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国传统绘画批评的形上依据:道体与理路 1
(一)道体论与传统绘画的本体论分析 1
1.传统绘画的形上性与儒释道三家美学思想渊源 1
(1)中国传统文化背景:农业、宗法制、士阶层 1
(2)儒道释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 2
(3)儒、道美学本体论 4
(4)古代佛学与三教融合的美学成就 5
(5)释道思想对山水画发展的影响 6
2.道之认同:“道”与绘画形上观念的发展 6
(1)宗炳前后:“道”与绘画 7
(2)王微:绘画与易象同体 8
(3)韩拙:《宣和画谱》——绘画通天地万物 8
(4)布颜图:“鸿蒙”、“意”与绘画 9
3.哲学本体与绘画本体 9
(1)天道与“画道” 9
(2)《老》《易》之“道”与中国绘画的哲理性 12
(3)老庄之“道”与中国绘画美学的起点及哲学深度 13
(4)“道”与“数”:中西绘画美学的逻辑起点 15
(5)道(气)论与传统绘画美学的特点 15
(6)画之“道”与神与气 16
(7)自然——宇宙精神与山水画本体 18
4.“道”与中国绘画本体 20
(1)画以“道”立:中西比较的视角 20
(2)《易》“道”与绘画的形上性 21
(3)道家的宇宙论与艺术本体论 22
(4)“道”与“无” 24
(5)道家自然道本与“和”之美 25
(6)道家主客体关系与绘画本体 25
(7)禅“空”哲学与中国传统画本体 25
5.石涛“一画”的绘画本体 26
(1)“易”的“一”、“多”关系与传统绘画本体 27
(2)道“一”与绘画本体:张彦远的阐释与发展 27
(3)石涛“一画”论与绘画本体 31
(4)气、“一”与绘画本体 32
(5)“一画”与笔法:绘画的视知觉图式 33
6.道与美:本体与本质 34
(1)美的超越性存在 34
(2)老庄之“道”与审美本质 35
(3)道家的“有—无”论与艺术批评 37
(4)道教的“文—道”关系与审美 39
(5)庄禅的审美本体:庄子“得意忘言”的禅学渗透 40
(6)“通”与“同”:审美心理论 41
(7)“道”:作为美学形上范畴的学派性与模糊性 44
7.绘画本体与绘画美创造 45
(1)艺术本体论与古代绘画的表现观念 45
(2)时空表现的绘画本体论分析 46
(3)“巧—拙”之道的艺术本体分析 48
(4)“损—益”之道的艺术本体论分析 51
(二)“天人合一”论与传统绘画的本体论分析 55
1.儒道社会文化观上的“天人合一”论与审美本体 55
(1)儒学的“天人合一”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 56
(2)《周易》“天人合一”观与比德审美 57
(3)“天人合一”与儒家仁学审美的本体 57
(4)老庄道家的“天人合一”与审美 60
2.“天人合一”意识与古代艺术理性 61
(1)“天人合一”论与传统艺术哲学 61
(2)“天人合一”与绘画中的“道—性”统一:再现与表现的统一 63
(3)“天人合一”与古代审美的整体性 64
3.“天人合一”与绘画批评 65
(1)“天人合一”与绘画的接受—批评 65
(2)“天人合一”与绘画的审美移情 65
(3)“天人合一”与意象观察 66
(4)“天人合一”与意象审美 68
(5)“人与天调”与传统艺术批评理论模式 69
4.“天人合一”与绘画创作的形上分析 70
(1)“天人合一”的创作心理层境 70
(2)“天人合一”与情境交融 72
(3)“天人合一”的技法运用 73
5.“天人合一”观对艺术发展的负面影响 76
(三)中国传统绘画的“特色—本质”论:表现与再现 76
1.绘画本质:表现与再现统一 76
2.辩证思维方法与“表现”的艺术体系 77
3.“表现”:中国绘画的基本思想理论体系特色——与再现的比较 79
4.儒道主体精神与“表现”:绘画的本质论 81
5.原始时期的绘画:中国人的概括与“表现” 82
6.绘画的表意性与宗教信仰 83
7.“表现”与传神:自然生命的展现 84
8.“表现”与时空关系 86
9.表现与再现:“师法造化”与“摹仿自然”——中西比较 87
10.西方近现代的“表现主义”绘画 88
11.中国传统绘画技法及形式的表现性 88
12.表现与象征 89
13.禅画的表现艺术 90
14.“顿悟”与禅画的超越性 91
(四)“理”与传绘画批评理论的形而上学 93
1.中国古代艺术批评的理性形态 93
(1)中国传统艺术批评理论的特色 93
(2)理性与艺术理性 94
(3)古代艺术理性的形上依据:“天人合一” 95
2.物理与画理 96
(1)“常形”与“常理” 96
(2)理与神 97
(3)老、易、玄、佛的“象外求理”论与艺术审美的实现 102
(4)东西方“数—理”与绘画的二度空间 103
3.哲理与画理 104
(1)文化——哲学——绘画 105
(2)中国绘画的哲理性 106
(3)哲学思想与民族审美意识及其交流 107
(4)辩证法与古代画理 108
(5)道家哲学与传统绘画的理路 115
(6)禅家思想与画理 117
4.心理与画理 118
(1)传统心学与艺术批评之理 118
(2)心性修养与绘画 119
(3)儒家德之审美功能论与理性精神 119
(4)人生哲思与绘画理性 122
(5)“和谐”的美学精神与传统画理 126
(6)致“中和”的美学精神与“狂者”之分 127
5.画理与画法 128
(1)“理”与“气” 129
(2)太极S曲线与中国画造型原理 129
(3)太极的黑白意识与中国绘画的笔墨——色彩原理 131
6.“品”与“评”的关系:绘画批评的理性特征及局限 132
(五)中国传统绘画的理情原则 134
1.宗法社会与“以理节情”的审美原则 134
2.“以理节情”原则:造型性因素的分析 135
第二章 意境论与传统绘画批评:入其境、会其意 137
(一)意境论与绘画批评 137
1.“意境”批评的基本所指及其理论价值 137
2.意境的解读:绘画的接受——批评与意境 139
3.意境与意会:接受者的深层解读 141
4.传统绘画批评的“意境”概念与山水画意境 142
(二)意境论的产生、发展与研究 147
1.意境论的产生及唐以前的发展历史 147
2.唐代绘画的诗化与意境范畴的产生及批评意义 149
3.意境理论的当代的研究 152
(三)意境与美:艺术本质的再理解 154
1.康德“美的艺术”与意境 154
2.中国绘画的意境原则 154
3.意境形态与美的本质 158
4.意境的整体性 159
5.意境美的不确定性:含蓄与模糊朦胧 160
(1)意境的含蓄美 160
(2)意境的模糊朦胧之美 163
(四)意境范畴的理论渊源 164
1.儒家的思想资料及文人的艺术实践与“意境”范畴的理论构成 165
2.老庄道玄的艺术思想资料与“意境”范畴的理论来源 166
3.佛学禅见与艺术意境范畴的产生 167
(1)佛学的传入及与儒道的合流与“意境”范畴 167
(2)佛陀范畴与“意境”范畴 168
(3)意境与禅境 170
(4)天人合一论与佛家意境说的形成 171
(五)意境的基本构成:意(主)境(客)的对立与统一 171
1.主客观的统一与“意境”、创作与批评的视角 172
2.“意”与“境”的对立与统一:创作与批评的视角 177
3.“意象”和“意境”的联系与区别 178
4.情境与意境 181
(1)“意境”与“情境”的联系与区别 181
(2)情境统一于笔墨的内在契机 182
(3)情境交融与意境的创造 184
5.“意境”与“形象” 190
6.“意境”与“典型” 193
(1)作为审美创造与批评范畴的意境与典型 193
(2)意境与典型的艺术认知论、功能论区别 194
(3)意境与典型:中西理论渊源与美学本质的比较 196
7.诗境与画境 197
(1)诗歌意境的绘画性 197
(2)绘画意境的诗意性 206
(六)作为绘画创作和批评范畴的“意境”之“意” 210
1.中国传统绘画的表意精神 210
2.“意”的历史发展与基本层次结构 214
3.意境之“意”的基本精神:主体性、主观性和自觉性 224
(1)“意”与情志 224
(2)“意”与“性” 226
(3)“意”与“气” 227
(4)作者之“意”与接受——批评之“意” 229
4.言意关系与意境之“意” 229
(1)言意关系与意境论 229
(2)寄言出意与意境之“意”:道通于意 231
(3)得意忘言与意境之“意”:禅通于意 232
(七)意境之“意”与“立意” 233
1.画格取决于立意 234
2.“造化——心源”与立意 236
3.笔墨技法与立意:意存笔先,画尽意在 240
4.“意匠”经营与立意 243
5.禅意画创作的“立意” 246
(八)意境之“意”与写意 248
1.写意的基本内容与要求 248
(1)写意与写实 249
(2)神形——主客关系与写意 251
(3)古典审美的写意意识和传统 251
(4)写意形式之美 253
2.写意画的产生和写意论的历史发展 255
(1)唐宋时期:写实传神的人物画的衰落与写意山水花鸟画的兴起 255
(2)宋元时期的“写意”论 262
(3)明清时期的“写意”论 268
(4)近现代写意论的发展 271
(5)“写意”的意义和异化 278
3.写意论的理论源流 278
(1)“意”与“写意” 279
(2)言、意、象之辨与“写意” 282
(3)意象、竟境与写意 282
(4)传神论与写意论 284
(5)气与写意 285
(6)书画同源与写意之“意” 290
(7)禅佛与写意画之“意” 296
(8)理性与绘画之写意 299
(9)中国古代绘画“写意”论的意义 300
4.笔墨游戏与写意 301
(1)院体画工的专尚形似格法与文人写意的游戏水墨 301
(2)写生造型与笔墨写意表现的矛盾性 303
(3)简与写意 306
(4)墨戏与感兴:笔墨写意的创作动因及其审美意义 310
(5)写意笔墨的价值:中西比较的视角度 312
(九)作为绘画创作和批评范畴的意境之“境” 314
1.景与境 314
2.意境与心“境”:意境之“境”的主观性和精神性 314
3.境界说与意境论 319
(1)由王国维的“三境界”说起 319
(2)佛学六境及艺术境界论 321
(3)禅与绘画境界中的生命律动的意识 324
(4)儒道两家哲学——艺术境界论 325
4.意境之境的构成和种类 326
(1)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326
(2)动境与静境 327
(3)“萧疏平淡”之境 331
(4)“荒寒幽寂”之境 334
(5)渺远幽深之境 343
(6)“宁静闲和”之境 346
(7)空灵之境 348
(十)虚实黑白与意境的创造和审美 349
1.虚实黑白与绘画的意境美 349
2.虚实黑白的哲学——美学原理与意境 353
3.虚实黑白与意境的含蓄之美 355
4.运用虚实黑白关系创造意境的方法 357
第三章 气韵论与传统绘画批评:望其气、求其韵 362
(一)以气韵求其画:气韵论与中国传统绘画的“接受—批评” 362
(二)气韵观念的发展历程 365
1.魏晋南北朝:气韵观念的提出及其意义 365
2.唐五代时期:“气韵”论的初步运用 367
3.两宋“气韵”论:气韵与传神 368
4.元人“气韵”论:气韵与笔墨 370
5.明人论“气韵”:士气、笔墨与气韵 370
6.清人“气韵”论:气韵论的最高发展及近代接轨 372
(三)气韵的概念和本质 376
1.六法与气韵:创作与批评的共同准则 376
2.历史上的“气韵”论含义分析 378
3.“气”与“韵”的对立统一 379
(1)“气”与“韵”的分合而论 379
(2)气韵中的主客关系及其统一 380
4.气化原理与气→韵转化 381
5.气韵与绘画的生命意识 384
6.气韵与人品 384
7.传神表意与气韵生动 385
8.意境与气韵生动 387
9.笔墨与气韵生动 388
10.气韵概念的重迭性结构 391
(1)“气韵”包含着“生动”这个概念。 391
(2)“气韵”以“气”为主 391
(3)“气”等于“势”。 391
(4)“意”影响着“气韵”。 391
(5)“气韵”与“风范”、“神”等概念紧密联系 391
(6)“情(势)”作用于“生气”,“天趣”关联着“气韵” 392
(7)“气韵”包括“经营”、“用笔”、“赋彩”等因素的构成 392
(8)“心”对“气”的影响,“形”的作用和韵的产生 392
11.“气韵”概念的交融型结构 393
(四)以气取韵:作为绘画创作与批评范畴的气韵之“气” 394
1.气之审美与批评 394
(1)审美层次上的“气”范畴含义 394
(2)气之审美的历史运用 395
(3)“望气”与绘画审美——批评的方法 397
2.从哲学本体之“气”到绘画审美之“气” 399
(1)气(道)观念:中国哲学——美学的核心和生命意识 399
(2)气与自然审美 401
(3)作为哲学概念的“气”到艺术概念之“气” 402
(4)气之阴阳与绘画中的辩证法 403
(5)“气韵生动”之“气”的形上性 405
(6)“元气”论与绘画创作及批评 407
(7)气与灵感:以气取韵与创作 410
(8)气与“以气写形”:血脉一气的造型构图方法 411
3.气犹人之“气” 414
(1)“气”的形上性 414
(2)本体之“气”与气的精神性 414
(3)人物品藻:从本然之气到体气才性 416
(4)气与气质 418
(5)气与情:情气论与绘画创作与批评 418
(6)气与力 421
(7)士气与气韵 422
(8)土气、地气与画分南北 424
4.气与势:气势审美与批评 426
(1)气势与运动 426
(2)气势与力 427
(3)气势与意境 428
(4)气势与置陈布势 429
(5)作为古典美学范畴的气与势的当代研究 431
5.气与养气:养吾静气 433
(1)气与静气的审美意义 433
(2)庄道“虚静”论与绘画中的静气修养 435
(3)儒家的人生“虚静”论与古典绘画的“静气”修养 436
(4)佛教的静修理论与古典绘画的“静气”修养 436
(5)古典绘画静气修养的积极意义 438
(6)古典绘画“静气”修养的消极影响 439
(7)养气与时代精神 439
6.“气”与中国艺术的审美特征 440
(1)气与中国艺术审美的整体性 440
(2)“气”与中国艺术审美的模糊性 442
(五)以韵生气:作为绘画创作与批评范畴的气韵之“韵” 444
1.音→声→韵:气韵 445
2.人→神→韵:神韵 447
3.意→味→韵:韵味 452
4.韵的其它 456
(1)墨韵 456
(2)韵与风格 456
(3)韵外之致 457
第四章 古典形象论与绘画批评:观其形、察其象 458
(一)形与象:绘画对客观对象的外在描绘 458
1.中国传统画论中的“形”与“象” 458
(1)人物画的“形”与“象” 458
(2)山水画的“形”与“象” 459
2.文字象形与绘画造型 460
3.“应物”以“象形” 462
(1)先秦“象形”说 462
(2)谢赫的“应物象形”:以“形的概念”造型的方法 462
(3)“应物象形”与“摹拟论” 464
4.中国传统绘画造型的原理与形而上方法 464
(1)道与绘画造型 464
(2)“骨法用笔”:笔墨线条与造型 465
(3)遗形与造型 467
(4)传神与造型、具象的意义 468
(5)意念与造型 469
5.形象的塑造:中国传统绘画的典型化与程式化 474
(1)集中与概括 474
(2)再现对象的典型性 475
(3)中国传统绘画形象的特征 476
(4)中国传统绘画形象的概念化、程式化问题 478
6.奇形与怪诞形象 483
(1)“奇形”美 483
(2)拆半表现方式与怪诞形象的产生及怪诞美 484
(3)禅宗绘画的形象怪诞与抽象性 486
(二)象、取象、象内与象外、具象与抽象 489
1.“象”与绘画批评 489
(1)中国绘画批评中的“象” 489
(2)《易》之象:中国传统美学的元范畴 490
(3)“道”之“象”——审美观照中的物象 491
(4)“象之审美”批评 492
2.“取象”:古典艺术思维方式 493
(1)画符成象与画形成象:中西绘画造型方式的比较 494
(2)“线”与“象” 496
(3)汉字与取象思维 496
(4)再现对象的细节真实性 498
3.象内与象外 499
(1)老庄的“大象”与“象外” 500
(2)魏晋玄学的“言意之辩”与画论中的“象外”说产生 500
(3)僧皎然论“采奇于象外” 502
(4)司空图论“象外之象”、“超以象外 503
(5)“象外”与虚实 504
4.“具象与抽象”:从形象到意象 505
(1)中国传统绘画的具象性 505
(2)中国绘画的抽象性——“笔墨情趣”和“离形得以”的途径 505
(3)佛教“无相”观与绘画造型艺术的抽象观念 507
(4)“有物”≠写实议,“不尚肖物”≠形式主义 508
(三)“意象”与中国绘画语言及其批评 509
1.作为传统美学范畴的“意象”概念与性质 509
(1)中国绘画语言符号的意象性和非陈述性 509
(2)作为美学范畴的“意象”的基本含义 511
(3)“意”与“象”的关系 512
(4)“意象”的整体性与辩证法:石涛“一画论”的视角 516
(5)“意象”概念在中国古代艺术体系中的性质与作用 518
2.“意象”范畴在古代艺术理论中的产生和发展 519
(1)从“意”到“象”到“意象”:先秦至魏晋,“意象”概念的形成 519
(2)刘勰《神思》“意象”与《周易》的“意”与“象”:文体分析 522
(3)刘勰《神思》“意象”与老庄“象”论 524
(4)王夫之论“审美意象”:主客观的统一 525
3.意象的构成与性质 526
(1)意象之“象”与意象 527
(2)意象之“意”与意象 536
4.意象造型:中国传统绘画的形象方法论 542
(1)“意象”造型与中国传统哲学思维 543
(2)意象造型与中国传统美学:抽象、具象与意象 544
(3)意象造型的形式因素 547
(4)中国传统绘画“意象”造型的五种方法 549
(5)意象观察与意象造型 552
5.“意象”与“意境” 554
(1)从意象到意境 554
(2)“兴象”:从意象到意境的中介 557
(3)“境生象外”与意境 559
(4)明清时期的“至境意象”论与意境 562
(5)禅境意象与审美意象 563
6.“意象”范畴的理论特性 565
(1)“意象”的作用 565
(2)“意象”的审美批评特征 565
(3)“意象”概念的模糊性与动态性 566
第五章 趣味论与传统绘画批评:玩其味、识其趣 569
(一)“趣味”与审美 569
1.“趣味”审美的产生:明中叶从意境论到趣味论 570
2.“趣味”与情调:既在内,又在外 572
3.“趣味”与民族传统 574
4.儒释道审美趣味的比较 576
5.趣味与审美:中西比较的视角 577
(二)“味”与绘画审美及批评 579
1.味之审美 579
(1)“味”:审美——批评的形上性 579
(2)品味把玩与绘画批评 579
(3)“味”与审美体验 580
(4)以“味”为基础的审美体验的其它概念 582
2.从饮食口味到审美之“味”:味之审美的历史 583
(1)先秦诸子:饮食口味之美与审美 583
(2)魏晋玄学——味之审美范畴的确立:文味→诗味→画味 588
(3)中唐以后:“味中味”到味外“味” 591
3.“味”与“韵” 592
(1)“韵”与“味”的合一 592
(2)“韵”外之致与“味”外之旨 593
4.“意味”表现与客观“再现”:中西绘画比较 595
5.古代绘画中禅味 595
6.味与情 598
7.味与和 599
(三)“趣”与绘画审美及批评 599
1.作为古典审美范畴的“趣”之审美的历史发展 599
(1)魏、晋六朝:人之趣到艺之趣 600
(2)唐宋:趣概念的开拓与分化 601
(3)明清:文人绘画理念对趣的研究与发展 602
2.“趣”与“道”:离常合道曰“趣” 603
3.趣与理:理趣审美 604
4.作为批评鉴赏范畴的“趣”与“审美”、与“场” 608
5.“趣”与主体精神 609
6.“趣”与自然:天趣审美 610
7.趣与生活:生趣审美 612
8.“趣”与逸:逸趣审美 612
9.趣与情:情趣审美 613
(1)情趣与意境 613
(2)情趣与笔墨 614
10.趣与奇:奇趣审美 615
11.“趣”的构思立意 616
12.“趣”与题诗款印 616
(四)和:中华民族及传统绘画的最高审美趣味 618
1.“和”与“乐”:远古“神人以和”的审美理想——和的产生 618
2.“和”与“合”:儒道天人哲学观的互补与传统审美 620
3.“和”与道德:儒家“德”和与道家“道”和——从人生观到审美观 623
4.“和”与辩证的对立与统一 625
5.“和”与主体客体、表现再现、诗画统一关系 627
6.“和”与中 628
(1)中与古代社会 628
(2)作为古代艺术的“和谐”之美标准的“中和” 628
(3)由“中”致”和”的美学精神与中国绘画传统 629
7.和与适、与同 632
8.和与虚、静、柔:儒道互补 633
9.和与丑 636
10.儒释道论和谐美 637
11.西方古典艺术的和谐之为美 638
(五)“雅”趣审美:典雅与高雅 639
(六)奇趣审美 643
1.奇与美 643
2.奇与新:新奇审美与批评 644
3.奇与思:构思立意与奇趣审美 645
4.奇与平:平中求奇 646
5.奇与笔墨 647
(七)朦胧模糊之趣味审美 647
1.朦胧模糊与藏 647
2.朦胧糊糊与距离 648
3.朦胧模糊与隐寓象征 648
4.朦胧模糊与运动幻化 649
第六章 人品—画品论与绘画批评:因其人、论其品 651
(一)中国绘画批评重人品与画品关系的传统 651
(二)人品—画品论的理论意义和涵义 652
1.人品含德但不等于品德 652
2.“画品”即“人品”:古典绘画的接受——批评原理与方法 655
(三)“体性”:人品—画品的内在外显关系 660
1.主—客关系的统一与中国绘画中主体性:生命美学意识 661
(1)审美创造与批评活动中的“入内”与“出外”:主客体的信息—能量交换加工过程 661
(2)“天人合一”观念下的主体性结构:中国艺术精神 662
(3)中国绘画理论的生命美学形态 666
2.物—我关系的统一:“自我”与绘画活动中的个性 673
(1)“物我为一”的最高审美境界 673
(2)“应物象形”中的“物观”与“我观”的统一:意象观察方法的个体性 675
(3)对象中的“自我”:绘画中的主体性与个性 680
3.心—物关系及其统一:“心源”与中国传统绘画的精神性 694
(1)“造化”与“心源”的统一 694
(2)“心源”的表征:中国绘画的精神性 701
(四)中国传统绘画和绘画批评的人文(人本)精神:“人品—画品”论的文化学依据 707
(五)人物品藻:中国绘画批评中“人品—画品”论的人文主义历史与传统 710
1.六朝:人物品藻中“以人为本”的“人品——画品”论肇始 710
2.宋元“以品定位”中以“人性”为中心的“人品——画品”论 714
3.明代:文人画思潮中以“文”为本的“人品——画品”论 716
4.清代学术集成中的以“学”为本的“人品——画品”论 719
(六)品德与画品:人品—画品论的伦理学基础 722
1.品德与绘画 722
2.天人关系与道德人品 723
3.儒家“礼”教哲学与中国传统绘画 724
4.道家:“不可无文”的文德关系 725
5.“比德”的自然审美观:自然审美的伦理精神 726
(七)“宣德”:人品—画品论的社会功能论依据 729
1.“宣德”的社会功能依据之一:绘画的产生——神人之间的桥梁 729
2.“宣德”的社会功能依据之二:宗法社会“礼图并行”的美学指导思想——宫廷和庙堂绘画精神 730
3.“宣德”的社会功能依据之三:“助教化”与“修人伦” 737
4.“宣德”的社会功能依据之四:义务本位与中国绘画精神—人间与超人间 744
(八)“修品”:人品—画品论的人文功能依据 747
1.“游于艺”:人文功能论的定位——“文人”与“人文”的认同和悖离 747
2.“乐志”与“修品”:人生目标与人品的认同 749
3.畅神与“修品”:精神生活与人品的认同 750
(1)宗炳的“含道赪物”和“畅神而已” 750
(2)道玄的“游心”畅神与修品 752
(3)文人绘画畅神与达意的审美追求 753
4.悦性怡情与“修品”:情感活动与人品的认同 754
(1)绘画的悦情作用与修品 754
(2)道家的“文”与“娱”:唯美主义功能观与修品 754
(3)卧游:心理替代与修品 755
(4)从“自娱”到“墨戏”:文人绘画与主体精神境界的弘扬 756
(5)民间吉祥题材与绘画的悦情功能 759
5.艺术认识功能与“修品”:艺术认知与人品的认同 760
(1)绘画的认识功能 760
(2)“洗心”与绘画的哲学认识论功能 760
(3)老庄的“顿悟”与绘画的认识功能 762
(4)“筏”与“悟”:禅宗的艺术认识功能观——现实超越的工具 765
(5)“梦”与“顿悟”:禅宗绘画的认识功能 767
6.绘画的心理调节功能与“修品” 768
(1)绘画与精神寄托及精神皈依功能 768
(2)绘画的心理补偿功能 769
(3)绘画的心理渲泄功能与修品 775
(4)绘画的心理治疗功能与修品 777
7.绘画养生与人品修养 780
(1)董其昌的说法与金学智先生的统计学的证明 780
(2)董其昌关于“逸笔增寿、工画笔短寿”之论 781
8.烟云供养:绘画与“天人合一”的修品功能 783
(九)人格与画品:“人品—画品”论的社会心理学依据 787
1.传统人格理想与绘画审美理想的同构 787
(1)“人格化”:中国绘画批评的人文精神 787
(2)主体人格精神与中国绘画艺术 788
(3)儒家“仁人志士”的人格理想与中国传统绘画 789
(4)道家以“游”为核心的自由人格理想与艺术追 792
(5)儒道理想人格与审美理想的差异 794
(6)释禅的“空无”理想人格与简淡型审美追求 796
(7)庄禅理想人格的异同及艺术追求 797
(8)儒禅道三家的理想人格与中国艺术传统 798
2.人格的分裂与“画品”:—历史上的怪诞人格与“画品 798
(1)人格与画品的认同与悖离:文化——心理学分析 798
(2)绘画史上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怪诞人物与人格 800
(3)大师与“怪诞”的比较:基本评价 811
(十)画人与画体:人品—画品论在形式体裁上的延伸 812
1.南人北人与南宗画北宗画 813
(1)南宗画与北宗画 813
(2)南学“简约”与北学“深芜” 814
(3)南“顿”与北“渐” 818
(4)南“韵”与北“气” 819
(5)南宗之“韵”与“人品—画品” 823
2.文人、画工与文人画、画工画 824
(1)“画工”与“文人”及其绘 824
(2)“人品—画品”与文人画:以道德气节为核心 827
(3)文人画的“文人”身份构成分析 832
(4)南北分宗的观念与文人画:南宗的身份阐释 835
(5)文人画体 836
(6)文人画形成的历史 839
(7)文人画的艺术内涵与画工画的比较 841
(8)文人与水墨画 845
(9)文人与“墨戏”画 847
3.利(隶)家、行家与利(隶)家画、行家画 848
(1)利(隶)家与行家的区别:书画美学观的差异及认同 848
(2)从绘画六法的“骨法用笔”到文人利(隶)家的“引书入画”:利(隶)家的艺术路径 849
(3)“一画”之法与引书入画 854
(4)“写”与“画”的对立或区别——利(隶)家引书入画的技法核心 855
(5)升华于神形的“逸”与利(隶)家的“以书如画” 858
(6)利(隶)家水墨山水的异化 859
(7)行家画的准则:“形似” 860
4.作家、匠家与作家画、匠家画 862
(1)作家与作家画体 862
(2)临、摹、仿:作家画体的技法体系分析 864
5.士大夫与士大夫画 870
(1)士大夫画体及其审美 870
(2)山水画与士大夫画 872
6.“写意家”与“写意画” 874
7.宫廷画院与院体画 875
8.民间艺人绘画及其存在形式 881
(1)民间绘画的作者 881
(2)民间绘画的存在形式 882
9.隐士、遗民与隐士画、遗民画 884
(1)隐逸人格的文化背景与艺术意义 884
(2)隐士与隐士画 885
(3)隐逸人格与古代山水画的发展 889
(4)“遗民画”:王维的一路 890
10.道人衲子与释道画 893
(1)历史上的道士、僧人画家 893
(2)释道人物画 896
11.闺阁名媛画家与仕女画 898
(1)古代女子绘画及其研究意义 898
(2)元代以前的早期女子绘画 899
(3)元代女子画家管道升 899
(4)明代女子绘画 900
(5)清代女子绘画 903
(6)仕女画 906
12.画家与绘画的风格流派:常见的几种画体存在形式 910
(1)吴带曹衣 910
(2)徐黄异体 910
(3)米家山水 911
(4)湖州竹派 912
(5)常州画派 913
(6)吴门画派 913
(7)松江画派 915
(8)浙江画派 915
(9)新安画派 916
(10)黄山画派 917
(11)虞山画派 917
(12)娄东画派 920
(13)江西画派 922
(14)海上画派 922
(15)岭南画派 925
(16)六朝四家 926
(17)南宋四家 926
(18)元四家 926
(19)元六家 926
(20)明四家 927
(21)画中九友 927
(22)金陵八家 927
(23)清六家 927
(24)四王 927
(25)清初四高僧 927
(26)扬州八怪 928
(27)画中十哲 929
13.其他以人物为题材的画体 930
(1)人物画 930
(2)写真 931
(3)传神 931
(4)绣像 931
(5)衣冠像 931
(6)顶相 932
(7)整身 932
(十一)学行:“人品—画品”论的修养论依据 932
1.读书与行路 933
(1)读书与学养 933
(2)学力与功力 935
(3)勤奋积学 936
(4)游历与体察 937
2.“静”:从艺的心态与修养 939
3.胸中块垒,笔底春秋:避世脱俗的人生心态与修养 940
4.附:名家和大家(陈传席) 946
第七章 风格方法论与绘画批评:明其格 尽其法 948
(一)艺术风格与绘画“鉴赏—批评” 948
1.绘画风格构成因素的三层次:作品的视角 948
2.绘画的内容(要素)与风格 950
(1)题材、主题与风格 950
(2)风格的本质:时代精神与主体个性 950
(3)风格与品格 952
(4)风骨与风格 953
3.绘画的形式(要素)与绘画时代风格分析 955
(1)滕固 绘画史研究与时代——风格分析法 956
(2)高居翰“生活方式与风格倾向”对应方法及班宗华等人的批评 957
(3)王新伟哲学——美学——绘画风格流变的观点和方法 958
(4)形式结构与时代风格分析 959
(5)师授师承传统与古典绘画形式结构 960
(6)南禅宗与禅画的简约风格 963
(7)民间美术与民族传统风格 966
(8)系统方法与中国画现当代风格流派的本体演变 966
4.绘画“风格”的三组特性 968
5.中国绘画的艺术风格:表现性 969
6.风格与书画评鉴的悖论:考古学方法的引入 970
(二)格法与批评 972
1.传统绘画理论中的理法与格法 972
2.本源一气与格法 973
3.画诀与格法 974
4.条理脉络与格法 975
5.“一画”与格法 976
6.笔墨气韵与格法 977
(三)程式化与绘画批评 977
1.格法与程式化的产生 977
2.中国画与“程式化” 978
(1)张僧繇的佛像绘画风格:“张家样” 979
(2)北齐曹仲达的佛像绘画风格:“曹家样” 987
(3)“宋元(古典)样式”与明清时代风格 988
(4)中国绘画程式的当代发展 990
3.程式与程式化的原理和本质 993
(1)程式的四个主要特征 993
(2)程式与表现 994
(3)程式与创造 996
(4)“程式”与“抽象” 997
(5)程式与形式 999
(6)程式与成熟 1001
(7)笔墨与程式 1002
4.程式化的批评 1002
(1)中国绘画的“程式化”:肯定与否定 1002
(2)对“程式化”的虚无主义的态度——王逊为代表的观点 1003
(四)“法—技”观念与中国传统绘画批评 1004
1.“法”:作为古典绘画美学的范畴 1004
(1)中国画的方法技巧体系 1005
(2)法与心 1006
(3)法与我 1008
(4)意与法 1009
2.“法”的变化与创新 1011
(1)法与化 1011
(2)道家:不艺之艺与无法之“法” 1011
(3)法与无法:儒道的异趣 1013
3.技与法 1016
(1)道与技(法):形上与形下的融通 1016
(2)道与技:形式对内容的消解 1017
(3)技与道——艺德关系 1018
(五)笔墨:法之形而下一中国传统绘画的形式语言 1019
1.笔与墨的辩证法与笔墨审美 1019
(1)笔与墨的辩证统一 1019
(2)笔墨与技法 1023
(3)笔墨审美 1027
(4)笔墨与绘画批评 1041
2.笔法辩证与笔法审美 1045
(1)笔法的辩证法 1045
(2)笔法与审美 1049
(3)用笔 1055
(4)几种常用笔法 1062
3.笔法与线条造型 1063
(1)中国绘画中的线条 1063
(2)常用线法 1068
(3)皴法与笔法 1070
4.墨色审美与墨法 1074
(1)墨色审美的形上分析 1074
(2)墨法:技法的视角 1086
(3)墨之“五墨六彩” 1091
(六)墨戏与技法的超越 1093
(七)常用墨法 1094
第八章 品第论:“四品定位”的品画标准与方法 1096
(一)“品”:绘画批评的等级方法 1096
(二)艺术品评的产生:宗法社会与审美等级论 1098
(三)从“六法”、“三品”到“四品”、“十二品”和“二十四画品”:绘画品第标准的历史发展 1099
1.六法:从画法到品法 1099
2.三品:从书品到画品 1099
3.四品论画标准的形成及其滥觞:十二品及二十四品 1100
5.黄休复品画四格中的理法关系 1103
6.逸、神、妙、能四品的阴阳相推之理 1105
7.历来“四品定位”方法的“形似”和技巧要求 1106
(四)逸品:绘画批评(品第)的审美理想 1108
1.逸美思想的产生和作为美学范畴的“逸” 1108
(1)“逸”美思想的产生及美学性质 1108
(2)“逸”概念的内涵和结构 1110
2.“逸”的文化特征与老道的人生态度 1113
3.“逸”与自然 1120
(1)魏、晋与宋、元的差异:自然作为“逸”的核心精神的成立 1120
(2)道家哲学与“自然天成”之美 1122
(3)“天人合一”与自然朴素之美 1122
(4)师法自然与“自然为工”的审美观 1122
4.“逸”与“气”:逸气的审美价值 1123
(1)魏晋的主气尚“逸” 1123
(2)倪瓒的生世与“逸气”论 1134
5.“逸”与性 1136
(1)“逸”与性情 1136
(2)逸与性灵 1140
6.“逸”与写意 1142
(1)“逸”与形似:从传神到写意的中间环节 1142
(2)“逸笔”、“逸气”与“写意”理论的发展 1143
7.“逸”与简约 1146
(1)中国绘画尚简的文化原因 1146
(2)中国绘画的尚简精神 1149
(3)唐宋以来尚简的艺术思想自觉的观念 1151
(4)尚简的创作与批评:减笔与减色 1153
(5)“简约”与省约 1167
(6)简约与自然:中西比较的视角 1168
8.“逸”与灵空 1169
(1)虚无简约与空灵 1169
(2)心之虚静与“空灵” 1170
(3)空灵与妙悟:接受—批评的方式 1171
9.“逸”与“冲淡” 1172
(1)冲淡与虚静 1172
(2)“冲淡”与恬和 1174
(3)冲谈与简约 1175
(4)冲淡与“平易” 1175
(5)冲淡与形式 1176
(6)冲淡的审美意义 1177
10.“逸”与放野 1179
11.“逸”与狂 1180
12.“逸”与清 1183
(1)清逸之逸 1183
(2)清丽之逸 1184
(3)清淡之逸 1185
(4)清新之逸 1186
(5)清瘦之逸 1189
13.书之“逸”与画之“逸”:“逸笔”的美学分析 1192
14.诗之“逸”与画之“逸”:逸意的美学分析 1199
15.乐之“逸”与画之“逸”:逸韵的美学分析 1200
16.“逸”与古代美学概念的多向性 1201
17.逸概念的批评及其消极意义 1202
(五)神品:本体与文化的展示与升华 1203
1.“神”:作为文艺审美——批评的形上性 1203
2.“神品”与“逸品”:绘画批评中四品定位中的两类主要的风格类型 1204
3.艺术形神论与哲学形神论 1205
4.绘画美学形神论与文学言意论 1208
5.形神统一与神品 1210
(1)形与神的对立与统一:画理与哲理 1210
(2)形与神的对立统一:批评中的辩证法 1212
(3)形与神的对立统一:古典美学范畴结构的自律性 1214
(4)形与神的对立统一:绘画意境的创造 1214
6.“神形兼备”与神品 1215
7.“略形取神”与神品 1219
8.传神与“神品” 1222
(1)“传神”论的理论与实践渊源 1222
(2)传神与艺术创作和批评 1231
(3)“传神”论与主客体关系 1232
(4)传神与意象 1234
(5)拟人与“传神” 1237
(6)写意与“传神” 1239
(7)传神论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影响 1241
9.“以形写神”、“以形传神”与“神品” 1242
(1)“以形写神”与传神论 1242
(2)历代画论中的“重形似”的主张与“传神” 1243
(3)从“应物象形”到“以形传神” 1247
(4)外师造化与以形传神 1250
(5)“以形写神”与“遗形传神” 1251
(6)宋元明清的“象外摹神”说及批评 1252
(7)“以形写神”与意象创造 1253
10.“以神写形”与“神品” 1255
(1)“以神写形”与“传神” 1255
(2)“以神写形”与作者的主观能动性 1256
(3)“以神写形”与真情实感 1256
11.“似与不似”与写形 1258
(1)二种写实(写形)传统 1258
(2)从“离形得以”到“不似之似” 1261
(3)“似与不似之间”与意象思维 1265
12.“神似”与“神品” 1268
(1)从“形似”到“神似” 1268
(2)历代画论中的神似论 1269
(3)“形似”与“神似”的美学聚讼与归一 1272
(4)“神似”与神家、神品 1273
13.“神思”、“神志”、“神气”与“神品” 1274
14.神韵与神品 1275
(1)形神之“神”与神韵之“神” 1275
(2)神与韵:从顾恺之到谢赫 1277
(3)“神韵”对“气韵”的改造:“神韵”与“象外” 1280
(4)“神韵”诗与南宗画:王维的意义 1282
(5)“神韵”与山水诗画的朦胧美 1285
(6)“神韵”作为绘画批评范畴的功能性特征 1288
(7)“神韵”作为绘画批评范畴的模糊性特征 1288
(六)妙品:“妙造自然”的境界 1290
1.“妙”之本体 1290
(1)老子论“妙”:哲学本体论的范畴 1290
(2)庄子论“妙”:由哲学本体论到人生价值意义范畴的发展 1291
(3)魏晋人“妙”由哲学本体论到美学范畴 1293
(4)佛教论妙:与绘画审美 1294
2.“妙”之品评 1295
(1)妙品与能品 1295
(2)妙品与神品 1296
(3)“妙”与“象” 1296
(4)“妙”与“境” 1297
(5)妙与美 1298
(6)妙与气韵 1299
(7)妙与悟:艺术审美通感论 1299
3.“妙”造自然艺术与自然的关系 1301
(1)主客体关系 1301
(2)“妙造自然”与“摹仿自然” 1301
(3)“妙造自然”之妙的创作与批评意义 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