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
一、中医的基础理论——阴阳五行学说 5
阴阳的基本概念与应用 5
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9
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10
说明“天人相应”的道理 11
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12
五行的基本概念 14
五行的生克乘侮 20
用五行说明生理关系 24
用五行来说明病理关系 28
二、中医藏象学说 30
五脏 36
心脏的正常博动,中医认为主要依赖于心气 38
心在志、在液、在体、在窍 41
出纳空气的大本营,主治节,合皮毛的宰相之官——肺 45
营养物质的供应站——脾 53
贮藏血液的大仓库、主谋虑和藏血液的将军之官——肝 61
贮藏精气的储藏室、生骨髓、主伎巧的作强之官——肾 75
六腑 90
中清之府、主决断的中正之官——胆 91
腐熟水谷、主容纳的仓廪之官——胃 92
分别清浊、主化物的受盛之官——小肠 95
传泻糟粕、主变化的传导之官——大肠 98
储藏津液,主气化的州都之官——膀胱 99
疏通水道、主气血周流的决渎之官——三焦 100
奇恒之府 103
脏腑之间的关系 109
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109
六腑之间的关系 121
五脏与六腑之间的关系 123
三、中医的经络基本概念 128
经脉的命名与分布 129
奇经八脉 132
经络的功能与作用 133
十二经脉的循行与病候 136
奇经八脉的循行与病候 148
气血津液的基本概念 156
气的生理功能有五个方面 160
气的分布与分类 165
气的运动和运动形式 166
宗气 170
营气 171
卫气 172
血的基本概念 174
血的生成 174
血的功能 175
血的运行 176
津液的基本概念 178
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 179
津液的功能 182
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183
四、中医病因说 184
“六气”外因 184
春之主气,为百病之长的“风” 187
夏之主气,酷热气候的“暑” 190
长夏主气,潮湿气候的“湿” 191
秋天主气,干燥气候的“燥” 193
四时中的主气,都可转化为“火” 195
“七情”内因 197
喜笑过度,能使心气受伤 197
愤怒过度,能使肝气受伤 198
忧愁太过,能使肺气受伤 198
思虑太过,能伤人脾气 199
悲哀太过,能使心肺受伤 200
胆怯恐惧,能使肾气受伤 201
突然惊骇,能使神惊气乱 201
不内不外因 203
影响消化功能的“饮食不慎” 203
损伤肾气、造成虚损根源的“房室不节” 204
人事不测,损伤皮肉筋骨的外因 205
五、辨证施治 206
八纲辨证及其具体内容 208
称为八纲统帅的——阴阳 208
辨别病变浅深和发展的——表里 213
辨别证候现象和认识病性的——寒热 216
辨别体力强弱和病势盛衰的——虚实 219
虚实有气、血、阴阳、脏、腑的虚实之分 220
虚实真假有真虚假实和真实假虚之分 223
中医辨证的基本内容——“四诊” 225
问诊 225
望诊 240
望舌 245
望五官 254
闻诊 259
脉诊 262
病脉的识别 266
触诊 269
六、中医的治疗法则——“八法” 272
逐邪出表用汗法 272
涌吐病邪和有害物质的“吐法” 273
攻逐里实的“下法” 274
和解疏滞的“和法” 277
回阳温中的“温法” 279
退热降火的“清法” 281
消散破削的“消法” 282
补益虚损的“补法” 284
正治与反治、治标与治本 286
治分轻重缓急的“治标”与“治本” 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