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君劢解读 中国史境下的自由主义话语》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丁三青著
  • 出 版 社: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305058202
  • 页数:372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以现代性和“中国史境”为理论支撑,以张君劢为中心,以自由主义为主轴,以1946年的中国为时空经纬,搭建了一个“T”字形分析模型。并以思辨的目光和实证的方法,通过对中国自由主义的中西思想渊源及其兴衰流变的历史脉络的把握,以及对张君劢自由主义的结构形态及其演变历程的解剖,解读了“中国史境”下的自由主义话语体系及其历史命运,拂去了掩压在自由主义之上的厚尘。

序 1

引子 1

第一章 史境与自由主义 7

一、方法论问题 8

自由主义的现代性起源 8

史境与自由主义 13

二、自由主义的解读模式:以英、德为例 15

英国的自由主义解读模式 15

德国的自由主义解读模式 22

三、“中国史境”与自由主义 29

现代性诉求与自由主义在近代中国的出现 29

“中国史境”下的自由主义解读模式 35

话语横移 41

中国自由主义者的生存样态 45

第二章 中国自由主义的流派与特点 48

一、中国自由主义的流变 48

严复与中国自由主义的产生 48

新文化运动:中国自由主义运动的开始 53

1920~1927:中国自由主义的分化与自由主义运动的困挫 57

1927~1937:资产阶级的异化与自由主义者的抗争 65

1937~1945: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 77

1945~1949:自由主义运动的最高潮与自由主义的式微 90

二、中国自由主义流派考论 91

胡适的实用主义 91

张东荪的社会主义 101

陈独秀的民主主义 112

梁漱溟的民粹主义 114

三、中国自由主义流派对勘 118

“直线横移”与“错置具体感的谬误” 118

“中国问题”与“话语修正” 119

理论混杂与中间道路 121

“文化边际人”与现实政治态度 121

第三章 西方话语与中国儒学的杂糅 123

一、张君劢对西方话语的横移与自由主义 123

德国的哲学 123

英国的政治 131

二、张君劢对中国儒学的承接与自由主义 139

儒学的现代性解读 140

精神自由与新儒家 148

第四章 在自由与权力之间 153

一、文化民族主义 153

中国传统民族观念的反思 153

培养新的“中华民族性” 155

二、国家主义 157

国家民族本位 157

统一与民权 162

三、宪政主义 165

“宪法之父” 165

宪政何以成为必要 170

宪政何以成为可能 172

四、民主政治 177

理性政治 178

政党思想 179

修正的民主政治 184

人权思想 191

五、社会主义 197

社会主义的解读 197

社会民主主义 200

国家社会主义 204

民主社会主义 212

第五章 “百家争鸣”与“中间道路” 218

一、1946年的现代性意义 218

现代性与“历史时间” 218

1946:现代性与中国的自由主义 222

二、又一个“百家争鸣”时期 226

民主社会主义的国际大合唱 226

“第三条道路”:自由主义者对战后中国现代性方案的设计 230

三、调处国共冲突 246

倾力于三大问题的解决 246

调处国共冲突 253

第六章 中国自由主义的大转折 260

一、“国大”:众矢之的 260

二、张君劢:“有条件参加‘国大’” 266

在“国大”门槛前徘徊 266

“有条件参加‘国大’” 271

三、原因分析 281

民社党生态的困窘 281

国民党投其所好,百般拉拢 286

充满矛盾的自由主义理念 289

“宪法之父”的“宪政情结” 292

人格分裂与异化 297

四、大受物议 302

第七章 历史的余音 307

一、自由主义阵营的分化 307

张君劢被民盟开除 307

张君劢与民社党的分裂 310

二、猎官分肥 312

三、最后的表演 318

美国的新战略 318

“新第三方面”的自由主义运动 323

拥戴李宗仁 328

四、为蒋介石捞取救命稻草 331

“隔江而治” 331

“三分天下有其一” 334

参加新政协 336

第八章 自由主义之悲 340

一、自由主义与中国的现代化 340

自由主义与中国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 341

自由主义与民主政治的实现 343

自由主义与经济现代化 344

自由主义与文化现代化 344

二、自由主义之悲 345

过分强大的现实建制的权力 347

软弱的第三种势力 348

资本主义的样态与“双重自由” 351

理论体系的缺陷 353

乌托邦的儒家政治道德 354

三、历史的回眸 358

参考文献 362

后记(一) 368

后记(二) 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