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总论 3
第一章 寄生虫对人类的危害 3
第二章 寄生虫生物学 7
第一节 寄生现象 7
一、互利共生 7
二、偏利共生 7
三、寄生生活 7
第二节 寄生虫与宿主的类别 7
一、寄生虫的类型 7
二、宿主的类型 8
第三节 寄生虫的生活史 9
一、直接发育型 9
二、间接发良型 9
三、寄生虫对寄生生活的适应性变化 9
第四节 寄生虫的营养与代谢 10
一、寄生虫的营养 10
二、寄生虫的代谢 10
第五节 寄生虫的分类 11
第三章 寄生虫和宿主的相互关系 15
第一节 寄生虫对宿主的作用 15
一、夺取营养,影响吸收 15
二、机械性损伤 15
三、毒素作用 15
四、免疫病理 15
第二节 宿主对寄生虫的影响 16
第三节 宿主与寄生虫相互作用的转归 16
第四节 寄生虫感染免疫的特点 16
一、免疫类型 16
二、寄生虫抗原 17
三、免疫应答 17
四、免疫逃避 19
五、免疫致病 20
第四章 寄生虫病的防治 22
第一节 寄生虫病的特点及临床表现 22
一、寄生虫病的特点 22
二、临床表现 23
第二节 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条件和特点 24
一、发生流行的基本条件 24
二、流行的影响因素 25
三、流行特点 26
第三节 寄生虫病的流行现状和防治对策 27
一、流行现状 27
二、防治对策 28
第二篇 医学原虫 33
第五章 概述 33
第六章 叶足虫 39
第一节 溶组织内阿米巴 39
第二节 其他人体非致病性阿米巴 45
一、迪斯帕内阿米巴 45
二、结肠内阿米巴 46
三、哈氏内阿米巴 46
四、微小内蜒阿米巴 47
五、布氏嗜碘阿米巴 47
六、齿龈内阿米巴 47
第三节 致病性自生生活阿米巴 48
一、福氏耐格里阿米巴 49
二、棘阿米巴 50
第七章 鞭毛虫 52
第一节 阴道毛滴虫 52
第二节 蓝氏贾第鞭毛虫 54
第三节 利什曼原虫 58
一、杜氏利什曼原虫 58
二、热带利什曼原虫 63
三、巴西利什曼原虫 64
四、黑西哥利什曼原虫 64
第四节 锥虫 65
一、布氏锥虫 65
二、克氏锥虫 67
第五节 其他鞭毛虫 69
一、人毛滴虫 69
二、口腔毛滴虫 70
三、脆弱双核阿米巴 70
第八章 孢子虫 73
第一节 疟原虫 73
第二节 刚地弓形虫 88
第三节 隐孢子虫 94
第四节 肺孢子虫 97
第五节 其他孢子虫 102
一、肉孢子虫 102
二、等孢球虫 103
三、微孢子虫 105
第九章 纤毛虫 109
第三篇 医学蠕虫 115
第十章 吸虫 115
第一节 概论 115
第二节 华支睾吸虫 118
第三节 并殖吸虫 123
一、卫氏并殖吸虫 123
二、斯氏狸殖吸虫 126
第四节 日本裂体吸虫 127
附:尾蚴性皮炎 140
第五节 布氏姜片吸虫 141
第六节 肝片吸虫 144
第十一章 绦虫 146
第一节 概论 146
第二节 链状带绦虫 150
第三节 肥胖带绦虫 154
附:亚洲带绦虫 157
第四节 细粒棘球绦虫 158
第五节 多房棘球绦虫 163
第六节 曼氏迭宫绦虫 165
第七节 其他绦虫 168
一、微小膜壳绦虫 168
二、缩小膜壳绦虫 170
三、阔了裂头绦虫 171
四、犬复孔绦虫 173
第十二章 线虫 176
第一节 概论 176
第二节 似蚓蛔线虫 180
第三节 毛首鞭形线虫 184
第四节 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和美洲板口线虫 185
第五节 蠕形住肠线虫 191
第六节 粪类圆线虫 193
第七节 丝虫 196
一、班氏吴策线虫和马来布鲁线虫 197
二、旋盘尾丝虫 203
三、罗阿丝虫 204
第八节 旋毛形线虫 205
第九节 结膜吸吮线虫 209
第十节 广州管圆线虫 210
第十一节 东方毛圆线虫 212
第十二节 棘颚口线虫 213
第十三节 美丽筒线虫 215
第十四节 异尖线虫 217
第十五节 其他线虫 220
第十三章 猪巨吻棘头虫 223
第四篇 医学节肢动物 227
第十四章 概论 227
第一节 主要医学节肢动物类群 227
第二节 医学节肢动物与疾病 228
一、节肢动物与医学的关系 228
二、医学节肢动物对人体的危害方式 228
三、与节肢动物有关的疾病 230
四、媒介节肢动物判断 230
第三节 医学节肢动物生态与防制 232
一、医学节肢动物生态 232
二、医学节肢动物防制 233
第十五章 昆虫纲 236
第一节 概述 236
第二节 蚊 237
第三节 蝇 244
第四节 白蛉 248
第五节 蚤 250
第六节 虱 253
第七节 蜚蠊 255
第八节 其他昆虫 257
一、蠓 257
二、蚋 259
三、虻 260
四、松毛虫 262
五、隐翅虫 263
六、臭虫 264
第十六章 蛛形纲 267
第一节 蜱 269
第二节 恙螨 272
第三节 革螨 274
第四节 疥螨 275
第五节 蠕形螨 276
第六节 其他螨类 277
一、尘螨 277
二、粉螨与蒲螨 278
第五篇 寄生虫病的诊断技术与治疗药物 283
第十七章 寄生虫感染的实验诊断技术 283
第一节 病原学诊断方法 283
一、粪便检查 283
二、血液检查 285
三、其他排泄物、分泌物和体液检查 286
四、活组织检查 287
五、寄生虫体外培养和动物接种 288
第二节 免疫学诊断方法 289
一、皮内试验(IDT) 289
二、环卵沉淀试验(COPT) 289
三、间接血凝试验(IHA) 290
四、胶乳凝集试验(LA) 290
五、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291
六、酶免疫转移印迹试验(EITB) 293
七、放射免疫电泳(RIA) 294
八、免疫荧光法(IF) 294
九、其他免疫标记技术 296
第三节 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 298
一、PCR技术 298
二、DNA探针技术 299
三、基因芯片技术 299
第十八章 常用抗寄生虫药物 301
第一节 抗寄生虫药物的种类与选择 301
一、常用的抗寄生虫药物 301
二、抗寄生虫药物的选择 302
第二节 抗寄生虫新药—青蒿素及其衍生物 307
第三节 寄生虫病的化学治疗 310
一、原虫病的化学治疗 310
二、蠕虫病的化学治疗 311
一、寄生虫图片资源 314
附录一 医学寄生虫学常用网站 314
一、寄生虫图片资源314二、寄生虫学中文学习网站 314
三、寄生虫学相关杂志 315
四、寄生虫学数据库 316
五、专业研究网站 316
六、综合性网站 317
七、寄生虫学学会 318
附录二 主要参考书目 319
一、医学教材类 319
二、专著、教学参考书类 320
附录三 英、中名词对照 322
彩图 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