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佩雷克的眼睛与奥斯维辛之后的游戏 14
第一章 “被免去的个人历史” 14
第一节 身世与童年 14
第二节 生命的第二次开端 27
第二章 “词语中的一生” 38
第一节 “耕作不同园地的农夫” 38
第二节 抵抗遗忘和内省意识:作家的精神矛盾 57
第三节 写作历程的“自传性” 68
第三章 被遮蔽的个体性:佩雷克的早期诗学观念 74
第一节 作为思想起点的卢卡奇美学 74
第二节 用手指着的面具 82
第四章 《物》:消费社会中的个体意识 92
第一节 “社会学小说”与作家的个体经验 92
第二节 小说中的历史、个体时间和群体因素 100
第三节 “物品—符号”与个体身份的建构 107
第四节 小说:通往真实个体性的跳板 116
第五章 “成为你自己”:作为自传性小说的《睡觉的人》 124
第一节 一部教育小说:与《物》的对比 124
第二节 在“半梦半醒”之间 129
第三节 “你不再是世界匿名的主人” 138
第四节 人物的整体性和作者意识的外位性 147
第五节 面向未来的“第二人称叙述” 155
第六章 《W或童年的记忆》:批评式自传的典范 162
第一节 自我讲述的意愿和自传写作的障碍 162
第二节 记忆的空白和“批评式的自传” 171
第三节 二元结构:自传与虚构的交错 188
第四节 佩雷克自传与小说的交汇点 197
第七章 求真和游戏:佩雷克的晚期文学思想 203
第一节 从自我回返世界:小说家的阿基米德支点 203
第二节 对生活的“使用说明”:小说的故事世界 212
第三节 写作的及物性和自反性 229
第四节 关于文学的寓言,还是关于生活的现实主义? 254
第八章 重与轻:作为自我拯救的写作行为 284
附录 284
一、佩雷克年表 284
二、佩雷克的主要著作(法文书目) 286
三、佩雷克研究现状 288
四、本书主要参考书目 301
后记 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