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作物育种的基本原理 1
第一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1
第一节 生命的基本特征 1
第二节 繁殖与发育 2
一、无性繁殖与有性繁殖 2
二、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 4
第三节 遗传和变异 6
一、遗传和变异的普遍性 6
二、遗传和变异的辩证关系 8
三、遗传和变异在作物良种选育中的作用 11
第二章 细胞与遗传 13
第一节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13
一、细胞的结构 13
二、染色体 15
三、细胞分裂 16
第二节 种子植物的生活史 22
第三节 细胞与遗传 25
一、细胞核与遗传 26
二、细胞质与遗传 27
三、细胞核与细胞质的关系 29
第三章 遗传性状的传递规律 30
第一节 分离规律(关于一对性状的遗传) 31
一、一对性状的杂交试验 33
二、分离现象的解释和验证 34
三、分离规律的应用 37
第二节 独立分配规律(关于两对或两对以上性状的遗传) 39
一、两对性状的杂交试验 39
二、独立分配规律及其验证 40
三、染色体与基因的平行关系 43
四、独立分配规律的应用 44
第三节 连锁和交换 46
一、连锁遗传现象 46
二、连锁与交换的实质 49
三、交换值 51
四、连锁群 51
五、连锁与交换规律的应用 52
第四节 数量性状的遗传 52
一、数量性状的特征 52
二、数量性状的遗传方式—多基因假说 54
第四章 核酸与遗传 57
第一节 核酸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57
一、转化作用 57
二、细菌病毒的试验 58
三、烟草花叶病毒的实验 59
第二节 核酸的结构 61
第三节 遗传信息的贮存、复制和传递 63
一、遗传信息 63
二、复制 63
三、遗传信息的传递 64
第四节 关于蛋白质合成问题 67
第五章 突变与诱变 69
第一节 基因突变 69
一、基因突变的特征 70
二、突变发生的时期和影响范围 72
三、突变的显现 72
第二节 染色体结构变异 74
一、缺失 74
二、重复 75
三、倒位 76
四、易位 78
第三节 诱发突变 80
一、诱变因素 80
二、处理的剂量 82
三、诱变效应 85
第六章 植物单倍体与多倍体育种基本知识 87
第一节 染色体组概念 87
第二节 单倍体 88
一、什么是单倍体植物 88
二、植物单倍体的来源 89
三、单倍体植物的特点 90
四、单倍体植物在遗传育种上的意义 92
五、人工获得单倍体的途径 94
第三节 多倍体 95
一、什么是多倍体 95
二、多倍体的产生 96
三、多倍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 99
四、多倍体的细胞遗传特点 101
五、多倍体的人工诱导 103
六、植物多倍体的鉴定 109
七、多倍体育种的若干原则 112
第七章 杂种优势和雄性不育利用的原理 114
第一节 杂种优势 114
一、杂种优势的概念 114
二、关于杂种优势的解释 115
三、杂种优势的固定 119
四、杂种优势的预测 120
第二节 雄性不育利用的原理 121
一、“三系”配套 122
二、雄性不育性的遗传 124
三、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三者在遗传上的相互关系 127
第二编 主要农作物育种技术 130
第八章 水稻育种和良种繁育 130
第一节 水稻的育种任务和目标 130
一、水稻育种的任务 130
二、水稻育种目标 131
第二节 水稻育种途径和程序 134
一、征集、研究育种原始材料 136
二、通过各种育种途径,采用各种手段,动摇育种原始材料的遗传性,促使遗传性产生变异 136
三、进行比较鉴定,选出有推广价值的新品种 138
第三节 育种材料主要性状的分析及品种资源 141
一、关于生育期 141
二、关于产量性状 144
三、关于抗逆性 152
四、关于米质 166
五、关于脱粒性 171
第四节 引种 172
一、引种的意义 172
二、引种的依据 173
三、引种规律 174
四、引种中应注意的问题 178
五、引种试验 179
第五节 系统育种 181
一、系统育种的意义 181
二、系统育种的理论基础 182
三、系统育种的步骤和方法 184
第六节 杂交育种(品种间有性杂交) 190
一、杂交育种的意义 190
二、杂交亲本的选配和杂交方式 191
三、杂交 197
四、水稻主要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 202
五、杂种后代的培育选择和处理 228
第七节 辐射育种 238
一、辐射育种的意义和特点 238
二、我国水稻辐射育种的主要成就 239
三、辐射育种的方法和技术 242
四、辐射后代的选育 247
第八节 水稻单倍体育种—花粉植株的培育 251
一、水稻花粉植株培养在育种上的作用 252
二、水稻花粉植株的培养方法 254
第九节 品系鉴定、品种比较和区域试验 270
一、品种试验的基本要求 270
二、品系鉴定 272
三、品种比较试验(简称品比试验) 277
四、区域试验(简称区试) 287
五、加快育种步伐,多、快、好、省地选育新的杂交品种 293
第十节 良种繁育 299
一、引起品种混杂退化的主要原因 300
二、如何防止品种混杂退化 302
三、加速良种繁育 310
四、种子检验 312
第十一节 水稻杂种优势利用 316
一、水稻的杂种优势 316
二、“三系”配套是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有效途径 318
三、“三系”的选育 321
四、繁殖、制种和杂种栽培 331
五、主要水稻雄性不育系简介 339
附:培育水稻“三系”记载标准 341
第九章 小麦育种和良种繁育 343
第一节 我省小麦育种的任务及目标 343
一、小麦育种的任务 343
二、制定育种目标 344
第二节 小麦的品种资源及其利用 347
一、小麦属的分类 347
二、小麦品种在我省利用情况 351
三、小麦原始材料的征集、研究和利用 355
第三节 引种 356
一、引种的经验 356
二、引种试验 357
第四节 系统育种 359
一、系统育种在育种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359
二、选择方法 361
第五节 杂交育种 363
一、杂交亲本的选配 363
二、杂交组合的配置 365
三、杂交技术 371
四、杂种后代的培育和选择 374
第六节 其他育种途径简介 382
一、辐射育种 383
二、单倍体育种 386
三、远缘杂交育种 389
四、小麦雄性不育杂种优势的利用 392
第七节 小麦的良种繁育 393
一、小麦良种退化的原因 394
二、防止和克服良种退化的方法 395
三、精量播种,加速繁育良种 397
附:小麦品种介绍 398
第十章 棉花育种和良种繁育 405
第一节 我省棉花育种的任务和目标 405
一、棉花育种的任务 405
二、棉花育种的目标 406
第二节 棉花的品种资源 407
一、品种资源的收集、整理和利用 407
二、主要经济性状与植物学性状的研究 408
第三节 棉花育种的途径 414
一、引种 414
二、系统育种 414
三、杂交育种 416
四、杂种优势利用 427
五、辐射育种 428
第四节 棉花的良种繁育 429
一、棉花退化的原因 429
二、良种繁育技术 430
第五节 棉花的优良品种 434
第十一章 油菜育种和良种繁育 437
第一节 我省油菜育种的任务和目标 437
一、油菜育种的任务 437
二、油菜育种的目标 438
第二节 油菜育种的原始材料 439
一、原始材料的分类 439
二、原始材料的收集、整理和利用 441
三、油菜育种材料主要性状的选择和鉴定 443
第三节 油菜育种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444
一、引种 444
二、系统育种 446
三、杂交育种 448
四、油菜杂种优势的利用 462
第四节 油菜良种繁育 465
一、油菜良种繁育的特点 466
二、油菜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及防止方法 466
第五节 油菜的优良品种 468
一、湖南省油菜优良品种简介 468
二、甘蓝型油菜育成品种系统图 471
附:油菜品种试验记载项目 472