体化和形式化的倾向 232
五、心理辅导本土化问题任重道远 232
第二节 我国心理辅导工作的归因 233
一、发展的不平衡性 233
二、机构的不规范性 233
三、人员结构的非专业性 233
第三节 我国心理辅导工作的发展趋势分析 234
一、心理辅导设施的现代化 234
二、心理辅导资料的信息化 234
三、心理辅导组织的网络化 234
四、心理辅导目标的人性化 235
五、心理辅导队伍的专业化 235
六、心理辅导机构的专门化 236
七、心理辅导方法的本土化 237
八、心理辅导操作的商业化 237
九、心理辅导理念的现代化 238
十、心理辅导知识的普及化 239
参考文献 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