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引论 1
1.1 本研究提出的背景 1
1.2 本研究的目标 16
1.3 本研究的意义 17
1.4 本研究的创新点和难点 17
1.5 小结 18
第二章 汉语熟语单位 19
2.1 熟语单位的界定 19
2.2 熟语单位的判定原则 21
2.3 熟语单位的范围 27
2.4 熟语单位的判定方法 30
2.5 小结 32
第三章 基于2001~2003年《人民日报》的汉语熟语单位提取研究 35
3.1 语料的选取 35
3.2 语料库及语料库语言学 46
3.3 词语自动提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47
3.4 我们对中文信息处理及汉语的认识 53
3.5 提取熟语单位的方法和技术路线 56
3.6 辅助提取手段分析 68
3.7 部分结果验证及相关分析 71
3.8 小结 74
第四章 三字格熟语单位研究 75
4.1 已有的研究 75
4.2 三字格概况 76
4.3 音节为“1+2”式、结构为“V+N/NP”式的三字格 88
4.4 音节为“2+1”式、结构为“V/VP+N”式的三字格 90
4.5 小结 91
第五章 四字格熟语单位研究 93
5.1 已有的研究 93
5.2 四字格概况 94
5.3 “N+V”式的四字格 102
5.4 “V+N”/“V+V”式的四字格 106
5.5 小结 107
5.6 附论五字格 108
第六章 流行语研究 111
6.1 引言 111
6.2 关于“流行”的界定 112
6.3 关于流行语的语言学研究 113
6.4 流行语的科学认定 117
6.5 余论 123
第七章 字母词语研究 125
7.1 引言 125
7.2 基于词典的字母词语的分类及相关分析 126
7.3 基于报纸语料库的字母词语的使用情况举隅 127
7.4 关于字母词语规范的两点思考 130
7.5 附论插入语 135
第八章 简称考察研究 145
8.1 引言 145
8.2 简称的界定 146
8.3 简称的分类 147
8.4 固定简称 148
8.5 临时简称 161
8.6 通过形式标记提取的简称例示 164
8.7 小结 166
第九章 结语——兼论熟语单位的应用价值 167
9.1 本书的研究方法 167
9.2 熟语单位的应用价值 168
9.3 存在的问题与下一步工作 170
附录1 两本新词语词典所收的部分新词语比较 175
附录2 基于大学生的词语语感调查表 179
附录3 从2001~2003年《人民日报》中切出的部分2字串 187
附录4 从2001~2003年《人民日报》中切出的部分3字串 189
附录5 从2001~2003年《人民日报》中切出的部分4字串 193
附录6 从2001~2003年《人民日报》中切出的部分5字串 196
附录7 从2001~2003年《人民日报》中切出的部分6字串 198
附录8 从2001~2003年《人民日报》中切出的部分7字串 200
附录9 从2001~2003年《人民日报》中切出的部分8字串 202
附录10 2001~2003年《人民日报》的部分三字格熟语单位 204
附录11 2001~2003年《人民日报》的部分四字格熟语单位 209
附录12 2001~2003年《人民日报》的部分五字格熟语单位 217
附录13 2001~2003年《人民日报》中相同的部分熟语单位 220
附录14 2001年《人民日报》的部分引号抽取串 222
附录15 2002年《人民日报》的部分引号抽取串 229
附录16 2003年《人民日报》的部分引号抽取串 235
附录17 2001~2003年《人民日报》中相同的部分引号抽取串 240
附录18 1998年1月《人民日报》的部分“V+V”实例 242
附录19 《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收录的简称词条 246
附录20 2002年《人民日报》中的部分简称 249
附录21 本书所使用的标记集 251
参考文献 253
后记 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