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总论 3
第一章 经济法学的入门知识 3
第二章 经济法的概念与特征 18
第三章 经济法的体系与定位 34
第四章 经济法的宗旨与原则 47
第五章 经济法的渊源与效力 67
第六章 主体架构与行为理论 82
第七章 权义结构与责任理论 103
第八章 运行理论与程序问题 125
经济法分论 145
第九章 财政调控原理与制度 145
第十章 税收调控原理与制度 183
第十一章 金融调控原理与制度 224
第十二章 计划调控原理与制度 251
第十三章 垄断规制原理与制度 280
第十四章 正当竞争原理与制度 323
第十五章 消费者保护原理与制度 357
第十六章 特别规制原理与制度 386
经济法总论 3
第一章 经济法学的入门知识 3
第一节 经济法学的整体概貌 3
一、经济法学的产生 3
二、经济法学的发展 4
三、经济法学的基本内容 5
四、经济法学的学习方法 6
第二节 经济法学的分析框架 8
一、“双手并用”的分析框架 8
二、“两个失灵”的分析框架 9
三、利益主体的分析框架 11
四、博弈行为的分析框架 12
五、交易成本的分析框架 14
本章小结 16
第二章 经济法的概念与特征 18
第一节 经济法的概念 18
一、调整对象的基本原理 19
二、经济法的调整范围 20
三、调整对象的具体类型 21
四、经济法的基本定义 22
第二节 经济法的特征 23
一、对经济法特征的一般认识 23
二、经济法的经济性和规制性 24
三、经济法的现代性特征 27
本章小结 30
第三章 经济法的体系与定位 34
第一节 经济法的体系 34
一、经济法体系的基本构成 34
二、对体系构成的进一步理解 36
三、某些特殊规范的归属问题 38
第二节 经济法的定位 40
一、部门法维度的定位 40
二、法域维度的定位 41
三、相邻关系维度的定位 43
本章小结 46
第四章 经济法的宗旨与原则 47
第一节 经济法的宗旨 47
一、经济法宗旨的概念 47
二、宗旨的确立标准与方法 48
三、宗旨的提炼与检验 51
四、宗旨中的重要目标 54
五、研究经济法宗旨的价值 57
第二节 经济法的原则 60
一、基本原则的确立标准 61
二、基本原则的具体确立 62
三、基本原则的简要解析 63
本章小结 66
第五章 经济法的渊源与效力 67
第一节 经济法的渊源 67
一、经济法渊源的研究价值 67
二、经济法的主要渊源 68
三、经济法的辅助渊源 71
四、有关渊源的几个问题 75
第二节 经济法的效力 76
一、经济法的时间效力 77
二、经济法的空间效力 78
三、经济法的主体效力 79
本章小结 81
第六章 主体架构与行为理论 82
第一节 经济法的主体架构 82
一、从共性看经济法主体的界定 82
二、从个性看经济法主体的分类 83
三、经济法上的主体组合 85
四、主体资格取得的多维性与特殊性 87
五、经济法主体的二元结构 89
第二节 经济法的行为理论 90
一、行为理论的研究现状 90
二、行为的属性与类别 91
三、行为的相关要素 95
四、经济法主体行为的层级性 97
五、对经济法主体行为的评价 98
本章小结 99
第七章 权义结构与责任理论 103
第一节 经济法的权义结构 103
一、权义结构的界定 103
二、权义结构的法理分析 104
三、调制主体的权义结构 106
四、调制受体的权义结构 109
五、经济法权义结构的特殊性 113
第二节 经济法的责任理论 114
一、经济法责任的界定与分类 114
二、经济法责任的独立性与特殊性 115
三、对传统责任理论的超越 119
四、不同主体的责任差异与可诉性 121
五、经济法责任的具体形态 122
本章小结 124
第八章 运行理论与程序问题 125
第一节 经济法的运行理论 125
一、影响经济法运行的立法因素 126
二、影响经济法运行的执法因素 127
三、影响经济法运行的司法因素 129
四、影响经济法运行的守法因素 130
第二节 经济法的程序问题 132
一、经济法上的程序分类 132
二、经济法上的可诉性问题 135
三、经济法上的公益诉讼问题 137
四、经济审判及其发展 138
本章小结 141
经济法分论 145
第九章 财政调控原理与制度 145
第一节 财政调控的基本原理 145
一、对财政的一般认识 145
二、财政的特征 146
三、财政的体系和职能 147
四、与宏观调控相关的财政思想 150
五、与宏观调控相关的财政政策、财政立法 152
六、财政法与宏观调控 156
第二节 财政调控的主要制度 158
一、预算调控制度 159
二、国债调控制度 168
三、采购调控制度 174
四、转支调控制度 176
本章小结 181
第十章 税收调控原理与制度 183
第一节 税收调控的基本原理 183
一、税收的概念、特征和职能 183
二、税收的分类与税制的结构 185
三、税法的概念、特征与体系 187
四、税法的基本原则 189
五、课税要素 190
六、税权与宏观调控 194
第二节 税收调控的主要制度 197
一、税收调控体制制度 197
二、商品税调控制度 200
三、所得税调控制度 212
四、财产税调控制度 219
本章小结 222
第十一章 金融调控原理与制度 224
第一节 金融调控的基本原理 224
一、金融与金融调控 224
二、金融政策与货币政策 225
三、金融机构体系与金融体制 228
四、金融法的概念与体系 229
五、中央银行的调控原理 230
第二节 金融调控的主要制度 234
一、中国人民银行的地位、职责与组织机构 234
二、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 236
三、货币发行与金融调控 241
四、金融调控的监督保障 243
五、通过商业银行实施的金融调控 245
六、外汇领域的金融调控 247
本章小结 249
第十二章 计划调控原理与制度 251
第一节 计划调控的基本原理 251
一、计划的概念、职能与宏观调控 251
二、计划的内容和形式 252
三、计划法的概念及发展 254
四、计划法的主要立法形式 255
五、计划调控实体规范 256
六、计划调控程序规范 257
第二节 计划调控的主要制度 258
一、产业调控制度 259
二、投资调控制度 262
三、价格调控制度 264
四、外贸调控制度 269
五、规划调控制度 272
本章小结 275
第十三章 垄断规制原理与制度 280
第一节 垄断规制的基本原理 281
一、对垄断的一般认识 281
二、垄断的分类 281
三、反垄断法的经济理论基础:产业组织理论 283
四、垄断规制的法律保障:反垄断法 286
五、反垄断法的基本内容 288
六、反垄断法的原则发展 296
七、反垄断法的外部关系 296
八、我国的反垄断立法 298
第二节 垄断规制的主要制度 300
一、立法宗旨和适用范围 300
二、《反垄断法》的规制主体 302
三、对垄断协议的规制 303
四、对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规制 305
五、对经营者集中的规制 308
六、对行政垄断的规制 310
七、对涉嫌垄断行为的调查 312
八、法律责任 314
九、救济制度 317
本章小结 317
第十四章 正当竞争原理与制度 323
第一节 正当竞争的基本原理 323
一、竞争与不正当竞争 323
二、正当竞争与不正当竞争 324
三、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地位与发展 325
四、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基本内容 327
五、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外部关系 331
六、我国的反不正当竞争立法 332
第二节 正当竞争的主要制度 333
一、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立法宗旨和基本原则 333
二、对不正当竞争的界定 334
三、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主要类型 336
四、狭义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337
五、广义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344
六、其他法律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规定 347
七、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监督检查 350
八、法律责任与权利救济 352
本章小结 356
第十五章 消费者保护原理与制度 357
第一节 消费者保护的基本原理 357
一、消费者的概念 357
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概念与归属 358
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理论基础 359
四、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立法体例 360
五、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原则 361
六、消费者权益的国际保护 362
第二节 消费者保护的主要制度 363
一、消费者与经营者的权义分配 363
二、消费者权益的国家保护制度 370
三、消费者权益的社会保护制度 375
四、争议解决与法律责任的确定 376
本章小结 382
第十六章 特别规制原理与制度 386
第一节 特别规制的基本原理 386
一、对特别规制的界定 386
二、特别规制的产生原因 387
三、特别规制关注的要素 388
四、特别规制的制度构成 390
五、我国的特别规制立法 393
第二节 特别规制的主要制度 393
一、银行监管制度 393
二、证券监管制度 400
三、保险监管制度 409
四、电力监管制度 416
五、建筑监管制度 421
本章小结 423
主要参考书目 424
索引 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