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历史地理概况 1
第一节 地理环境 1
一、河湟地区 1
二、河西走廊 3
第二节 历史概要 4
一、古文化遗存 4
二、历史上的民族活动 5
第三节 现有民族概说 13
第二章 民族语的共性特征 17
第一节 语音特征 17
第二节 词汇特征 21
第三章 深层变异的第二语言 35
第一节 深层变异 35
一、语言变异的类型 35
二、深层变异 36
第二节 河州话 37
一、语音特征 39
二、词汇特征 42
三、语法特征 48
第三节 唐汪话 58
一、语音特征 58
二、词汇特征 59
三、语法特征 60
第四节 五屯话 68
一、语音特征 69
二、词汇特征 70
三、语法特征 72
第四章 花儿的区域特征 77
第一节 花儿及其流行范围 77
第二节 花儿的基本类型 79
一、河湟花儿 79
二、洮岷花儿 80
三、泾渭花儿 81
第三节 花儿的语言文化特征 82
一、“河湟花儿”的用词造句特征 83
二、各民族的花儿特征 86
三、双语演唱的“风搅雪”花儿 95
第五章 具有共同书面语特征的“小经”文字 105
第一节 “小经”诸名称及由来 105
第二节 “小经”文字体系 109
一、拼写方法 109
二、拼写特点 113
第三节 “小经”文献 117
一、问答类 119
二、宗教读本 120
三、语言学类 124
四、“小经”工具书 125
第四节 世俗应用 126
一、通信 127
二、记事 129
三、日记 133
四、记账 134
第五节 少数民族语“小经”文字 135
一、撒拉族“土尔克文” 135
二、东乡族“土话小经” 137
三、东乡族小经文作品介绍 140
第六章 史诗《格萨尔》的流传 142
第一节 土族地区 142
第二节 裕固族地区 145
第三节 撒拉族和东乡族地区 149
第四节 流传的区域特征 162
一、内容特征 163
二、演唱形式 172
三、演唱习俗 179
四、风物传说 180
第七章 口承故事的区域特征 183
第一节 基本特征 183
第二节 故事类型 184
一、青蛙骑手 184
二、树大石二马三哥 187
三、三姊妹与蛇郎哥 191
四、两兄弟 195
五、感恩的动物 198
六、农妇和虎比跳河 202
七、打野狐精 203
八、猫狗结仇 207
九、人为财死 210
十、狠心的老人 213
第八章 形成区域特征的历史背景 217
第一节 历史上的民族融合 217
第二节 诸民族形成中的多源流性 218
一、土族 219
二、东乡族 223
三、保安族 226
四、撒拉族 228
五、裕固族 231
第三节 其他特殊群体 237
一、卡里岗人 238
二、托茂人 240
三、家西番 242
四、康家回族 246
第九章 形成区域特征的社会文化环境 249
第一节 历史上的多语言环境 249
一、敦煌所见多种语言 249
二、多民族协作而成的吐蕃经卷 251
三、藏、汉双语社区与双语文献 253
四、回鹘语文在河西走廊的通行 254
五、变化的汉语 257
第二节 河州话的形成 259
一、河州话的分布与特点 259
二、甘青地区回族的形成 261
第三节 “小经”文字产生的文化基础 274
一、“小经”文字的产生 274
二、经堂语的特点 276
第四节 文化的选择与调整 280
一、宗教文化的变迁 281
二、民俗文化的变迁 288
三、《格萨尔》在土族和裕固族中的流传变迁 290
参考文献 296
附录一 河州话(积石山点和循化点)、东乡语、保安语、土族语、东部裕固语、西部裕固语、撒拉语7语言词汇表 308
附录二 语言介绍人和调查人简介 400
附录三 河州话话语材料 404
附录四 日本对甘青地区特有民族的研究 409
后记 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