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事典》PDF下载

  • 购买积分:3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何晓明著
  • 出 版 社: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307065628
  • 页数:1390 页
图书介绍:本书对改革开放30年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实践进行了研究和总结,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一、先秦时期 3

1.中华文化的传说时代 3

2.华夏、东夷、苗蛮三大文化集团的形成 11

3.农牧分野与夷夏之辨 15

4.仰韶文化与龙山文化的发育 21

5.婚姻制度的嬗变 26

6.夏文化的创生 31

7.文字的发明与演进 38

8.青铜器的制造与使用 46

9.盘庚迁殷 52

10.武王伐纣与周公东征 54

11.成康之治与平王东迁 58

12.巫史的文化活动 64

13.周代宗法制的建立及瓦解 72

14.国人暴动与共和行政 80

15.西门豹治邺 82

16.士阶层的崛起 84

17.百家争鸣 88

18.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95

19.《诗经》的编集 100

20.《尚书》的编订与流传 105

21.《周易》的问世 109

22.《三礼》的编撰 112

23.孔子删订《六经》 118

24.《春秋》及其“三传”的问世 122

25.孔、孟、荀与儒家学说的创立 129

26.老、庄与道家学说的创立 136

27.墨子与墨家显学地位的形成 143

28.法家的崛起 150

29.《孙子兵法》的创作 157

30.屈原与《离骚》 161

31.李冰父子修筑都江堰 167

32.足球的起源—蹴鞠 169

33.先秦区域文化的发育 173

34.各国变法运动 183

35.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191

二、秦汉时期 197

1.秦始皇统一中国 197

2.长城的修筑 205

3.焚书坑儒,以吏为师 211

4.郡县制取代分封制 215

5.察举与征辟制度的实行 219

6.徐福东渡 228

7.《吕氏春秋》、《淮南子》的编撰 231

8.《黄帝内经》的问世 237

9.《山海经》的问世 240

10.汉初布衣将相之局 243

11.汉初黄老之学与“无为而治” 246

12.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51

13.汉代经学的今古文之争 258

14.讖纬之学的盛衰 263

15.司马迁作《史记》 267

16.刘向、刘歆父子的校书活动 273

17.王充撰《论衡》 276

18.《四民月令》的编撰 279

19.白虎观会议 283

20.盐铁专卖与贤良文学会议 286

21.汉赋蔚为大观 292

22.张骞通西域 298

23.汉匈关系与昭君出塞 303

24.丝绸之路的开辟 308

25.王莽改制 313

26.许慎作《说文解字》 315

27.汉代医学的成就 319

28.蔡伦造纸 325

29.东汉太学清议与党锢之祸 328

30.门阀士族与九品中正制 333

31.佛教传入中国 337

32.本土宗教道教的兴起 343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 355

1.王学与郑学之争 355

2.魏晋玄学的发展 360

3.曹魏兴屯田 365

4.建安文学的成就 368

5.北朝的诗歌创作 373

6.五胡内迁与胡汉文化的碰撞 376

7.荀勖编《中经新簿》,经史始分 378

8.葛洪著《抱朴子》 381

9.梁武帝佞佛 384

10.常璩著《华阳国志》 387

11.刘劭撰《人物志》 390

12.徐陵与《玉台新咏》的编选 393

13.贾思勰撰《齐民要术》 396

14.颜之推撰《颜氏家训》 399

15.《世说新语》与晋人清谈之风 402

16.寇谦之对道教的整顿 405

17.门阀士族制度的盛衰 408

18.魏晋南北朝的文论成就 414

19.敦煌石窟的开凿 421

20.刘徽著《九章算术》 424

21.杨衒之撰《洛阳伽蓝记》 428

22.祖冲之的数学成就 431

23.王羲之的书法艺术 434

24.北魏孝文帝改革 440

25.范缜发表《神灭论》 443

26.龙门石窟的修建 446

27.郦道元作《水经注》 449

28.昭明太子编《文选》 452

四、隋唐五代时期 457

1.大运河的开凿 457

2.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演变 463

3.科举制度的创立 466

4.隋朝三教并用 477

5.“四部分类法”的创造 482

6.从玄武门之变到贞观之治 484

7.《唐律》的修订 490

8.制定《大唐开元礼》 492

9.唐太宗令修《氏族志》 495

10.南衙北司之争 497

11.府兵制的盛衰 500

12.藩镇割据与正朔意识的淡化 503

13.两税法的实施 507

14.陆德明撰《经典释文》 511

15.孔颖达撰《五经正义》 514

16.刘知几撰《史通》 519

17.陆羽著《茶经》 521

18.杜佑撰《通典》 524

19.《六祖坛经》的问世 526

20.长安有“胡气” 529

21.遣唐使与中日文化交流 533

22.武周代唐 538

23.唐玄宗“开元之治” 540

24.李白、杜甫与唐代诗歌艺术的高峰 544

25.韩、柳古文运动 554

26.元、白新乐府运动 559

27.新文学体裁变文的出现 565

28.传奇小说的产生 567

29.颜真卿与柳公权的书法艺术 569

30.儒佛道三家御前论辩 571

31.僧一行发起天文测量,修订《大衍历》 574

32.玄奘西竺求学讲学,著《大唐西域记》 577

33.鉴真东渡日本 581

34.伊斯兰教、摩尼教、景教传人中国 587

35.三武一宗灭佛 593

36.唐蕃联姻 597

37.刻板印《九经》 601

38.白鹿洞书院的建立 602

39.儒、释、道三教合流 604

40.禅宗的确立 610

五、宋辽金元时期 621

1.黄袍加身与杯酒释兵权 621

2.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 624

3.陈抟与道教地位的提升 625

4.澶渊之盟 629

5.庆历新政的推行 632

6.王安石变法 637

7.交子与钱引的出现 641

8.宋代宗族制度组织及其制度的形成 645

9.宋代书院之风的盛行 648

10.苏轼、柳永的艺术创造与宋词的辉煌 654

11.濂、洛、关、闽之学的鼎盛 661

12.鹅湖之会与朱陆之争 671

13.陈亮、叶适的实学 676

14.瓦舍勾栏的出现 682

15.北宋金石学的兴起 686

16.岳飞抗金 689

17.司马光著《资治通鉴》 693

18.郑樵编《通志》 696

19.马端临著《文献通考》 699

20.沈括著《梦溪笔谈》 702

21.《四书》的汇集与定名 705

22.“宋代五部大书”的编撰 710

23.张择端绘《清明上河图》 715

24.毕昇与活字印刷术 717

25.袁枢与史书“纪事本末体”的创立 719

26.唐宋间的孟子升格运动 722

27.《三字经》的问世与流传 727

28.《十三经》的编成 730

29.“四大发明”及其运用 735

30.宋代话本艺术的出现 743

31.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与市舶司的设立 747

32.边境榷场的设立 752

33.契丹、女真、党项、羌族的汉化 755

34.市民文化的兴起 760

35.文化重心的南迁 767

36.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772

37.成吉思汗西征 774

38.忽必烈推行汉法 779

39.元代驿传制度的完善 781

40.马可·波罗来华 784

41.元曲的兴起与衍变 787

42.关汉卿与元代杂剧 791

43.王祯撰《农书》 794

44.郭守敬的科技成就 797

45.长春真人西游 802

46.高明与《琵琶记》 804

六、明清时期 811

1.朱明王朝的高度集权 811

2.《大明律》与明《大诰》 814

3.明代宦官专权与特务统治 817

4.靖难之役 820

5.朱棣迁都北京 823

6.《永乐大典》的修撰 825

7.明成祖与三部《大全》的编纂 829

8.郑和下西洋 832

9.大礼仪之争 837

10.张居正改革 840

11.陈献章奠基心学 846

12.阳明心学的盛衰 851

13.王艮创立泰州学派 857

14.李时珍编《本草纲目》 860

15.《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的产生 863

16.明四家、吴中四才子的艺术成就 871

17.汤显祖创作《牡丹亭》 878

18.“三言”、“二拍”与白话短篇小说的成就 881

19.“三袁”与公安派 884

20.董其昌、徐渭的艺术成就 890

21.徐霞客游历大江南北 896

22.宋应星著《天工开物》 901

23.徐光启著《农政全书》 904

24.李贽的“异端”思想 906

25.东林党祸 912

26.朱载堉的科学成就 915

27.郑成功收复台湾 919

28.明清时期华侨在南洋的活动 925

29.明十三陵的修建 929

30.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理论贡献 936

31.《明儒学案》、《宋元学案》与中国古代学术史的成熟 944

32.明末清初传教士来华及与中国士人的交往 950

33.八旗制度的建立 954

34.满文的创制 959

35.清代六部、都察院、理藩院的设立 961

36.《古文观止》的编撰 965

37.乾嘉学派的兴起 968

38.汉学与宋学之争 975

39.章学诚撰《文史通义》 982

40.清廷驱逐西方传教士 985

41.改土归流 990

42.土尔扈特来归 993

43.严酷的明清文字狱 997

44.桐城派的兴起 1002

45.京剧的诞生 1004

46.曹雪芹著《红楼梦》 1009

47.东正教在中国 1016

48.马礼逊来华传教与中西文化交流 1020

49.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访 1024

50.《古今图书集成》的编修 1026

51.《四库全书》的编纂 1030

52.《皇清经解》、《续皇清经解》的编集 1035

53·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的签订 1037

54.道光咸丰年间经世实学的兴盛 1043

55.晚明以后的西学东渐 1046

56.太平天国运动对传统文化的冲击 1057

57.洋务事业与早期现代化建设的启动 1063

58.近代经济因素与生产关系的诞生 1068

59.民族企业的“官督商办” 1076

60.“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成为时代流行语 1080

61.曾国藩与理学传统的终结 1087

62.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 1090

63.严复译作《天演论》 1095

64.林纾的翻译活动 1098

65.维新思潮与戊戌变法 1102

66.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的签订 1109

67.康有为撰《大同书》 1113

68.晚清四大谴责小说的问世 1117

69.京师同文馆的建立 1121

70.京师图书馆的建立 1125

71.商务印书馆与中华书局的创立 1127

72.《申报》的发行 1133

73.“癸卯学制”的颁行 1137

74.敦煌藏经洞的发现 1140

75.留学生的派遣 1144

76.中西文化冲突与反洋教斗争 1152

77.革命派与改良派大论战 1159

78.《二十四史》的集成 1163

79.梁启超提出“新民说” 1167

80.清末“新政”的推行 1170

81.孙中山三民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1175

82.辛亥武昌起义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 1179

83.辛亥时期的移风易俗 1185

84.近代佛教复兴 1189

七、民国时期 1199

1.袁世凯复辟与文化逆流的泛起 1199

2.五四新文化运动 1202

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208

4.“问题与主义”的论战 1217

5.《共产党宣言》中译本的问世 1223

6.北京大学的创立 1225

7.清华学堂的创立 1230

8.中国科学社的成立 1232

9.“北京人”化石的发现 1235

10.甲骨文的发现 1238

11.围绕“古史辨”展开的争鸣 1241

12.王国维学术事业的推演 1246

13.章太炎的政治与文化活动 1252

14.清华研究院的设立 1256

15.黄埔军校的建立 1260

1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毛泽东思想的诞生 1264

17.东西方文化之争 1271

18.科学与玄学之争 1275

19.社会性质问题大论战 1278

20.民国新学制的颁行 1282

21.鲁迅与国民性改造 1287

22.李四光发现第四纪冰川 1293

23.中央研究院的成立 1298

24.西南联大的惨淡经营 1304

25.胡适的文化活动 1309

26.现代新儒家的出现 1315

27.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的学术成就 1321

28.茅盾的文学创作成就 1326

29.巴金的文学创作成就 1330

30.老舍的文学创作成就 1335

31.曹禺的戏剧创作成就 1338

32.新民主主义诗歌创作的成就 1342

33.郭沫若的新编历史剧创作 1346

34.周作人、林语堂的文学成就 1351

35.20世纪30年代电影创作的成就 1355

36.《黄河大合唱》的创作 1358

37.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召开 1361

38.陶行知、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活动 1364

39.侯德榜发明联合制碱法 1371

40.国、共及“第三方”关于“中国向何处去”的思想交锋 1374

41.民主革命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