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第一章 学习的科学哲学思想 1
一、学习的性质 1
(一)学习的界定 2
(二)学习的内容 4
(三)学习的特征 5
(四)学习的类型 8
二、传统理念:联想学习的实证逻辑 10
(一)实证的思路 11
(二)联结说 14
三、传统理念:条件作用的实证逻辑 17
(一)条件反射:基本的学习现象 18
(二)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学习 19
四、传统理念:比较学习的实证逻辑 22
(一)相关物种的相似性 22
(二)类比的尝试 23
五、发展选择:操作主义的工具说 25
(一)工具说的“学习科学” 26
(二)定步和序列:程序化教学 28
(三)操作主义的困境 30
六、发展选择:信息加工的认知说 33
(一)行为主义的蜕变 34
(二)三大领域的贡献 36
(三)人一机类比 39
(四)认知说的困境 42
(五)摆脱困境的选择之一:新联结主义 47
七、发展选择:人本主义的自我说 48
(一)学习形成自我 49
(二)学习促进最佳作用 52
(三)学习是通向健康生活的钥匙 53
第二章 学习的发生与发展 56
一、发生认识论的要义 56
(一)发生认识论关于学习发生的假说 57
(二)发生认识论关于学习的基本概念 59
(三)发生认识论关于认知学习的界定 62
(四)发生认识论关于发展阶段的基本观点 65
二、学习的历程:从“前运算”到“运算” 68
(一)前运算的基本特征 69
(二)运算的第一要素:分类 70
(三)运算的第二要素:序列 72
(四)成熟的智慧:形式运算 74
三、学习的条件 77
(一)学生认知系统的特征 77
(二)成熟与学习 80
(三)学习与身体发展水平 81
(四)学习与动作技能水平 82
(五)学习与智慧发展水平 84
(六)学习与情趣水平 86
(七)学习与人际交往水平 88
(八)学习与自我意识水平 90
四、认识自我的学习与发展 92
(一)“结构一发展”理论的核心思想 93
(二)从一体化自我走向冲动性自我 96
(三)从冲动性自我走向唯我性自我 99
(四)从唯我性自我走向人际性自我 103
(五)从人际性自我走向法规性自我 106
(六)从法规性自我走向个人间自我 110
第三章 知觉学习 114
一、知觉的基本现象 114
(一)信息的搜集 115
(二)形一基组织 117
(三)恒常性和偶然性 119
(四)刺激的抽样与编码 121
(五)图式和认知风格 123
(六)视觉文化 126
(七)知觉的学习 127
二、知觉信号的检测与注意 129
(一)信号检测理论 130
(二)注意的模型 132
三、注意与学习 136
(一)学习与唤醒状态 137
(二)学习与扫视和警觉 138
(三)注意与认知技能自动化 140
(四)练习与注意 140
(五)注意资源与自动化加工 141
四、模式识别:理论与模型 142
(一)模式识别的含义 142
(二)模式识别的若干理论 143
(三)模式识别的模型 147
五、模式识别与学习 151
(一)字词优势效应 151
(二)字形结构与字词识别 154
(三)字词识别的频率效应 155
(四)语境与字词确认 157
第四章 信息加工的记忆系统 161
一、学习曲线和保持曲线 162
(一)学习曲线 162
(二)保持曲线 164
(三)地图假说 166
二、记忆系统 170
(一)是否存在两个独立的系统? 170
(二)短时记忆的组织 172
(三)组织方式的假说:组块 175
(四)长时记忆的结构 177
(五)记忆的容量 180
三、与学习有关的遗忘、提取和保持 184
(一)记忆恢复和遗忘现象 184
(二)信息的提取 187
(三)保持的条件 190
(四)精制策略 194
四、记忆的社会决定作用 198
(一)描述的方法 199
(二)重复再现的方法 202
(三)象形文字的方法 205
(四)系列再现的方法 208
(五)图片材料的再现方法 211
第五章 智慧与问题解决 215
一、智慧的性质 215
(一)一个尚未确认的概念 217
(二)知识与智慧 218
(三)潜在的智慧和机能的智慧 219
(四)智慧的特征 220
(五)施用累能 222
二、智慧的结构 224
(一)S,G+S,M因素 224
(二)二维模型 226
(三)三维模型 226
(四)层次结构 229
(五)智慧三元说 229
三、运算水平和问题解决的特征 231
(一)具体运算水平的问题解决 232
(二)形式运算水平的问题解决 233
(三)从具体水平向形式水平过渡的特征 238
四、问题解决的计算机模拟 241
(一)人工智能 242
(二)问题解决的计算机“运算” 244
五、创造性思维的若干变量 246
(一)经验与创造 247
(二)智慧与创造 249
(三)药物与创造 251
(四)年龄与创造 252
六、如何成为有效的问题解决者 253
(一)创造性问题解决者的特征 253
(二)如何成为有效的问题解决者 254
七、问题解决的策略 256
(一)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256
(二)问题解决的策略 259
(三)问题解决策略的教学 261
(四)问题解决能力的训练 265
第六章 知识、技能的迁移和练习 268
一、联想学习与迁移 269
(一)刺激泛化 269
(二)反应泛化 271
(三)关系转换 272
(四)配对联想学习 274
(五)迁移的理论 276
(六)迁移的类型 279
二、迁移的价值 281
(一)学习定势 282
(二)迁移与学习科目 285
(三)训练迁移的认知策略 288
三、运动技能学习的性质 292
(一)技能与练习的类型 293
(二)运动技能学习的阶段 296
(三)练习曲线 300
(四)运动技能的测量 302
(五)技能的极限 304
四、运动技能的获得与保持 305
(一)频因和频因律 305
(二)运动技能的获得 308
(三)运动技能的保持 310
第七章 语言的学习 316
一、人类语言的特征 316
(一)语言的性质 316
(二)语言的符号性和语用性 320
(三)人类语言的规则 324
(四)人类语言的具体特征 325
二、心理学和语言学 328
(一)心理语言学 329
(二)转换生成语法说 332
(三)生成语义说 336
(四)自我中心言语说 338
(五)文化—历史说 341
三、学习语言 345
(一)语言的层系 345
(二)从前语言到能言语 351
(三)词汇的获得 354
(四)从词汇到句子 358
(五)从句子到对话 361
第八章 学习的动机 365
一、动机与学习的关系 365
(一)动机的界说 366
(二)动机与学习 368
(三)学习的主要动机 370
(四)学习动机的心理成分 373
(五)学习动机的分类 375
二、学习动机的溯因 377
(一)焦虑致动说 377
(二)好奇与探究 380
(三)自我概念 382
(四)认知功能 384
三、成就动机 386
(一)逐渐成熟的成就动机理论 386
(二)成就动机的测量 390
(三)成就动机:文化和性差 392
四、学习动机的激发 395
(一)学习动机的发展模式 395
(二)学习动机的激发 398
第九章 社会学习:态度与价值 406
一、学习的态度:成分和功能 406
(一)态度的结构 407
(二)态度的功能 409
二、态度变化的学说 411
(一)认知失调说 411
(二)自我觉知说 416
(三)信息整合说 420
三、态度变化的条件 422
(一)态度预测行为的条件 423
(二)信息交流的条件 425
(三)影响态度变化的若干变量 427
(四)抗变化的“心理免疫” 429
四、价值梯度和价值观念 431
(一)价值观念的结构 431
(二)价值梯度的假设 433
(三)价值的心理梯度 435
(四)价值梯度相对性的分析 437
(五)工具性价值观念和终极性价值观念 439
(六)社会态度与价值观念 440
五、价值观念的变化:当今世界的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443
(一)在社会本位与个体本位之间求共识 443
(二)在依赖倾向和独立倾向之间求生存 446
(三)在主流文化和青少年文化之间求平衡 449
六、社会变迁与价值观念的演化 451
(一)从权威取向向平权取向转化 452
(二)从社会取向向自我取向转化 453
(三)从特殊主义取向向普遍主义取向转化 455
(四)从外控取向向内控取向转化 456
(五)从简单地否认传统的取向向理智地吸纳传统的取向转化 457
(六)从依赖取向向独立取向转化 459
第十章 德性的形成与发展 463
一、德性形成与发展的研究特征和准则 464
(一)德性的模糊性和量化的可能性 464
(二)德性研究课题的提出 466
(三)变量的控制 468
(四)德性形成与发展的研究准则 471
二、德性的基本成分 473
(一)儿童的道德认识 473
(二)儿童的道德情感 477
(三)儿童的道德行为 481
三、德性形成与发展的阶段假说和教育设想 484
(一)德性形成的假说 484
(二)皮亚杰和科尔伯格的德性发展阶段说 489
(三)人际观点采择的德性发展阶段说 492
(四)自然认识的德性发展阶段说 494
(五)德性价值教育模式 495
(六)实施德性教育的设想 498
四、德性形成与发展的研究方法 500
(一)观察法 501
(二)谈话法 502
(三)问卷法 503
(四)分物一选物法 504
(五)故事法 505
(六)实验室实验法 507
第十一章 行为的塑造与矫正 510
一、操作性学习的性质 510
(一)操作性学习的由来 511
(二)操作的强化 514
(三)强化的类型和价值 517
二、行为的塑造 520
(一)塑造的过程 520
(二)行为的消退 523
(三)厌恶刺激:惩罚与负强化 525
(四)强化的系列 529
三、行为矫正:涉及的领域 532
(一)特殊个体的行为娇正 533
(二)行为矫正在教育领域的尝试 537
(三)生物反馈 541
四、行为矫正:应用的技术 544
(一)系统脱敏 544
(二)厌恶性条件作用 547
(三)行为塑造 551
(四)行为契约 554
(五)娇枉过正 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