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熊德基 1
前言 3
第一章 唐朝覆灭和后梁、后唐的嬗替 1
第一节 藩镇割据与唐朝灭亡 1
一“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的回顾 1
二 唐朝的末日 6
三 两大镇争霸与后梁建国 16
第二节 后梁和后唐的兴替 30
一 后梁建国与形势的转变 30
二 夹河相战与后梁灭亡 34
三 后唐庄宗的倒行逆施及其覆灭 45
四 短暂的“小康之局”与后唐的灭亡 55
第三节 梁、唐两代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变化 61
一 后梁、后唐社会经济的曲折发展 61
二 唐末以来社会结构的变化 70
第二章 南方的相对稳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75
第一节 江淮两浙的短期混战与割据政权的建立 76
一 江淮残破与浙东混战 76
二 吴和南唐的嬗替 81
三 吴越建国于钱塘 90
第二节 闽、粤出现的割据政权——闽和南汉 93
一 刘氏据岭南建南汉 94
二 王氏入福建,建立闽国 96
第三节 割据两川的前蜀和后蜀 98
一 唐廷入川与蜀中大乱 99
二 王建称帝成都,建立前蜀 102
三 前蜀覆灭,孟氏建后蜀 106
第四节 两湖的马楚与高氏南平 111
一 湖南混战与马殷建楚国 111
二 马楚与境内诸族的交往 115
三 高氏据荆南 119
第五节 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22
一 劳动力的增长与农田水利的发展 122
二 手工业生产的发展 129
三 商业的活跃 136
第三章 契丹的崛起与中原人民的抗辽斗争 142
第一节 契丹的崛起与建国 142
一 契丹族的发展和阿保机建国 142
二 契丹的政治经济 146
第二节 契丹族南侵与被逐出中原 149
一 投靠辽主,石敬瑭甘当儿皇帝 149
二 辽军南侵,中原人民奋起抗辽 157
第三节 后汉政权的建立与速亡 172
一 刘知远称帝与后汉的残暴统治 172
二 后汉覆灭与北汉小王朝的出现 177
第四章 统一趋势的发展和后周的改革 186
第一节 南方形势的变化和南唐统一计划的失败 186
一 闽、楚的覆灭 187
二 南汉的残暴统治与张遇贤领导的岭南农民起义 198
三 南唐统一计划的失败与南唐、后蜀的衰落 202
第二节 统一因素的增长与后周二主的改革 210
一 统一因素的增长 210
二 后周二主的改革 214
第三节 杰出政治家后周世宗的统一活动 238
一 初次北伐 整顿禁军 238
二 策划统一 西取四州 242
三 三驾江淮 二次北伐 245
第五章 五代十国典章制度(一):职官制度 254
第一节 宰相制度 254
第二节 枢密使与枢密院 260
第三节 翰林学士与翰林学士院 268
第四节 三司与三司使 274
第六章 五代十国典章制度(二):法律制度 280
第一节 法典之编纂 280
第二节 司法制度 285
第七章 五代十国典章制度(三):选举制度 292
第一节 贡举制度 292
第二节 铨选制度 304
第八章 五代十国典章制度(四):军事制度 314
第一节 中央禁军 314
一 六军 314
二 侍卫亲军 322
三 殿前军 338
第二节 藩镇兵 341
一 亲兵 342
二 牙兵 349
三 牙外兵与外镇兵 355
四 州兵 359
五 乡兵 361
第三节 军事编制及指挥系统 366
一 军事编制 366
二 军事指挥系统 371
第四节 兵员的征集 374
一 募兵制 375
二 征兵制 382
第九章 五代十国典章制度(五):经济制度 385
第一节 土地政策 385
一 荒闲无主田土的劝民垦荒政策 385
二 对逃户田土的处理政策 389
三 营田与屯田政策 391
四 优宠亲贵的赐田政策 395
第二节 赋役制度 397
一 两税征收 397
二 商税之征 408
三 徭役的征发 412
第三节 禁榷制度 429
一 盐的禁榷 429
二 酒曲的禁榷 441
三 茶的禁榷 445
第四节 货币制度 447
一 货币的铸造 448
二 控制私销、私铸的禁令 453
三 严禁恶钱 457
第十章 五代的周边各族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461
第一节 周边各族与内地的交往 462
一 东北各族 462
二 西北各族 464
三 西南诸族 467
第二节 五代的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469
一 高丽、新罗和日本 469
二 南海诸国 470
第十一章 五代十国的科学文化 472
第一节 科学技术 472
第二节 史学、佛教与道教 474
一 史学 474
二 佛教 476
三 道教 479
第三节 文学与艺术 483
一 文学 483
二 绘画 488
第十二章 五代十国时期的社会风尚与社会思潮 491
第一节 五代十国时期的社会风尚 491
一 隐逸之风 491
二 任侠之风 494
三 义儿之风 498
第二节 五代十国时期的社会思潮 503
一 华夷之辨 503
二 忠节观念 509
附录一 五代十国年表 513
附录二 征引文献目录 518
附录三 索引(按笔画为序) 526
后记&陶懋炳 571
增订后记&张其凡 572
编辑后记&张秀平 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