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问题·假设·研究方法 1
第一节 实际问题 1
第二节 假设 6
一、不同的理论解释模式 6
二、理论假设 10
三、几个重要概念的诠释 12
第三节 研究方法 21
一、调查的难度分析 21
二、参与观察法 23
三、个案访谈法 25
四、文献研究法 26
第二章 社会·制度·文化——背景分析 30
第一节 “浙江村”的由来及形成 30
一、“浙江村”的含义 30
二、“浙江村”的地理位置 31
三、“浙江村”的历史 34
第二节 “浙江村”的宏观背景 39
一、变迁因素的积压和沉淀 39
二、改革与社会变迁 45
第三节 区域结构差异与效应 55
一、城乡差别 55
二、北京与温州 60
第四节 文化与行动 74
第五节 小结 80
第三章 “浙江村”的行业 84
第一节 生意和行业结构 85
一、政策与行业结构 85
二、经营素质与行业结构 88
三、设施与行业结构 102
第二节 外向行业 106
一、外向行业与内向行业的区别 106
二、服装业 107
第三节 专业市场 138
第四节 小结 144
第四章 内向行业 149
第一节 功能需要和行业结构 149
一、功能需要和条件 149
二、行业结构和功能 153
第二节 具体行业剖析 154
一、服装辅料和皮头回收 154
二、饮食业、菜蔬业和理烫发业 159
三、诊所 165
四、交通服务业 170
五、房地产业 175
六、教育 182
七、其他内向行业 186
第三节 小结 189
第五章 人际关系模式 192
第一节 亲属关系 193
一、亲属关系与社会流动 193
二、“浙江村”的户内亲属关系 195
三、户际亲属关系 203
第二节 地缘与团伙 208
一、地缘关系构成 208
二、地缘关系存在的原因 211
三、地缘与团伙 213
第三节 朋友关系和业缘关系 214
一、业缘关系 214
二、朋友关系 215
第四节 小结 218
第六章 整合与重构 221
第一节 整合机制和水平 221
一、专业化和功能互赖性整合 221
二、制度化和制度性整合 226
三、社会化和认同性整合 227
四、“浙江村”的总体整合水平 229
第二节 结构性脱节、失范和混乱 232
一、结构脱节和混乱 232
二、社会失范与混乱 238
第三节 社会重构 245
一、组织化 246
二、认同重构 251
三、一个具体建议:营造“浙江城” 253
结束语:“浙江村”的命运和前程 260
一、“浙江村”与我国社会流动趋势 261
二、“浙江村”与市场经济 263
三、“浙江村”存在的合理性问题 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